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

时间:2022-10-16 06:43:23

站在泰安康平纳集团新建项目――现代染整装备制造厂区内,伴随着隆隆地机械施工声,眼前呈现出一幅紧张繁忙的热闹景象,6万多平米的生产车间正拔地而起,康平纳的事业又要扩大了。陈队范董事长向我们介绍着企业既将全面实现的发展规划。“陈总,向别人介绍自己企业的美好前景,应该是很骄傲的吧。”他很自然地笑了笑。依靠着巍峨的泰山,借用杜甫的那句“会当凌绝顶”,来形容陈队范和他的康平纳,也许再适合不过了。新厂区门口昂然矗立着一块象征“稳重、坚韧、祥和”的巨型泰山石,上面镌刻“康平纳科技产业园”几个字样。从这里,康平纳又将开启一个新征程……

对于我来说,这次的采访从一开始就是愉快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很小的细节:在采访之前,通过邮件给陈董事长发了一份采访提纲,见面的时候就看到他拿在了手里,当我们坐下,他把那份提纲打开,发现每个问题的旁边都写着密密麻麻的字,一个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企业老板,能够如此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个问题,感受到更多的是重视和尊重,这也许就是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吧。此时,我坚信,这会是一次很顺利的采访。

从“康平纳”三个字说起

“企业不仅仅是我自己做好了就行,而是要靠团队的努力、别人的信赖,我们一起做才能做得更好,因此,对于那些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一直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幸运的是我们有一支团结向上的管理团队和一直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

――陈队范关于“合作”的诠释

“康平纳”从英文单词“COMPANTON”音译而来,为朋友、伙伴、合作者之意。“‘康平纳’这三个字对于我来说意义深远,不仅是交朋友,还有一种感恩的心情。企业不仅仅是我自己做好了就行,而是要靠团队的努力、别人的信赖,我们一起做才能做得更好,因此,对于那些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一直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名字还有一种更深的讲法,就是指生产集中和企业联合的一种形式,是生产社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产物。现在看看我们企业发展之路,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在走。”陈队范说。

从“康平纳”三个字,也引出了关于“合作”这个话题。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幸运的是我们有一支团结向上的管理团队和一直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对企业自身而言,康平纳经过十一年拼搏发展,锻炼了一支团结协作、业务精湛、敢打硬仗的中高层管理团队,他们团结带领康平纳员工迈过一个个坎,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共同的远景目标。对外而言,康平纳在发展过程中,结交了一个又一个合作伙伴,赢得共同发展。早在2000年康平纳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成功开发了很多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纺科院派专家来康平纳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做了大量的产品开发和试验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双方共同开发生产的纳米丝光大衣呢等三个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丝绒环保休闲面料等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期间,康平纳与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在印染工艺和染整设备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料和研制经验;接下来在产品结构调整上,2002年康平纳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承担了两项863计划项目,共同研制开发的“高精度染料自动配色称重装备”,已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863专家验收和鉴定,填补国内空白,并取得七项专利和一项软件登记,成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自动化染色控制设备,受到广大染整企业的关注。在此基础上,2006年康平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共同开发研制生产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系列设备,实现了产学研联合由研究向产业化的延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作为国内最权威的机械装备研究设计、制造机构,具有装备制造行业的设计制造优势,进行数字化成套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有其雄厚实力。康平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采取院企合作创新模式,发挥各自优势,为开发生产一流的染整设备奠定了基础。

而在众多合作中,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合作的“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装备产业化项目”更是不得不说。

不得不说的“纺机项目”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技术的进步是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科技兴企之路,做一个有着高科技含量的企业。”

“尽管这条道路有些难走,但是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同行业的配合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为振兴产业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陈队范关于“技术”的诠释

一般来说,生产面料的企业大多会往“下游”走,比如开一个服装线,做一个品牌等,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陈队范却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涉足了“纺机”这一科技含量如此之高的领域,、一来通过出国的考察和比较,让陈队范看到了中国纺机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深刻了解到技术的先进与否对于下游产品质量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二来康平纳长期从事高档面料的研制生产,积累r丰富的染整生产经验。“作为一个面料生产企业,我们可以做到产品工艺与设备工艺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站在市场的角度,了解生产什么样的面料需要什么样的机器,虽然我们走这条路会比较难,但是我们心中有数。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技术的进步是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科技兴企之路,做一个有着高科技含量的企业。”陈队范很坚定地说。

2006年,康平纳依托承担的863项目,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染整设备的基础上,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合作,共建现代纺织染整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首批院士工作站,通过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性的产品和产业,在此基础上,投资4.3亿元研制生产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装备并形成产业化,实现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2008年4月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康平纳开拓新领域、实现产业纵深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项目产品是毛、棉、麻、化纤等染整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也是促进行业升级的关键设备,涵盖了纱线染色、坯布染色及后整理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性能良好,具有住线榆测、工艺自控和机械手自动操作及远程诊断等功能,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但价格却只有国际市场染整装备的三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技术、价格和服务优势,打破国外市场的垄断,替代进口,是国内染整行业未来装备更新换代有力的竞争产品之一,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新型纺织机械重大技术装备专项、2007年度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领域240个重点建设项目、山东省第一批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等,成为各级政府重点支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得到了大力扶持,保证了项目

的顺利建设。项目将于2010年年底全面竣工投产,达产后,年产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系列设备240台(套),年新增销售收入8.35亿元,年利润总额1.03亿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加快提高纺织染整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扩大我国高附加值纺织品进入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利于加快下游企业装备的更新换代,综合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利用高新技术稼接改造传统产业已列入康平纳服务市场的重点工作之一。项目的实施成为康平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陈队范说:“尽管这条道路有些难走,但是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同行业的配合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为振兴产业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康平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开发的第一条全自动筒子纱染色生产线已进入调试阶段。该生产线将染色车间的染色、脱水、烘干、染料配送等主要工序有机地联系起来,整个生产过程均由计算机中央控制,替代了人工操作,减少了人为干扰,在保证染色质量稳定性的同时,生产效率比传统做法提高七至八倍;整套系统采用灵活便捷的模块化设计,以适应不同染色工厂的不同设备型号和染缸数量,同时配套冷却水回收利用装置(可全部回用)和废水排放时的热能回用装置(利用率≥70%),节水、节能。该生产线的各项技术标准均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调试完成后该生产线可实现全自动控制、无人化生产。与此同时,康平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目前正在努力拓宽在染整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空间,抢占未来的市场制高点。

值得一说的“毛纺面料”

“实施品牌化发展,做强毛纺面料产业,创百年企业,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和责任……我们希望企业能够实实在在做出好产品。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目前形势来看,康平纳已经形成了自己面料品牌的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树立了品牌面料公司的形象。”

――陈队范关于“品牌”的诠释

康平纳是专业生产粗纺、精纺、半精纺面料的企业,多年来始终把打造品牌放在首位。2003年承担的国债项目,投资1.2亿元年产1000万米高档毛纺面料的染整生产线,于2004年6月全面竣工投产。从德国、意大利、英国引进的国际先进染整设备,性能优良、自动化程度高、融合J,当今毛纺染整设备中最新的设计元素,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引用国际一流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康平纳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优等品标准,得到了高端市场的认可。

为提高产品品质,康平纳先后从意大利、日本、法国等国家引聘纺织技术及工艺专家,消化吸收意大利设计生产高档面料的全套技术和日本先进适用的现场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引进先进设备的优异性能,与意大利最高档面料保持最短的距离。公司与意大利哥伦布公司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开发生产的康平纳牌高档毛纺面料,受到国内外高端服装品牌的青睐,成为他们的首选面料,并以上海、北京、深圳为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市场销售网络,产品销售区域涉及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武汉、重庆、大连等品牌服装比较集中的城市。同时,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产品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土耳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服务该地区的高端市场。康平纳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卓越的产品品质稳稳占据行业制高点。“康平纳”牌呢绒在业界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山东名牌产品,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企业被评为2008--2009年度中国毛纺、毛针织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陈队范说:“我们企业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从头开始’的生产经营理念。实实在在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事,从生产的第一步选原料开始,直到成品交货,我们都认认真真做好。从目前形势来看,康平纳已经形成了自己面料品牌的独特优势,形成了品种全、档次高、花色新、质量好的经营特色,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树立了品牌面料公司的形象。去年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国内外纺织企业经济下滑,而我们却能在严峻的形势下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形势,这说明我们定位高档产品和服务高端市场的经营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实施品牌化发展,做强毛纺面料产业,创百年企业,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和责任。在国内毛粗纺行业中,我们虽然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但是我们还需要提高。我们希望企业能够实实在在做出好产品。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陈队范说。

说一说11年的创新之路

“依靠创新求得发展,谁拥有的创新资源多,谁就有优势。”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就是要将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实现产业化,进入良性循环,取得效益。”

――陈队范关于“创新”的诠释

康平纳成立伊始,就依靠“创新”拼出路,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1998年康平纳公司在新泰创建,成为当时泰安市少数几家民营企业中的一员,1999年4月租赁频临倒闭的泰安毛纺织厂,抓住市场等各方面的大好机遇,科学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使康平纳公司在行业市场中牢牢站稳了脚跟,积累民营资本运营国有资产的丰富经验,也为泰安市的国企改革积累了成功经验。自1999年以来,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之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成功申报承担了四项国债项目,两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两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等,先后完成了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

2001年康平纳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提出并实施“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生产经营模式,放弃了拼原料成本简单加工的路子,采取提高纺纱支数、产品风格多样化等手段,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2年康平纳全方位实行市场化绩效共享机制,全员服务市场,企业市场运营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成熟。2004年康平纳为使用好引进国际一流的先进染整生产线,适时提出了“六新四高”的管理思想,生产管理方面实行5s管理,推行“专业、健全、执行”的管理标准。企业的软硬件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康平纳紧紧抓住国家政策的支持优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纺织染整装备制造项目全而开工建设,开启了康平纳产业纵深发展的新篇章。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自创建以来,康甲纳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品创新,逐步完善了一套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创新运行体系,形成了产学研紧密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式。公司始终坚持企业自筹、引进资金、争取国家支持、银行贷款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按照年销售收入的5%设立专项技术研发资金,给创新工作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撑。康平纳相继建起了山东纺织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技术开发中心,配备

国际最先进的试验设备,科研人员及研发实力在国内毛纺行业属前列。为使新产品与世界潮流和时尚同步,定期派研发人员到国内外市场调研和采风,并聘请国际一流面料专家共同研发新型面料,往往提前一年半就推出流行面料,为买家能充分制作服装和推广市场赢得了先机。现已推出面料产品十二大系列上千个新品种,公司创新应用半精纺工艺制成的超薄型半精纺休闲面料是制作单西、套西系列产品的最佳丽料,开发的康平纳牌“全羊绒花呢”和“贝尔绒”,被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评为“2008年全国呢绒优质精品奖”。

康平纳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原始性创新,积极申报专利,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公司已获取专利30余项,仅纺织机械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6项,专利申请有效地保护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为企业赢得了更多、更广的发展机遇,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为满足市场需求,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康平纳紧紧跟踪市场,研究国际同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适合毛纺企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支撑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中国毛纺织工业协会、江苏阳光共同参与制定了《半精纺毛织物》、《精粗交织毛织物》2项国家标准,为促进行业产品的升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标志着康平纳开始由技术竞争、专利竞争,向行业标准竞争的转化。

“责任”之说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酸成苦辣甜都有,在企业创建初期的时候,在管理团队上,我们一起探讨,一起商量,彼此认同思想,认同文化,力求形成一种合力,才得以把事情做好。”

“在创办企业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最大的目标,但当企业做大时,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做贡献则是企业最大的目标。”

――陈队范关于“责任”的诠释

回首这十多年的风雨历程,陈队范说:“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酸咸苦辣甜都有,在企业创建初期的时候,在管理团队上,我们一起探讨,一起商量,彼此认同思想,认同文化,力求形成一种合力,才得以把事情做好。”公司一直以来,坚持“追求卓越、共同发展”的企业精神,实施“爱心帮扶基金工程”,关心帮助困难职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推行1:100合理化建议工程,号召职工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工艺、质量、安全、节能、革新等各个环节的问题,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并根据其建议应用后产生的效益按l:100的比例进行奖励,通过这一做法,解决了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漏洞和问题,同时提高了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职工参与企业文化生活的载体,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形象,创办《康平纳报》,使之成为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展示职工才华的平台;举办康平纳集体婚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员工文化生活,自2002年始康平纳就为职工建起了宿舍楼,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与此同时,还建设专家公寓,为技术人才和优秀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陈队范说“我们一直坚持‘任人唯贤’、‘适才适岗’的用人机制,创建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提高企业的专业综合水平。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目标。”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公司致力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制定管理人员和各岗位技能人员上岗标准,制定奖惩办法及职称和职工技能晋级的奖励政策,严肃考核制度,从薪酬激励、晋升激励、培训激励、绩效评价等多方面、多层次建立奖励机制,设立“企业创新奖”等奖项,按贡献、分等级进行奖励。长期以来,康平纳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高薪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组织结构。自2007年以来,公司高薪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126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每年从专业院校、国内著名的专业培训机构等聘请专家教授来公司授课,为员工讲授专业理论知识。选派专业技术好和思想品德优秀的员工专业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培养自己的后备人才。通过公司内部定期培训、技术比武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和员工的专业技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陈队范说“在创办企业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最大的目标,但当企业做大时,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做贡献则是企业最大的目标。”在安置当地剩余劳动力、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积极上缴税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活动,康平纳出资100万元设立冠名慈善基金,用于当地扶危、济困、助学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每年公司都要看望企业驻地村孤寡老人、拿出几万元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扶助、出资支持驻村小学建设;每年定期组织员工到福利院进行“爱心服务月”活动;2007年9月,康平纳向自治区边境乡镇的72所小学的在校学生捐献了价值500余万元的民族风格的毛呢校服19000件。在2008年5,12汶川震灾时,公司捐献现金及物资50多万元。陈队范说:“在这里让员工得到锻炼和提高并发挥他们的才能,是我的责任;让员工生活得更好一点、更有幸福感,是我的责任;尽最大的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同样也是我的责任。”

手记:

静静的小河流水,上面漂浮着落叶,因为早已入冬,难免有些苍凉,康平纳的员工说:“春夏季的时候,这里绿树成荫,最有意思的是河边的鸭子,似乎特别有灵性,每当从那里经过,呱呱叫着像是在慰问我们的辛勤。”而在旁边的草地上,可以看见几只山羊闲庭信步,和谐而自然。在康平纳的办公楼里,落地的大窗户让阳光毫无保留的洒进来,在这冬天感觉很温暖,而望着窗外,河水,小桥,假山,草地,山羊……尽收眼底,这就是康平纳“花园式的工厂”。

这座“花园”的幸福还因为它拥有着最美丽的背景,就是古往今来为世人所熟知的“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这句诗,已经成为了最让人称道的泰山颂扬词,我建议用此句为题。可是,陈队范董事长说:借用一下‘会当凌绝顶’吧,用以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其实我们的行业不会有绝顶的,只有不断发展往高处攀登,永无止境;企业取得了一些成绩可不能骄傲自满,只有不断学习别家的长处才能充实提高自己,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用‘博览众山长’最受用!”

因此,就把“会当凌绝顶”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当是对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祝福吧!

上一篇:CHIC2010为中国服装“高级定制” 下一篇:从广交会看复苏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