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os:微软的“公”与“私”

时间:2022-10-16 10:27:03

windows Azure借壳入华,意味着微软借助Cloudos,覆盖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中国云布局开始成型。

ICT业界一种普遍的看法是,混合云架构将是未来的主流,但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私有云与公有云需要混合使用,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对接和应用迁移则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难题。同时,在云服务、随时在线的移动设备与大数据接踵而来的新IT环境下,服务器操作系统开始展现出了新的一波复兴浪潮。

在上述背景下,各种云操作系统应运而生,主要包括VMware的vSphere,浪潮的云海os,微软的Cloud OS,以及主打开源的OpenStack的云操作系统等。

在复杂的云操作系统环境中,未来谁会胜出?显然,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技术比拼,更是一场围绕技术、产品打造云生态群落的比拼,未来谁的云生态群落越大、越稳定,谁就有可能在竞争格局中占有优势。

2012年对于IT界的老将微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如果回头看微软的历史,这是一个明显的时间节点。此前,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微软曾放任苹果iPad蚕食PC销量,而谷歌基于互联网开发的廉价软件也正在威胁Office的销量,在固线宽带互联网市场,微软在尝试创建消费互联网业务的过程中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从2012年开始,微软开始了一场顺势反击——变革。“我们目前正在处于IT消费化时代的拐点,移动化、社交化、大数据正在深刻变革着每个企业和个人。对于微软来说,2012年是划时代的一年,微软正在转变为一家设备+服务公司。”在TechEd 2012开幕式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贺乐赋如是说。这让人想起了此前微软屡次提到的“云+端”的布局。几乎一脉相承,很容易理解,端=设备,云=服务。

也就是在这一年,微软的新产品像密集的子弹一样打向了市场(企业用户和个人消费者)。从2012年3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当年年底——Window s 8、Windows Phone 8、Surface、Windows Server 2012、Kinectfor windows、新一代Office等等,几乎涵盖了微软每一条产品线。密集的产品,不断完善的布局,似乎让人觉得微软这次玩真的了,并且有一种不站在云计算生态体系的金字塔尖不罢休的意味?

尤其是Windows Server 2012的,加上针对公有云的Window s Azure,再加上能够统一调度管理前两者的System Center构成了微软云平台操作系统——首次采用了面向海量计算和存储资源、虚拟机和应用程序的云设计理念,以期构建跨越私有云、托管云和公有云的现代IT架构。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微软公有云在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不久之前,随着Windows Azure落地中国,通过和世纪互联的合作,终于打破僵局。微软方面也表示,这是Windows Azure全面引入中国的重要一步。Windows Azure借壳入华,意味着微软借助Cloud OS,覆盖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中国云布局开始成型。

2013年,微软在国内云计算的道路上要如何行进?

在去年年底的媒体沟通会上,贺乐赋提出了一些针对中国地区的新计划,比如从2013年开始要针对3C进行扩张,在国内要有5亿多的研发投入。未来5年针对国内15个省,20个城市的业务布局……不过当日,贺乐赋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比如是具体针对哪些城市。在今年4月的采访中,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谢恩伟在两个维度上,解释了微软在中国云战略的城市选型问题:首先,微软要盈利,因此在选型上会根据城市的GDP、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储备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与微软的内部资源能够进行有效地融合;其次,是怎样去制造商业价值,如何扶植云企业、产业、开发者的成长。

除了云计算,这或是微软在中国发展另一种意义上的“公”与“私”。

Cloud os来了

Cloud os的,让微软开始进入“混合模式”时代。

当然,上述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微软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在去年底访华期间有着更为详细的阐述,“微软既可以提供公有云,也可以提供私有云。无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向客户服务:一是微软自己运营,二是微软的合作伙伴运营,三是客户自建。也就是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各种形式的云计算服务,我们称之为以混合模式开展业务,以后会继续投入和延续的战略方向”。

Cloud os并不是一款单一的产品,而是一系列产品的组合。

针对私有云的Windows server 2012,加上针对公有云的Windows Azure,再加上能够统一调度管理前两者的systemCenter构成了微软云平台操作系统。而且,还有着共同的Hyper-V虚拟化平台、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SQLserver数据平台,以及基于统一的AD(活动目录)身份认证,支持HaDooP架构,能够真正帮助用户将现代应用在不同架构上部署,简单、灵活、安全地应用。藉此,微软的目标是使用户池化IT资源,变革数据中心,突破数据中心规模疆界,在私有云、托管云和公有云,线上线下自由迁移,灵活管理,从而支撑轻松支持数以十亿计的、互联互通的各种设备,同时实现对大数据的洞察,让用户能够提供永不间断的企业级服务。

产品的组合让微软重新定义了云平台操作系统。对此,谢恩伟解释道,Cloud os是云计算后台数据中心的整体管理运营系统,是指构架于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和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软资源之上的云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传统操作系统一般是一个应用对一个服务器,或者一个应用对多服务器,范围比较小,更多的是在线下操作的业务环境。而云操作系统能够跟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中心中所有的计算资源,包括存储、服务器、网络等打交道,能够把这些应用拓展到在线操作环境,真正支持大数据”。

A面:Windows Server 2012

对于微软来说,针对私有云的Windows Server 2012和针对公有云的Windows Azure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共同支撑了其云业务的“混合模式”。

配合Cloud os的,在技术层面上,Windows Server 2012带来了逾200项创新的功能,包括高级存储、网络、虚拟化与自动化功能等,从而使客户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数据中心与应用程序在速度、规模与功能上的提升。这一基于云而优化的服务器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在数据中心、云端和混合环境中构建和部署应用程序与网站所需的灵活性。

在虚拟化和云平台层面,强劲的虚拟化引擎Hyper-V 3.0的每个虚拟机,都能支持64个虚拟CPU、1TB虚拟内存和64TB虚拟磁盘,每个群集最大支持8000个虚拟机,让高负载关键业务进入云计算平台成为可能。同时,通过虚拟机复制及无需共享存储的虚拟,在线迁移技术实现了更好的容灾及灵活性,并让应用在私有云和公有云间灵活部署及动态迁移,还可让本地数据备份到公有云。

在应用支持层面,通过一套统一的工具和框架让开发人员跨越数据中心和云端,构建对称式或混合式应用程序,并为开放式标准、开源应用程序,以及各种不同的开发语言提供更好的支持。

显然,后端技术上的革新将为前端应用的上便捷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前,在云计算的概念下,数据中心的效率一直是让企业CIO头疼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引入Windows Server 2012,情况会发生哪些改变?

微软公司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总裁SatyaNadella的表示,“在云服务、随时在线的移动设备与大数据接踵而来的新IT环境下,操作系统复兴浪潮势不可挡。而微软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云服务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最广泛的使用基础。凭借这一独特优势,建立在Windows Server 2012和Windows Azure基础上的微软云操作系统Cloud os能够帮助客户打造横跨各种平台的数据中心。

目前,“在中国,已有10余家客户领略到其超卓体验,如跨越线上线下、异构环境和数据中心的限制,通过共同的虚拟化平台、管理平台、开发平台和数据平台,实现生产力的根本提升。”谢恩伟说。记者了解到,通过参与微软Windows Server2012快速部署项目,已有包括青岛海关、中国电信、中国石油、锦江国际、广西慧云等十余家处于不同“云化”阶段的中国用户,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这一产品的诸多益处。

青岛海关正处于从传统IT架构向云架构演进的典型进程之中,其面临的瓶颈有:海量数据下发和上传导致网络和服务器资源浪费,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无法充分发挥虚拟化模版部署带来的效益;大量的运维、管理和灾备压力。通过部署Windows Server 2012,青岛海关得以从容面对业务的发展和变化,提高效率的同时,还保障了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青岛海关动态数据仓库云架构师任林表示,“通过将操作系统升级到微软WindowsServer 2012,使我们可以充分整合青岛海关现有的服务器,最新的Hyper-V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以构建统一的资源池,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使用Hyper-V虚拟化复制功能,让我们可以对虚拟化平台上的应用实施业务连续性保护和灾备管理,有效避免了因设备故障所带来的海关业务中断风险,让海关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业务需求”。

而作为拥有全球最大固定电话网络的运营商,中国电信正致力于从传统业务拓展为亚太领域的云服务基础提供者。通过部署Windows Server 2012,中国电信成功建立了运营商级别的可信赖的云计算服务,不仅构建了开放、灵活、安全、标准的云环境,还与企业现有的计算平台无缝集成,在交付传统云服务的同时提供增值服务。

B面:Windows Azure

相较之下,微软手中云硬币的另一半——Windows Azure在国内的进展则要晚一些。

一直到2012年11月1日,Windows Azure才算正式扩展至中国。当日,微软的与上海市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三方在上海签署了合作协议,微软将向世纪互联授权技术,由其在中国运营并提供服务。业内人士评价微软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借壳入华,这是微软云计算服务最终给中国交出的方案。但这或许只是开始,微软的模式或被亚马逊、IBM等外资企业借鉴,拉开进军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序幕。因为,此前由于互联网监管制度等原因,国内在全球数据处理外包业务上的份额几乎为零。这也成为了国外主流云服务,例如亚马逊的Cloud Drive、微软的Office365等一度很难在国内落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必须承认,公有云服务涉及到一个巨大的市场,来自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公共云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整个服务的市场规模在40亿元左右,但却以70%的速度在增长,远高于其他行业的增长幅度。并且,目前国内公共云服务占全球市场的1,9%,而中国IT市场规模约占全球的3%,这同样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因此,这样一个新兴的蓝海市场,必然成为IT巨头们角逐的重点区域,包括微软、IBM、HP、思科、亚马逊等,其中微软的表现尤其明显。微软于2008年10月的Windows Azure平台,是一个典型的云计算PaaS服务,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平台,帮助开发可运行在云服务器、数据中心、Web和PC上的应用程序。在过去几年里,微软Windows Azure一直在寻求进入中国市场。3年前的Visual Studio 2010会上,谢恩伟当时便表示,“微软已经着手推动云计算操作系统Windows Azure在中国的落地,这是一个必须的选择”。但这是一个“比想象中更为敏感的问题”,微软的这项服务何时落地中国也成为业界长期关注的焦点。

5月22日,在正式签约的七个月后,微软在上海召开了一场盛大的Windows Azure会。红色中国文化馆,蓝色的Windows Azure背景墙,交织、融合的却不仅仅是色彩。这一天,成为了外资公有云业务突破政策壁垒的里程碑。会上,微软cEO鲍尔默依然保持了以往的激情,在简短的10分钟演讲中,这个有着一半俄罗斯犹太裔血统的“销售明星”,几乎介绍了微软在过去一年里的所有重点产品。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宣布了Windows Azure正式落地中国。

“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服务”,鲍尔默如此评价Windows Azure给微软所带来的变化。他认为,云计算是新IT时代最重要的一项变革,而针对中国市场,他希望能够通过Windows Azure帮助中国政府进行技术变革,加速经济的转型,构建更美好的智慧城市。显然,鲍尔默希望Windows Azure能够以更中国的方式在中国找到潜在的市场。

目前,在国内的云计算建设中,政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2012年,工信部公布了5家云计算试点城市,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就已经建起了上百家规模云计算中心。因此,鲍尔默的表述也就不难理解了。不过,Windows Azure在获得更多层级政府部门认可之前,在中国的企业级市场,其已经有了不错的开始。

PPTV,这家中国的本土互联网视频企业,如同电影《明日帝国》中传媒大亨卡佛那样,正在建立一个新的传媒体系——电视云平台。不同的是,卡佛借助了能覆盖全球的卫星系统,而PPTV所借助的是微软的公有云产品——Windows Azure。为了增加说服力,PPTV聚力传媒CEO陶闯,在会上公布一串令人兴奋的数字:平台上有400多个频道,300多个数据中心遍布全球,每天有IOEB的数据需要处理,已经和12个国家与地区的电视台签署了节目内容的上传协议。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如果没有一套强有力的公有云体系的支撑,按照陶闯的说法,“像主流的、无延迟的网络直播根本不可能实现”。尽管此时PPTV正面临着被搜狐收购的命运,但是技术所带来的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恰恰是资本最为看重的。

观致汽车,汽车与云计算结合的另一个样本。这个世界是否还需要一家新的汽车公司?这是印在观致汽车宣传册封面上的一个问题。而在册子的最后的答案是不,这个世界需要一家与众不同的汽车公司。在安全只是基本诉求的环境下,科技正成为观致汽车打造与众不同的新利器。其车联网总监毛睿智表示,观致汽车希望凭借QorosQloud在内的产品打造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人、车与信息世界完美互联的车联网生态系统。“行车路线、停车信息、车辆状况的可视化监控等等这些功能都可以在QorosQloud平台上得以实现”,毛睿智表示,通过这个开放的平台,目前观致汽车已经开发了20多个APP服务,并且可实现与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整合。在网络层面,QorosQloud采用了基于中国电信的解决方案,而在后台QorosQloud依然是基本微软WindowsAzure进行开发。除此之外,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金蝶软件、用友长捷通等公司也已经成为的用户。而按照鲍尔默的说法,中国已经成为微软Windows Azure业务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市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些案例都是微软早期带有标杆性质的客户。那么,WindowsAzure距离中国公众的距离还有多远?答案是,从5月22日到6月6日的时间长度。会上鲍尔默表示,“Windows Azure公众预览版会于6月6日开放注册,中国企业和开发者将可以使用微软公有云服务”。

不得不说,6月6日,依然很中国的一个日子。

对话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谢恩伟

《中国信息化》:从去年到现在,微软经过了一系列密集的产品。尤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现在基本上新的产品市场反馈情况怎么样?

谢恩伟:产品确有很多,一路看下来,从2012年3月份开始是Windows Phone,5月份是SQL2012 System Center和必应,9月份是Windows Server 2012,10月份是Windows 8和Surface RT,11月做了Office 365与Windows Azure的扩展……

梳理时间表,这些有许多第一:Windows 8和Surface,这是微软第一次把最重要的全公司产品在中国做首发、首卖;微软是第一家能让公有云在中国的正式落地的外资公司,同时,也开创了一种新的操作模式。总结2012年,是非常繁忙,也是一个微软值得骄傲的一年。

《中国信息化》:微软公有云落地中国。城市为何会首选上海,合作伙伴为何会选择世纪互联?

谢恩伟:公有云的落地,需要多重考虑因素,首先要合规。微软的策略还是保持我们的一贯作风,一旦进入到任何一个国家,需要遵从本地的一些法律法规。按照相应规则,微软需要有借助一些国内本土的公司来获得运营的资质。在考核的过程中,微软的考核对象并不止一家,而考核的方向包括,有没有操作过一些大型的在线服务,是否对中国的网络布局了解得非常清晰,能否跟着微软一起做较长远的投入,当然也需要有比较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微软的一些技术。在这些领域,我们都在做评估。总体比较下来,世纪互联在多方面的优势都很突出。

跟上海的合作,有历史,也有基础。首先,微软在上海有很多资源,从研发中心到技术支持。其次,上海是一个非常支持云计算的城市,甚至有自己的云规划,比如“云海计划”,有大量的云落地项目。同时,它的地理环境,其他的因素,都是比较好的。

无论是上海,还是世纪互联,公司一般做战略合作也是经过层层的筛选。当然,有的时候,也要看合作伙伴的路线。

《中国信息化》:去年9月,微软提出了一个概念一Cloud OS。我随后在国内的一些企业做采访的时候,比如腾讯,百度、搜狐这些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他们在自己的数据中心,也有相应的自己开发的设计,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谢恩伟:首先,微软的核心点还是需要帮助客户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腾讯、百度的一些做法,实际上跟国外一些同类型企业的做法是一致的。像谷歌,像Facebook,都是自己对数据中心进行管理。从某种程度上,作为极端的用户,因为客户的流量、数据量,达到了一定量级,所以必须让用户形成怎样通过他自己研发的能力去创造一些解决方案,能够真正迎合他对于数据的一些监控。

我想百度、阿里巴巴,做的是(界面),更多的去做自己的业务,而不是去做计算实施的业务。这对他们来说,会更消耗他的资金和资源。微软一直希望能跟大型互联网公司有很好的衔接。微软也有相应的技术和产品,目前微软必应搜索服务,都是基于windows Server 2012。

当然,微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会面向全行业用户,比如我们在“Windows Azure加速器”项目中,有一个针对初创企业的测试方案,为他们提供一系列针对不同安卓设备的测试服务,这个服务是建立在安卓的品牌之上,让他更好的做全球推广。

《中国信息化》:微软新任的中国区总裁贺乐赋在去年年底的媒体的沟通上提出了一些针对中国地区新的计划,比如从2013年开始要针对3C进行扩张,在国内要有5亿多元的研发投入。未来五年针对国内15个省,20个城市的业务布局。未来在城市的选型上。微软会考虑哪些因素?

谢恩伟:中国市场比较大,微软会从不同维度去看,从城市的GDP,到高科技的能力,从潜力到技术的储备,到基础设施的能力,再到到人才储备。当然也会评估城市能否跟微软内部现有的资源更加充分的融合。

硬标准是盈利,因为我们是一家盈利公司。当然,许多时候,微软在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中,首先要把这个领域里面的高科技产业拉动起来,通过一些技术的尝试,能够真正把整个生态系统带动起来。这对微软肯定会有利,有更多具备微软支持的群体。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的诽谤罪 下一篇:Exchanging Culture Along the Silk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