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入门教学中的趣味引导

时间:2022-10-16 08:49:27

幼儿钢琴入门教学中的趣味引导

幼儿钢琴入门教学的方式很多。作为教师,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如何正确诱导孩子们喜欢上音乐,并对钢琴演奏产生巨大的兴趣。著名的俄罗斯钢琴教育家尼古拉耶娃曾说过:“钢琴教学的基础是使孩子们喜欢上音乐,训练他们发现音符和旋律线条的能力,并使他们对任何事物都能产生灵敏的反应。”这段话不仅道出了钢琴教学的初衷,也告诉我们学习钢琴演奏的益处。我们都知道,目前来学琴的琴童年龄大多在五到六岁左右,他们可能绝大多数都喜欢音乐,对各种乐器也充满了好奇心,聪敏好动,富有想象力。可是想让他们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如果从一开始就直接教授难度较大、较难掌握的手指技巧,以及识谱方面的知识,只会给这些年幼的孩子带来困扰,增大学习难度。最重要的是会打消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幼儿钢琴入门教育,教学中所必须体现的趣味性教学方式至关重要。

当学生第一次走进课堂,我们不要马上就开始教授他们识谱、指法和手型这些相对枯燥的知识,这会让他们马上变得紧张、拘束,因为越是年龄偏小的孩子越没有耐心。教师应该和他们在琴上做一些“游戏”,让他们在玩耍中了解这门乐器的特性。比如:先是用形象的方式让他们了解钢琴这种乐器的特性,以及其作为“乐器之王”所能表现出来的广阔音域。可以弹奏不同风格的旋律,或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孩子们说出他们自己的感受。如最左边的低音区弹奏起来音色较厚实,很像狗熊之类笨重的动物;中音区声音沉稳,像是大提琴等乐器的方声效果,是最常用到的音区;而高音区音色明亮,能模拟出鸟类清脆的叫声等等。总之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最直接、最自然的想象力。当我们对孩子进行音乐感觉诱导的同时,给他们讲述一些与钢琴有关联的知识,像讲故事那样。例如钢琴的发展历史,从管风琴到古钢琴、到近代钢琴,要找来一些相关的图片,或是影像资料展示给他们看。使他们从第一节钢琴课开始就初步了解这门乐器,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期待下一次的授课。

给孩子们的第二次课是进行节奏和听力的训练。首先我们在琴上用同一个音符弹奏出长短各不同的声音,要求他们分辨出哪些是长音,哪些是短音,并模唱出来。例如: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部分孩子天生就具有良好的听辨能力,因此可以更进一步的请他们试着说出长音与短音之间的关系。

接着,用两个音符按不同的时值组成简短的旋律,请他们自己编歌词。歌词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名字,或是孩子们自己喜欢的花鸟鱼虫的名称,然后富有表现力的唱出来,把它变成好像儿歌一样。例如:

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喜欢的任意音符编曲,并将这些简单的旋律弹奏出来。当孩子们边弹奏边唱的时候要告诉他们,需要把长的音符弹得比短的音符重一些,这样能让他们了解节奏的概念,并使他们确定学习的方向。而孩子们也会感觉到趣味所在,从而摆脱常规教学中的枯燥乏味。

在随后进行的几节课中,我们开始选用一些简单的旋律或是孩子们熟悉的歌曲,将同一首歌曲放在不同的调式中进行演奏,要求孩子们跟着一块弹。可他们弹什么呢?当然,他们只能负责伴奏的部分。其实就是用一个手指根据自己的听辨理解有节奏地弹奏出不同的音符。好像是打击乐中的鼓手,只不过钢琴是带有旋律的。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感受用什么音符听起来是和谐的,不刺耳的,因为能使用到的不仅仅有白键上的音符,还有黑键上的。这样的练习会让孩子们对调性和不同的调式有初步的认识,并使他们熟悉键盘上的音符。之后,还可以布置课外作业,请他们回去之后自己编曲,进行简单的创作,再根据创作的内容给乐曲命名。学生们一定会产生浓厚兴趣的。在这一阶段,孩子们是在不识谱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弹奏和有意义的练习。我们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的音乐天赋,并多加鼓励和支持。尽量使孩子们没有负担,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幼儿钢琴教育看起来容易,但其中却大有学问。教师往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是老师、是家长,还是可以一块游戏的大朋友。给孩子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成长,这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虽然不是所有的孩子最终都会走上专业这条道路,但正如尼古拉耶娃所说,学习音乐、学习钢琴演奏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就如我们的学前教育,看似简单,却是孩子们今后学习的基础。许多习惯就是在这个时候养成的,因此不容忽视。

上一篇:工艺设计教育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舞蹈表演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