略谈中日交际方式之不同

时间:2022-10-16 11:00:09

略谈中日交际方式之不同

【摘 要】日本人与外国人互相交际的时候有着独特的方式,他们总是会避开直接的表达,常常会静观事态,与对方保持距离,避免被强行要求或伤害感情等。正因如此,在与中国人交际的时候,就不能正确地传达想法和诚意、热情,从而造成误解和不信任。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交际方式探讨跨文化交际中两国交际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人 日本人 交际方式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197-01

一 日本人的交际方式

日本自古以来重视把美德运用在交际方式上,直接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对对方来说是很失礼的,同时也是没有风度的,这种意识在日本的社会中强烈地存在着。作为日本国民性的一部分,一种特性在日本社会中潜在。可能会带给交际对方一种印象,即在某种意义上避免积极的交际形式。

从自然风土观的研究来分析,日本人向来不会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这在哲学家和哲郎的著作《风土》上也有记载,这是由日本的南北细长的地形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四面被海环绕的岛国――日本,一方面受到东南亚吹来的季节风和中国方向的季节风的袭击,另一方面从夏末到秋天,南洋上产生的热带低气压形成了台风和暴雨。和把这些作为一个依据,把日本人的性格命名为季节风性格,这种季风性性格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再三表现出了“忧郁的激情”;同时,反映在武士精神中也就是典型的“恬淡的战斗心”。日本人的性格里同时拥有了这两种相互不同的侧面。因此,由这样的风土培育出来的日本文化也是如此。日本人在交际的时候有一个特性,不擅长与外国人交际。自我主张这一点虽然很坦率,但在改变自己的意见上却很固执。虽然话语中说了“知道了”,但是很多时候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虽然说着“不是反对,但……”会议结束后,甚至到了第二天还在嘀嘀咕咕。自己勉强地同意了,但在会议上对决定好的意见还是会说“那个时候还是应该反对的呢”等等。虽然不是想尽办法地去改变别人的意见,但还是施展着韧劲坚守着自己的意见,让人惊奇不已。与其说是攻击型的,不如说是防守型的交际,而且即使屈服于表面上的交际,内心还是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不胜也不败的状态上可见其韧劲。

二 中国人的交际方式

即使是日本人也会有个人的差异,定义“一般的日本人”是很困难的。同样的,把中国人13亿人口简单地概括起来也是极其困难的。

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日本人很严格,拘泥于细节。但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很粗心,大大咧咧。比如,中国人说的“可以”这个词与日本人说的“可以”,意思并不是相同。日本人大多数是指“完全可以”的意思,而中国人并不一定是指完全性的意思。由于这样的差别,交际时虽然没有恶意,但双方都感到“被骗了”,多会产生摩擦。

另外,日本人考虑到要避免种种的争端,即使自己没有错也会道歉的这种倾向很强烈;而中国人自尊心很强,非常注重面子,因此,即使自己错了也不会轻易地道歉,这样的事情会经常看到。

众所周知,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与日本语言和风俗等的地域差别也相当大,这也是不能够忽略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在交际的时候很重视双方的阶层、地位和面子。中国人主张在交际的过程中,所有的一切都要在严格的阶层秩序的管理之下。中国文化的历史反映在中国人的交际方式、交际手段、合约的履行方法等等上。

例如,在中国人和日本人商务交际的过程中,个人的关系在交际上是绝对有必要且重要的。也就是说,双方所拥有的社会关系要保证达到交际的目标。中国人认为,在交际中和交际后,经常难以解决的难题是必须留下来作为今后继续交际的突破口。中国人相信,处理这种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双方的认真对待,这种对待要把相互信赖变成基础。然后,个人的信赖是建立在企业间关系的基础上的。这样的交际方式在商务交际中很普遍。中国人通常在交际之前撇开商务进行非正式的谈话来建立友情。实际上,从刚开始交际起就建立个人的关系,中国人正在为此而付出所有的努力。这种努力有很多,包括晚上的接待、欢迎会、仪式、看戏、观光等各种各样的娱乐形式。再举一例,中国人(或是团队)在确认同意的内容之前,会从多方面讨论对方的目标和有利点、不利点等利害关系的信息。整理这些信息并向最终决定者报告,在下次的会议上遵循这些指示来交际。因此,交际会重复很多次。一般是不会一次两次就结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双方的目标,达到原则上的认同。

为了提高跨文化之间的交际效率,要从对方的表情和态度来读取他的非语言印象,为了相互理解,要积极地接受那些印象,再发出信息这是很重要的。想要在当今全球化趋势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就要努力地把心理活动、对对方好意的感情等率直地在态度和表情上表现出来,这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翟学伟.中国人的脸面观―――社会心理学的一项本土研究[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出版社,1985

[2]尾滕正英.日本文化的历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的个性化教学 下一篇:购物刷脸:从幻想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