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10-16 10:07:01

试论新形势下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生物课程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与生物课程相关的一切资源。它既包括教材、教案、教具、生物教学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还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以及学生学习的能力等无形资源,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浅析如下:

一、积极利用农村环境作为课程资源

例如:我们在讲植物分类时,就可以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走向自然。小麦、玉米、水稻等这些农作物同学们已经很熟悉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观察:叶子有哪些不同?根有什么区别?种子有什么不同等等?让学生站在学科的角度重新认识它们,这比教师单纯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在讲“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墙根等处随便寻找鼠妇,在找的过程中同学们就清楚了鼠妇的生活环境,在寓教于乐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充分利用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

学生家庭中的书籍、用具,家长的经验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从家长那里获得所需的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参与家庭有关事务的讨论等。比如:让学生在家里栽培一种植物或饲养一种小动物,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操作和观察记录,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善待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

三、挖掘利用隐性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是一种潜在的,易被忽视但又有着巨大教育价值的资源,主要包括学校和社会风气、历史经验、民俗风情、家庭氛围、师生关系等人文环境,也包括教育主体的生活经验、内在特质等资源。

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不同的。这些隐性资源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实践,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已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对学生解决问题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2.关注学生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和缩影,也是隐性课程资源的来源之一。有的学生家长能够直接指导或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的学生家长则可以间接对孩子进行指导。无论怎样的家庭氛围都使学习途径拓展了,值得我们重视。

3.重视教师自我潜能的发挥

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文化人,一位学科教师无疑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这些构成了教师自身巨大的隐性课程资源库,只要我们用心去开发,就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开发并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生物课程资源。

(作者单位 吉林省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效应 下一篇:加强实验教学的主要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