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疑:走进恶性循环

时间:2022-10-16 08:46:02

猜疑:走进恶性循环

“医生,不知为什么,我的人际关系老是处不好。起先我和大家的关系都不错,但渐渐地别人就和我疏远了。不论在哪儿,不论是朋友还是同事,似乎全是这样一个结局。前一阵我交了个男朋友,他对我也是先热后冷,您说这都是怎么一回事?”女孩刚一落座,就迫不及待地向心理医生发问。

这个女孩叫刘颖,20岁出头,现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是一个朋友介绍她来找心理医生咨询的。

“别着急,先做一个心理测试。”富于心理咨询经验的王医生递给她一份心理测试表,她认真地做了。

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刘颖在“怀疑型”这项人格特质上,得了一个很高的分数。说明她有怀疑型人格。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怀疑型人格也即疑心重的人,不容易信赖别人,待人不随和,难与人相处;多怀疑,好猜忌,不信任别人,与人相处常常斤斤计较。于是,王医生问刘颖:“你是不是挺爱猜疑的?”

刘颖点点头:“我是挺多疑的。如果领导、同事和朋友对我的态度稍微有点变化,我就要胡思乱想了:是不是领导对我不满了?同事是不是在暗中排挤我?我不小心得罪朋友啦?越想我越忧心忡忡,非得想法证实对方对我并没有什么不满或恶意才行。”

王医生对她性格的估计得到验证。他对刘颖说:“看来你的问题主要在于犯了多疑的毛病。多疑,是在一种偏常认识的支配和影响下造成的性格缺陷。多疑的人,常常固执地产生缺乏事实根据、不合逻辑的想法和观念。因此多疑者往往人际关系紧张,本人也容易烦恼焦虑,影响身心健康。不过,这并不表明其思想品德不好,你不要过于紧张。”

“您说得挺对。以前有朋友就说我小心眼儿。本来芝麻丁点儿的小事,让我一想就给想歪了。我也想改掉这种毛病,可就是改不掉。”可以看出,刘颖也在深刻地反省自己。

“这得究根,了解一下自己多疑的心理根源是什么?”王医生不失时机地启发说,“从心理上说,多疑是由缺乏自我安全感而产生的。一个人若是老担心自己在人际环境中处于不安全的危险境地,如被抛弃、被戏弄、被利用等等,就难免疑神疑鬼、忧心忡忡了。而这种担心又从哪儿来的呢?主要是不自信。人一不自信,老觉得自己能力不行,缺乏魅力,低人一等,那么他必然会老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因而对别人也难以信任了。”

“是这样的。”刘颖对医生说,“我和男朋友谈恋爱,老觉得自己比他条件差,怕配不上他,所以我老担心他会变心,就经常追问他这个那个,弄得他对我烦了起来。”

“多疑也与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环境有关。倘若你以前生长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环境里,别人总让你感到不能信任,则你会把多疑变成一种习惯融入到你的性格之中。顺便问一句,你的家庭或成长经历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刘颖迟疑了一下,显得有些痛苦地说:“我上小学时,父母离了婚。爸爸又娶了后妈,后妈给我带来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从那时起,我就老感觉后妈偏向弟妹,对我不好。”

王医生点了点头:“这就养成了你爱猜疑的性格特点。”

“那么,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刘颖瞪着一双渴盼的大眼。

“上面已经说了,增强自信是根本。除此之外,你还要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多疑的人凡事总是爱往坏处想,先树立起一个对自己不利的假想目标,然后搜寻证据,进行自我论证。这样越疑越想,越想越像,越像越疑,最后形成了猜疑的恶性循环。”“所以今后遇到事,你一定要先冷静下来,学会全面地观察,客观地判断。比如领导某天对你态度有些冷淡了,你不要先认定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让他不满。而是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他是不是对大家的态度都有点变化?如果他对大家都有点‘冷’,那么他今天的不良情绪并不是单冲你一个人来的。也许是别人没做好某件事惹他不高兴了,也许是他家里出了点什么不顺心的事。如此一来,你就完全没有必要疑神疑鬼地和自己过不去……”

送走刘颖之后,王医生想:“多疑的人若能跳出自己原来的思路,一定会感到自己以前的许多疑心是多么地好笑!”他从心底祝愿刘颖以及和她一样多疑的人,能早日发出这样醒悟的笑来!

上一篇:璐希与垂钓 下一篇:影响舒适感的气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