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少的钱买保险

时间:2022-10-16 09:13:57

用最少的钱买保险

“定期寿险”是消费者获取保障的首选,而“终身寿险”没有必要过多关注。

时至2010年,在国内注册的人身险保险公司超过50家,这些公司合计在售的定期寿险产品共有281个,而终身寿险数量相对少,共有223个产品。定期寿险半数属于“附加险”,必须要与其他“主险”一同购买。而终身寿险绝大部分都是“主险”,可以单独购买(如图表一)。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定期寿与终身寿二者随便选其一,都是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一份保障,但是业内和坊间对两类产品优劣的争论从未停息过。大多是对终身寿险的溢美之词,对定期寿险则褒贬不一。而事实上,终身寿险成为保险公司重点推荐、消费者购买最多的产品。

买保险也要挑“便宜的”

目前多年期缴费的保险产品,保费构成基本上是三个部分:

A:风险保费―也就是保险公司承担风险,消费者获得保障的成本。通常而言,消费者的年龄越大,身故或发生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想让保险公司来承担这些风险,每年所要支付的保费也就越高。

B:附加费用―主要是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其中也包含了保险销售人员的佣金。

C:储蓄保费―可以理解为“保单的现金价值“,是退保可以拿回来的那部分钱。

储蓄保费可以理解为消费者在保险公司“存“的钱,若干年后,保险公司再以保险合同约定的方式一次性或分期“还”给消费者。

也有部分产品(例如定期寿险)仅有保障功能,但保费构成中也包含了储蓄保费的部分。原因是,保险合同大多约定消费者每年交同样数额的保费,保险公司每年提供同样的风险保额,但消费者的身故风险却随着年龄逐年增加。

消费者购买保险的最初几年,每年交的保费比实际的风险保费要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所交的保费渐渐等于或低于风险保费,这时消费者所交的保费与风险保费的差额需要之前所交的储蓄保费来弥补,直到保险合同结束,两不相欠。这也解释了为何定期寿险在中途退保能有部分保费退还,而合同到期反而没有钱返还。

总保费=风险保费+附加费用+储蓄保费

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的总保费都是由这三部分构成,其中风险保费和附加费用是消费者花出去的钱,所不同的是,定期寿险的储蓄保费仅用于弥补后期风险保费的缺口,储蓄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要远低于终身寿险,因为终身寿险的受益人迟早要获得保险保额的。所以说,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都有“消费”的成份,从这个意义上讲,寿险一定是消费品,“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那为什么终身寿险看上去能保本,没花钱呢?那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在起作用。

货币的时间价值通俗来讲就是一定数额的货币在经过一段周期之后,复利计息后得到的货币终值。即使每增加微不足道的1个百分点,经过数十年的复利积累,其结果也令人瞠目结舌。比方说,现在100万的一笔现金,经过50年,按照1%复利计算,就会增长到164万;按照3%复利计算,就会增长到438万,按照5%复利计算,就会增长到1147万!

如果我承诺您50年后保本,您一定会和我急,说我白占了那么多利息。而对于长期的人身保险,您却经常会对88岁或100岁时返还保额的小把戏动心,那时,您怎么就会忘了巨额的货币时间价值呢?

也许,您那时也意识到了您可能亏了利息,但鉴于是终身保险,就不再认真计较了… …

最大误区:终身寿险保终身,定期寿险保定期

大家都知道,保险是一种基于大数法则对于个体的小概率事件分散风险的工具。顾名思义,就是用相当于风险概率的小钱(保费)来保障万一发生风险时需要的大钱(保额)。如果发生风险的时候,保险公司给付的理赔金远远大于我们所交纳的保费,这就是我们所理解和希望的保障;如果发生风险的时候,保险公司给付的理赔金不过是以往我们交纳的保费总和,那充其量是我们对自己的“转移支付”,不能理解为保险公司“保”我们,而是我们自己“保”自己罢了。就这个意义上来讲,与我们在银行的存款、寄存在父母那里的一笔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事实上,所有终身寿险缴纳的保险费,在积累到被保险人接近60岁时,按照无风险收益率折算成复利终值,都会大大超越保额本身。说白了,就是至少在60岁以后,被保险人是在用年轻时的积累来“保障”自己,与保险无关。保障终身,不过是我们对于保险名称错误又善良的期望罢了。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为了公平起见,选择同一家公司的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产品。假定被保险人为30岁A女士,寿险保障需求为30万元,选择30年交费期间。这样,终身寿险的年缴保费为6525元,而30年定期寿险的年缴保费为870元。我们来分析终身寿险真的 “保”终身吗?

A女士累计缴纳6525×30=195750元,保险公司终身提供30万元的身故和全残保障责任。如果我们假定另外一位同龄B女士,同样每年支出6525元,但是她选择购买定期寿险30万元,每年支付870元。B女士将购买定期寿险后节省下来的每年5655元,假定用于做无风险的储蓄安排,我们以现在的2007国债13的到期收益率4.52%作为长期无风险收益率参考。

在她们56岁的时候,B女士除了拥有30万元寿险保障之外,已经通过无风险收益储蓄安排至少为自己积攒了30万元的财富。在她们60岁的时候,尽管B女士的定期寿险到期失效,但已经积攒了37.8万元的财富,这一水平甚至高于同期A女士拥有的终身寿险保额加最高预期分红的总和:37.4万元。而60岁以后,同样不冒任何风险,B女士通过这样的安排得到了远高于A女士的保障。但是她们每年的投入却是相同的。

分析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到,终身寿险提供的保障仅在60岁之前,并非名称上所指的“终身”。而且就这段时间的保障作用来看,费用更低的定期寿险显然是物美价廉的选择。

上一篇:怎样和孩子谈钱 下一篇:外企高管的保障“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