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董秘”含金量彰显

时间:2022-10-16 06:44:20

连续七届评选之后,“金牌董秘”的含金量正得到全方位的认可,一方面,最近5年内连续3年获奖的“金牌董秘”,可以被深圳市政府认定为后备级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长,“金牌董秘”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在中小板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同时,第七届评选中,“金牌董秘”所在公司的盈利能力、募资能力更加出色再次得到印证,“优秀董秘”所在公司也成为基金重仓目标。创业板董秘本届首度突围而出,共有3人“金榜题名”。另一个可喜的变化是,“金牌董秘”首次覆盖除台港澳之外的全国各省市区,显示中西部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2011年1月开始实施的《深圳市人才认定标准》,将“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新财富金牌董秘”荣誉的获得者纳入地方领军级和后备级人才的认定标准,在近5年内连续3年获得“新财富金牌董秘”称号者,即可被定为深圳市后备级人才。地方政府将财经杂志的评选结果作为人才认定的考量标准之一,在全国尚属首例,这不仅体现了深圳市政府对董秘这一职群的重视,也充分肯定了《新财富》这一评选对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未来,“金牌董秘”的含金量还将继续提升。

第七届“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自2010年10月启动,2011年3月18日结束(详见附文)。在2005年首届评选时,A、B股上市公司共有1249家,而截至2010年12月31日,这一数字已攀升到2061家。顺应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的趋势,本届评选对获奖人数进行了调整,将入围名单由200人增至300人,“金牌董秘”获奖名单由100人增至150人。未来,我们还将因应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增长对获奖人数进行动态调整。

本届评选继续嘉奖蝉联五届的“金牌董秘”,将他们请入“新财富金牌董秘名人堂”。进入“名人堂”的董秘,如仍任董秘一职,将根据自愿原则参与未来的评选。在2005年至今的七届评选中,共有328人次获奖(剔除重复获奖者)。其中,宝钢股份的陈缨、招商银行的兰奇、贵州茅台的樊宁屏、浦发银行的沈思、金枫酒业的张黎云、赣粤高速的熊长水因蝉联2006-2010年度“金牌董秘”,于今年进入“名人堂”。

本届新上榜“金牌董秘”75人,另有38人两届当选、17人三届当选、7人四届当选,更有软控股份的纪东、苏宁电器的任峻、深圳能源的秦飞、农产品的刘雄佳、煤气化的刘恩孝、福星股份的冯东兴五届当选,其中前三人连续五届入选,他们将于明年进入“名人堂”。本届“金牌董秘”中,石基信息的郭洁已离任。

“金牌”公司盈利能力出色

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董秘是上市公司的“发言人”,持续盈利能力高的上市公司,董秘必然受到更多的瞩目。“金牌董秘”的产生和公司的盈利能力正相关,在本届评选中再一次得到验证。

以2007-2009年每股收益均值和净资产收益均值这两个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衡量,2011年,150家“金牌董秘”所在公司(简称“金牌”公司)的均值分别为0.61元和12.72%;“金牌”公司和“优秀董秘”所在公司(简称“优秀”公司)的均值分别为0.56元和12.46%;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两项均值分别为0.43元和10.10%(表1)。“金牌”公司明显较“优秀”公司及整体市场的盈利能力更为出色。

此外,《新财富》统计显示,“金牌”公司中,有62家入选沪深300成分股,21家入选深证100成分股,12家“A+B”上市公司,6家“A+H”上市公司,都是市场上的擎天柱。

机构投资者青睐“金牌”

《新财富》对基金重仓股的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三季度,共有1449家公司股票被基金重仓,平均每家公司被7只基金持有。其中,150家“金牌”公司中,有139家被基金重仓,平均每家公司被14只基金持有,其中,基金重仓最多的是招商银行,其被147只基金持有。150家“优秀”公司中,有125家股票被基金重仓,平均每家公司被8家基金持有。

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主要代表,其重仓一家公司股票代表了对该公司盈利的信心,而这一信心的达成同董秘充分发挥“窗口”职能密不可分,基金对“金牌”公司青睐有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对“金牌董秘”的认同。

此外,依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金牌”公司分布于所有13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以68家位居首,房地产业以16家位居第二,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以14家位居第三。进一步对比基金2010年持股的行业分布,并按照基金持股行业市值排序,结果基本与“金牌董秘”公司的行业上榜分布一致(表2)。

募资能力更胜一筹

融资能力是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助力,也是考查董秘工作的指标之一。统计显示,本届150家“金牌”公司上市以来的融资总额为6955.73亿元,占市场融资总额的16%,明显高于150家“优秀”公司及整体市场的融资金额。

此外,“金牌”公司平均融资次数为2.49次,其对投资者的回馈指标―派现融资比为0.56(表3),两项指标双双高于“优秀”公司和整体市场的调查结果,反映出“金牌”公司卓越的融资能力。

“优秀董秘”含金量继续提升

分别以第七届150家“金牌”公司和150家“优秀”公司作为成分股、以2008年1月4日为基期、上证指数同期点位为基点,编制“2011金牌150指数”和“2011优秀150指数”,结果显示,这两个指数继续跑赢大盘(图1)。截至2011年3月11日,“2011金牌150指数”相对上证综指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7.29%,“2011优秀150指数”同一指标更高达20.99%(图2)。

“优秀”指数的突出表现,证明投资者同样注重“优秀董秘”所在的基本面好、有长期投资回报的上市公司。《新财富》统计显示,2011年度“优秀”公司中,有33家入选深沪300成分股,11家入选深证100成分股,9家是“A+B”股,7家是“A+H”股。

中小板竞争激烈,创业板初露头角

截至2010年底,中小板上市公司达到531家,同比增加63%,总市值为35370亿元,是上年同期的两倍有余。随着中小板公司数目的迅速扩张,中小板公司董秘自2006年参选以来的获奖人数也持续上升(表4)。本届评选中,共有81位中小板公司董秘入围,其中38位登上“金牌董秘”榜。这38人中,25人为新面孔,占66%;其他13位连续上榜者中,8人为两届当选;2人为三度当选,分别为獐子岛的王欣红、滨江集团的李渊;三花股份的刘斐为四届当选;软控股份的纪东、苏宁电器的任峻更是五届蝉联,即将进入“金牌董秘名人堂”。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届当选“金牌董秘”的中小板公司董秘中,新上榜者的比例均在半数以上,本届更达到66%的峰值,显示了这一板块的活跃及董秘竞争的激烈程度。

创业板董秘也于本届评选中首度突围而出,共有4人入围,3人“金榜题名”,他们是莱美药业的黄庆、爱尔眼科的韩忠、康芝药业的李幽泉。随着创业板公司的增长,中小板的竞争故事或在这一板块重现。

“金牌董秘”遍布全国

本届“金牌董秘”中,有119位男性,31位女性(图3),女性继续保持21%的占比,与上年持平。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金牌董秘”在地域来源上趋于分散化、广泛化,并首次覆盖全国范围。包括已获得终身殊荣的“名人堂”董秘,2011年度“金牌董秘”所在公司已分布于除台港澳之外的所有省市区,显示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其董秘日渐受到市场认可。

不过,东部地区仍在人数上占优。本届评选中,广东以47位“金牌董秘”,连续第七届成为产生“金牌董秘”最多的省份(图4)。上海以12位“金牌董秘”连续七届排名第二。山东省以11名“金牌董秘”继续蝉联第三位。

上一篇:服务业通胀起步 下一篇:新财富金牌董秘名人堂 2011获奖董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