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思维对儿科责任制护理的应用

时间:2022-10-16 06:19:35

预见性思维对儿科责任制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思维应用于儿科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取2015年1月我院开展以预见性思维为指导的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的儿科病房患者各5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见性思维护理理念指导下,护理工作人员风险预见能力、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均有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患儿安全也得到有效保障,应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儿科护理;责任制;预见性思维;研究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民众维权意识不断提升,健康需求也日益拔高,因此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也亟待提升。儿科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服务对象年龄较小、依从性低、发病较急且病情变化较快,对儿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儿科护士也因此面临更高的职业风险[1]。因此,强化医护人员风险预知能力,应用预见性思维指导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观察预见性思维应用于儿科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我院开展以预见性思维为指导的优质护理服务为时间分界,取2014年下半年儿科病房50例患儿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3.2±0.8)岁;其中14例为小儿肺炎、22例为小儿支气管哮喘,14例为感冒咳嗽;取2015年上半年儿科病房50例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3.4±1.0)岁;其中16例为小儿肺炎、19例为小儿支气管哮喘,15例为感冒咳嗽。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相近而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培养护理人员预见性思维在责任制护理模式下,预见性思维是必要前提和基础,是对医护人员结合事物发展方向、特点以及趋势做出准确推理和预测的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更是护理人员思维能动性的外在表现,培养护理人员预见性思维方法如下(1)组织医护人员参与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强化其法律观念,并在日常培训课程中开展风险教育。列举医患纠纷以及医疗投诉实例,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直观认识,利用风险教育来强化护理人员预见性思维能力,做好防患于未然。(2)积累经验。组织高年资护士指导年轻护士临床实践,并积极交流工作心得,逐步积累临床护理经验,利用思维训练强化行为能力。例如讲述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要点、合理使用留置针、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等等,护理人员对患儿心理特征有很好的把握,并掌握了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护理特点以及抢救技能,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强[2~3]。1.2.2预见性思维指导预见性思维充分体现了责任制护理的整体性特点,作为一种整体思维方法,护理程序为护理工作提供了合理的逻辑思维指导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我科室通过PDCA方法展开全面综合分析,评估患儿实际情况,并做好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以规避护理风险,消除危险因素,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并发症,确保护理的安全有效性与个体化特点。同时,在预见性思维指导下做好风险识别,归纳儿科责任制护理风险因素(1)病情进展较快,患儿家属配合度不高;(2)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导致护理不良事件频发;(3)护理人员未树立法律观念,对潜在法律问题不够重视;(4)儿科护理人员系统培训频次较低,临床经验与专科知识不足;(5)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存在言辞不当、解释不耐心、处理问题过于死板以及态度过于生硬等问题[4]。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护理投诉率,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三个分级。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投诉发生率对比。见表1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2

3讨论

理念决定态度,而态度则决定行动。在预见性思维理念的指导下,儿科责任护士开展责任制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既定护理程序,利用系统检查对患儿健康状况以及护理需求做出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照护患儿,为患儿提供个体化、全面性护理,同时基于护理风险因素开展护理防控工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护理投诉。在预见性思维理念的基础上,护士长结合患儿实际情况以及科内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技术水平,实施分工管理,明确护理管理责任,对整体护理模式加以深化,落实包括健康指导、沟通协调、专业照护以及协助诊疗等在内的护理职责,护理管理效率明显提升。在此过程中,责任护士从生活护理、治疗、病情观察、康复以及健康指导方面落实临床护理工作,其护理行为更具有连续性、全面性以及个性化,其专业工作能力也得到强化,有利于最大化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其自我价值得到实现,专业认同感明显提升[5]。此外,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也有明显提升,其能够主动加强病区巡视,对出现的一些护理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护理投诉率明显更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预见性思维应用于儿科责任制护理可收到满意效果。综上所述,在预见性思维护理理念指导下,护理工作人员风险预见能力、主动服务意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均有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患儿安全也得到有效保障,应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华玲,范植蓉,丁永艳,等.医护一体责任制医疗服务对新生儿科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4,08(5):22~24.

[2]姚明,刘君英.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与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4,11(1):109~110.D.

[3]朱守容,张伟华,江静霞,等.管床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我院新生儿科应用的效果[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267~269.

[4]刘东梅,殷秀.层级式责任制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3):361~363.

[5]易利纯,李凤辉,苏国兵,等.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176~178.

作者:郑丽群 单位:广西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上一篇:病例教学法对儿科临床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中医儿科护理临床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