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理论―练习―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6 07:42:32

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理论―练习―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存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难度强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以章节为单元,做理论-练习-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从理论平稳的过渡到真实工程;章节之间连锁教学,使每个环节都突出真实性。

【关键词】概预算;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1 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特征与学情分析

园林工程概预算是高职高专类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涉及学科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植物学,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造价学。预算工作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而预算的工程内容又与实际工程项目息息相关,工程的任一变更都会涉及预算的变动,然而,学生因为缺少实践经验,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工程施工图的认知不够,笔者在历年教学中发现,学生注重设计,但对工程知识掌握不够,对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工程工序、工艺认识不足,导致在应用定额时,对分项工程所含的工作内容不能正确判断,分项工程之间不能无缝衔接,或漏项或重项,即口径不一致。甚至对一些项目名称从来没有听说过,以至于判断不了套用哪个定额子目。如在对垫层-基础-墙的辨别中,有学生将垫层划分为基础,也有学生将基础划分为垫层或划分到墙体项目,二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掌握知识更少,没有真正参与过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只是从课本上了解工程管理的表面理论知识,对工程现场的复杂性缺乏认知,施工过程过于简单化,遗漏项目。三是,对工程价格的确定缺少市场调研。基于以上三个原因,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难度强三个特点。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感受来看,印证了以上观点,学生感觉和实际脱节,遇到真正的工程无从下手。

2 理论-练习-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理论-练习-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指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学生练习习题,再有联系习题演进到实践锻炼,三阶段不断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接近,理论阶段主要任务是学省对预算基础知识、预算术语等知识的学习,通过此阶段学习,学生要掌握预算方法。练习阶段,分为两个过程,习题讲解过程和学生练习过程,学生从习题练习中应用理论,发现理论与实际项目的契合过程。实践阶段是给出学生实际的工程现场,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工程现场的一些课本上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得以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向老师咨询,解决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再从问题中总结,补充理论知识。通过以上三个阶段,学生能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设计

在教学中,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采用以章节知识点为一个单位进行,及在工程量计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三个章节,分别设计。

在工程量计算一章中,第一阶段对建筑面积、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工程、园林景观工程等进行部分计算规则进行讲解。第二阶段给出单项工程进行练习,在筛选练习题时,注意单项工程的规模,工程量过大或辨别难度大,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筛选练习题时,将工程量控制在15条子目之内,另外在习题组合上,由易渐难。主要采取课堂练习、课下作业两种形式。在第三个阶段,选择真实的现场作业,第一个作业是对学校教学楼进行建筑面积的测算,在这个作业中,学生先进行建筑轮廓外边线的测量,再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分析判断一些附属结构如挑檐,檐廊、室外楼梯等是否属于建筑面积,要求学生对建筑附属结构认知对计算规则熟悉。第二个作业是根据学校正在施工的管道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去现场前,要求学生课下将工程量计算一遍,然而到了现场,学生发现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到,例如,管道挖沟槽工程,施工场地条件非常杂乱的,包括混凝土路面需要开凿,绿篱需要起挖在管道埋好后还要重新栽植等,挖土深度是不等的,种种情况,在考虑上这些情况后,工程量多了很多。学生反映,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踏勘,确实和书本上看到的和想象的差很远,学生因此也意识到了现场踏勘的重要性。

在施工图预算一章,教学设计以贴近现实,知识运用为原则。第一阶段讲授施工图预算的步骤和施工图预算的文本格式,重点讲解的取价中价格要注意的问题,以河北省取费标准为例,对取费基数、费率标准、计价程序进行讲解。第二阶段以课本例题为例,讲解定额计价的过程。第三阶段,工程概预算章节特点是前后连锁,所以在本章,根据前一章工程量的计算结果,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询价、套用定额、依据河北省取费标准进行取费,这样同一个项目做不同阶段的练习,学生对知识的联系性和完整性有更好的认识,同时也能从后续的工作中反思前期工作是否完善。

清单计价一章理论部分重点是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清单计价相关术语,及综合单价的计算。在练习环节,主要对清单工程量进行计算,在练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对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计算的对比。并对综合单价计算进行了讲解。在对清单计价进行实践练习时,仍用管道铺设的例题,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进行对比。

4 学时分配与考核方式

各章学时依内容而定,在每章的三个阶段学时分配为40%,20%,40%,因为该课程的实践性强,所以在考核评价方面,不单纯的唯结果化,更注重学生的操作过程,所以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和现场踏勘时,注意观察学生整体掌握情况。对积极思考、多提问的学生在评分时有所侧重,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具体考核内容以各章节作业为依据,重点在工程量计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三张,具体理论、练习、实践三部分作业分别给分,各占总评成绩的20%、35%、45%。

5 结论

园林专业是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于本专业课程,应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尤其如此,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面临的学情困境与学习目标相差甚远,所以对这门课要增加实践练习的学习手段。理论-练习-实践的三阶段学习法,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又从实践中补充理论知识;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又注重了学习难度的递增性和渐进性。最终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需求,缩短课本知识与现实工作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姜玲.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山东建筑大学学报[J].2010(25),4:466.

[2]李良.让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伴随课堂―园林工程招投擞敫旁に憧纬探萄新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6:157.

[3]刘晓东,孙宇.园林工程预算[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上一篇:选矿磨矿控制系统研究与分析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