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S―EEPO的模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时间:2022-10-16 08:53:54

用MS―EEPO的模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摘 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说常新的话题。而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经过近两年的探索,我在EEPO的课堂中找到了比较满意的答案。EEPO的新课堂追求的就是教育的有效性。(1)它通过组织与参与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2)它通过七要素轮换使用来打造高效课堂。(3)它通过静态学习与动态学习相结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它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努力提高40分钟的质量,使课堂学习更有效。

关键词:EEPO教学模式 提高 课堂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63-01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课堂学习比较低效。EEPO新课堂从学生终身发展来看,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夯实,更关注的是学生思维的训练、潜能的开发、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从课堂教学来看,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

EEPO有效教育的理念,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课型、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基本知识”[1]为一体,力求体现21世纪的新教育、新课程、新科学和新方法。在“效率优先,过程优化,海纳百川,融贯东西方文化,振兴中华”的基本方法论指导下,围绕“新世纪―新基本功”这个范畴。它追求的是教育的有效性。用MS―EEPO的模式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这是因为EEPO的教学模式。

1 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EEPO新课堂,依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操作技术,它所呈现的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文化。EEPO的核心理念,即“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这里的“组织”其含义既包括教学策略,也包括课堂教学组织与调控,包括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物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参与”指的是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态。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精心的组织教学,并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效率的最优化才会得以实现。例如,我在教学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对对歌》中,我用EEPO的课型组织学生复习以往学过的反义词,在板卡的运用上,有些小组利用气泡图来呈现,有些小组利用鱼骨图来呈现,由于小组成员能够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只用了不到4分钟的时间,各小组都写出了20多个反义词,学习效率非常高。

2 七要素轮换使用,打造高效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2]在没有吸引力的情况下。注意力是游移性的,没有固定性。而人在某一种有重要意义或有价值的事物面前,他就会放弃一些别的吸引力,而以一种意志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事物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发挥注意力,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学习效果。EEPO的有效课堂就是通过“听、看、讲、想、做、动、静”七个要素轮换使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上来。例如,在教学S版一年级下册说话写话指导“我喜欢玩儿的游戏”时,我先指导学生看图:图中都有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说说你喜欢玩儿的游戏是什么?然后同桌交流再汇报。这么一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接着让学生选定自己喜欢的游戏把习作思路(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四要素写在气泡图上。通过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再找三名学生表演玩“丢沙包”的游戏。分四人小组说说他们是怎样玩的。通过适时的动静转换调节了学生的情绪,使学习疲劳得到彻底消除。课堂上七要素轮换使用,学生自始至终都精神饱满,所以课堂效率是高效的。

3 静态学习与动态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更有效

EEPO课型方式不是僵硬的教学模式,它给予的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如,“要素组合方式”它呈现的基本理念就是,“七个要素轮换着用”,即根据人的生理特点,适时组织学生的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避免疲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平台互动方式”所呈现的基本理念是,抓住关键要素,搭建多向度平台,使学生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让知识点得到有效的强化。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S版第七册《滥竽充数》一课时,我为学生打造了两次合作学习的机会:第一次是在课堂进行到20多分钟学生感到有些疲劳的时候,我抓住关键要素构建了一个多向度的平台,先出示重点句: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看到这个“混”字,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吗?(团队合作,用气泡图记录思维轨迹)。学生在气泡图上呈现了:混之前的表现;混的情况;混的结果。学生完成思维图之后,各小组再展示、交流。第二次是在学习进行到30多分钟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堂上既有大动,又有小动,通过这样的动静转换,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有效地抑制了学生的心理疲劳,使课堂更高效。

4 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空间资源、物资资源、学生课堂生成的资源等等。EEPO的课堂教学很注意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室里的每一样实物都是上课的好材料。充分利用各种板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成的资源,为学生的需要搭建学习平台,指导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将别人的亮点为所有人的亮点,让别人的创造变为全体的创造,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使课堂有滋有味,呈现勃勃生机。教学“我喜欢玩儿的游戏”,在学生写好思维图以后,我让他们组成四人小组交流作品,并选一选,谁画得最好,然后在班里展示,将这个价值发挥极至。课堂有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会绽放,凝固的课堂场景才会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EEPO新课堂追求的是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的、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东西。

它追求的是教育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表现在:学生在经得起考试和选拔的同时,人格得到了健康塑造,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这就是EEPO所追求的效益,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孟照彬.教育的四大基本功―― MS基本课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选集(五卷本)[Z].

上一篇:落实小组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下一篇:学习排列组合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