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世对电视业者提出的媒介素养要求

时间:2022-10-16 08:32:50

浅议现世对电视业者提出的媒介素养要求

2010年三网融合大潮涌起,进入2011年三网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电视媒体面临的市场变局扑面而来。身处变局中的电视媒体业者,如何从容应对全新的挑战,强化全媒体语境下的引导力、公信力、传播力,重视和培养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应然是重要动因。

一. 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全媒体时代呈现出的媒介市场化过程加剧,使得新闻媒介运行机制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跟不上媒介市场变局的需求,无疑将成为媒介发展的短板,是决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1. 宏观形势要求:从三网融合的层面看,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业务的融合,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每个网都能够开展活动、数据和电视等多项业务。三网融合就是要扩大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以及创新服务业态,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三网融合促使电视媒介的功能和角色,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对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提出必然性的高要求。

2. 中观战略要求:面对三网融合快步推进和全媒体时代的挑战,电视媒介的战略思维必须寻求传媒经济的有效途径,即,要凸显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主业突出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传媒实体。要凭借文化资源和地缘优势,构建鲜明的、独特的电视媒体特质。那么,作为电视媒介经济的执行者和促进者理应担当重任。为此,电视业者所具备的媒介素养必然是推进电视媒介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微观实践要求:电视业者在电视媒体传播活动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尤其是从事最基本的采编、制作和播出,如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和新闻主播等一线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做出新闻性强、关注度高的电视新闻报道;做出艺术性强,感染力强的电视节目;如何才能不让虚假新闻、低俗内容污染荧屏,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必然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随着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业者队伍急速扩张,其媒介素养与媒介职业要求不对称的矛盾显现出来,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现象的存在,都反映出当前某些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薄弱与缺失。

由此,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每一个层面,都要求电视业者具备高水平的媒介素养。提高业者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大众媒介内在要求和媒介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 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一个能力与3个素质

笔者认为,电视业者所具备媒介素养要靠信息构架能力,思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媒体专业素质支撑,最终培养并形成完善的媒介素养。

1.电视业者媒介素养支撑力之:信息构架能力

在信息全球化的语境下,蜂拥而至的信息要求电视业者发挥好信息“过滤器”的作用,必须有选择地识读,有选择地理解,有选择地记忆,有选择地传播。这无疑是对电视媒介业者媒介素养之信息结构能力的挑战。因为,电视业者的媒介素养支撑力之一的构架能力影响着电视媒体传播信息的效果。

信息构架能力是业者提高媒介素养的着力点。如今的受众不在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对信息的解读都是有选择的,电视受众更需要深度的解释性信息报道,他们都成为报道和信息中的主体和主角,甚至希望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此而言,被称之“把关人”的电视媒体业者,亟需通过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传播技巧等一系列的素质内涵,提升对信息的架构能力。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副教授所言,媒介从业人员的新闻传播理念“要有新闻敏感,要注重新闻价值,要讲求报道原则,要注重传播效果”。实际上,在我国互联网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媒体报道,并迅速通过网络媒体扩散。这说明,电视业者对信息的构架能力是媒介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实践和证明;是舆论引导、掌控言论、设置议题的前提;是培养和提高电视业者自身媒介素养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2.电视业者媒介素养支撑力之:思想文化素质

文化对媒介传播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媒介传播就是符号的传播和话语传播,其构成一个地区的文化语境。正如荷兰学者凡・迪克指出的:“新闻作品是运用语言系统叙述与建构新闻事实的产物,新闻报道也是一种话语”。这一理论强调的是话语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想文化之载体。进一步讲,媒体文化型塑了人们的趣味和偏好,也就是说,某种文化产品和实践组合构成媒体文化特质。例如,在大众传媒中,信息传播以政府为中心是一种共识,媒体是以辅助政府行使社会公共职能,所体现的是喉舌功能。知识结构完备,认知水平高的业者,能够由表及里,穿透表层信息,解读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涵,从而根据传播需要对媒介信息做到正确而有效的取舍。由此说明,作为一名电视业者,思想文化素养,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又一个重要的支撑力。它可以帮助电视业者提升面对各种信息的认识、判断分析和选择能力,从而实现更正确、更有效的传播信息,以高质量的电视文化产品影响受众的媒介素养。

3.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支撑力之:职业道德素质

媒介职业道德素质代表着电视业者的道德观,同时影响着对社会道德的价值判断,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新闻记者》曾连续几年进行了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至今仍然触动媒介业者的心灵。像纸馅包子的假报道,对电视业者是钟声悠长。目前电视媒体传播中仍然存在着猎奇、另类、恐怖、少儿节目成人化等哗众取宠、低俗媚俗现象,这也是职业道德素质薄弱的表现。为此,要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的集中表现。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才能促进媒介素养的提升。

4.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支撑力之:媒体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电视媒介信息传播活动中必备的基础媒介素养。电视业者要靠专业素质的积累与释放。维护、坚守、彰显电视媒体特质,电视业者就要通过积累和掌握新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利用传媒资源和功能的能力以及电视媒体工具的操控能力。专业技术方面,必须具备对电视摄像机、编辑机、电脑等前期采制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等主要工具的运用技能。而且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记者编辑需要掌握高科技、现代化的采访与发稿手段,不断更新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同时,电视编导、记者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包括新闻发现、新闻价值判断、新闻敏感、节目结构、节目编辑、镜头画面剪辑、解说表述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如此而言,高水平的媒体专业素质必然成为电视业者媒介素养的基础支撑力。

总而言之,鉴于电视业者在媒介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地位,是媒介素养的“当然具备”者。为此,要强调和重视自身的媒介素养,不断提升和完善媒介素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信息传播者,为电视媒体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上一篇:浅谈都市报特刊的策划 下一篇:民生新闻:百姓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