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角度巧选材 描摹细节妙抒情

时间:2022-10-16 09:57:51

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通过几件具体的小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芸芝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喜爱,抒发了作者对美丽、慈爱、温柔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其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详略得当

文章主要描写了蔡老师的7件事,这7件事从不同的角度选材,详略得当,充分展现了这位乡村女老师慈爱、公正、温柔、善良的美好品德和充满爱心的精神世界。选材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的典型性,如本文选材既描述了蔡老师的外貌、脾气,又记述了蔡老师对“我”的开导、爱护,更抒发了“我”对蔡老师的思念、依恋,至此使蔡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生动起来、丰满起来。围绕中心,精于选材,使本文突破了一些选材平平、“形”散“神”也散的散文框框。

二、细节刻画

文章有多处精致的细节描写,摄人心魄,读来令人满口余香。如记叙蔡老师上课“假打真爱”的细节,用“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暗示老师只是想吓唬一下调皮的学生,用“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来定格这一闪耀着美好的人性的画面,用两个“笑”字渲染了师生之间的融洽亲密。这个细节读来给人一种温馨甜美的感觉。再如“默默”地模仿老师,“默默”地跟在老师后边看她收拾东西等细节,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以及学生对蔡老师的依恋之情。更有“梦里寻师”的经典细节,它在把文章推向高潮的同时,也把师生之间的情谊写得精妙入微,师生仿佛不仅是师生,更是有着骨肉深情的母子,以至学生日思夜梦,感人至深。

三、多种方式抒情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方式抒情,使文本洋溢着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有的是借议论抒情,将叙述、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形成文章特有的格调和多种语言变化形式。有的是即事抒情,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结合,使情理兼美,韵味俱出。有的是直抒胸臆,譬如排比式的有“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对比式的有“……小小的纠纷……莫大的支持!”,反问式的有“怎么会不喜欢,怎么会不愿意……”,等等。还有人称的变化,如“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这是深情的呼唤和真情的抒发。作者忍不住变换人称,由“她”到“你”,表明心情激动到了极点,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之情,且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显亲切。

上一篇:你能勇往直前吗? 下一篇:提高你的口腔清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