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能力,升华情感

时间:2022-10-16 04:29:29

彰显能力,升华情感

关键词:生物 科技 实践 情感教育

摘要:生物科技实践活动不应只是彰显学生能力的舞台,它同时也是升华学生情感的阵地。作者在分析为什么要在生物科技实践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后,例举了一个具体的活动方案进行分析。在生物科技实践活动中,应该要做到彰显学生能力的同时,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逐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待生命,对待自然,对待他人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引言:长期以来,生物科技实践活动都是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的阵地。但生物科技实践活动不应只是彰显学生能力的舞台,它同时也是升华学生情感的阵地。

一、 为什么要在生物科技实践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姆曾经指出:学生是带着原先的认知和情感特点来接受教学的,因此教学不仅要有认知目标,也要有情感目标。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无论的知识如何渊博,技能如何高超,科学家们也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价值观,有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才能为人类社会造福。我们不是在培养单纯具备高技能的工人,而是在努力培养既有能力,又有思想,对生活充满激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小科学家。

二、 如何在生物科技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

生物情感教学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生物学。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让学生处于兴趣、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中。二是要使学生在接受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各种积极情感和高尚情操。三是要让学生对生物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好学、乐学的人格特征。

生物科技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气氛更加轻松,学生自主性更强,积极性高,这样的条件非常适合开展培养能力和态度、价值观的一系列的活动。在科技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便能获得积极的情感,甚至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基本道德,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在达成认知、技能目标的同时,使学生更富于爱心,关心他人 ,热爱生命,关爱自然,乐于为社会服务。

三、两个生物科技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考虑能力因素和情感因素后,我组织开展了下面的两次活动,力求能够达到能力与情感共同提升的效果。

(一)、 为家长设计营养食谱

七年级下册课本上要求为家长设计营养食谱,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促进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在设计时,首先请学生尝试设计一顿饭,再请学生说出这顿饭菜搭配是怎么考虑的,点评了部分同学的食谱设计后,我对学生说:“平日里父母生怕我们吃的不好,身体长不好,天天绞尽脑汁为我们同学做即合大家胃口,又富有营养的菜,大家现在体会到了,要设计一顿营养合理的午餐要花多少精力啊,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报答父母呢?”然后请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食谱带回家,自己动手做一道菜给父母或其他长辈,并且要告知家长食谱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完了请家长对自己的菜做出评价并签名。

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的时代,全家都把学生捧在手心,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淡薄。而这次活动,恰恰是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学生知道了做一道菜的不易,进而联想到父母为自己付出了许多,这促使学生思考应该怎样体谅父母,报答父母。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总是标榜自己长大了,不满父母把自己当小孩看,透过这次活动,父母们看到了学生的成长。许多家长在评语中写到感觉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希望孩子能多多锻炼。而这正是我希望通过这次作业达到的目标,让学生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让父母看到学生的成长。

(二)、制作保护动物的宣传海报

介于学生接触的信息很多,却往往不懂如何辨别信息,筛选信息,而辨别和筛选信息是他们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再结合对学生生态观念的培养,为了激发学生爱护动物,自觉保护动物的情感,特设计了制作保护动物的海报这样的一个科技活动。

第一阶段:教师介绍几种典型的濒危动物和已经灭绝的动物,和学生一起分析它们濒危和灭绝的原因。许多学生为灭绝的动物惋惜,对肆意捕杀这些动物的人表示谴责,对不断破环动物生境的行为表示愤慨和反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为什么要制作保护动物的海报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保护动物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阶段: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筛选自己需要的资料,提供给老师初审。主要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并且要求学生在综合资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综合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三阶段:制作海报

在这个阶段中多数学生主动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如请美术好的同学画画花边,请班上的同学写下自己对保护动物的看法等等。在活动中,学生自然地相互讨论,交流意见,甚至请同学帮忙设计,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第四阶段:评选、总结、交流

请老师和所有科技班的同学评出优秀海报,在校园内张贴,以示鼓励。

引导学生交流在制作海报过程中的感悟,收获。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总结

生物科技活动并不只是能力的培养,并不局限于实验技能的提升。在生物科技实践活动中,应该要做到彰显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逐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待生命,对待自然,对待他人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化学生,将自己对生物学科的热忱和执着,以及自己的感受带给他们,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在让学生“怎么做事”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怎么认识世界”,“怎么做人”。

五、参考文献

1、浅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焦茅凯 、戴正涛,江苏泗阳中学

2、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张红,《中学生物学》, 2007年10期

3、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目标设计,王延玲,《中学生物学》,2003年03期

收件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张乔 邮编:电话:15884767432

上一篇:探究式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