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内外作业设计之我见

时间:2022-10-16 04:27:33

小学课内外作业设计之我见

摘 要:孩子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自主探究性和富有层次性,还要注重拓展延伸。通过完成老师的作业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所学课程的重要,深刻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小学课内外作业的设计,应尽量避免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让孩子们在享受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作业设计;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44-01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主要完成的课内外作业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科目的作业。教师在给孩子们布置作业时,要避免重复、琐碎、繁多,过重过多的作业布置不仅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又容易导致孩子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优化小学课内外作业设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重视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兴趣

在期中检测前的一段时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安排了如下作业:让学生依据所学课文内容的重点自己尝试编写卷子,卷子内容涉及拼音知识、字、词、句、段、阅读能力及作文水平等方面,编写完卷子后,又让孩子们相互交换所编卷子,然后再进行检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细心查找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所学知识。另外,笔者在平时布置作业时,还能很好地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与生活紧密关联,学生才能将课内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课外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本身的兴趣,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孩子们在学习了一百以内加减法后,笔者向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后去帮妈妈买些生活用品,并和卖生活用品的叔叔阿姨比比看,谁算钱数算得快、算得准。第二天,孩子们都羡慕地说:“商店里的叔叔算得可真快呀!”“那位阿姨可真了不起!”这项作业不仅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知识来自生活,更让他们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如: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也尝试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题,使得学生逐渐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具体设计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本节所学数学的知识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作业,有的学生设计了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统计表,并用统计图表示出来;有的学生量了自家每间房子的长和宽,算出了自家房子总面积大小等等。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对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自主建构,使自己的数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这样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实践,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多种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布置富有层次,学生均有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老师们也都承认学生之间有差异,但往往布置作业时还是搞“一刀切”。由于每个班都有个别优等生和个别学困生及大部分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因而设计布置相同的作业就不能使得他们得到真正的发展,况且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根据本班学生学习实际,采用高、中、低三种层次的作业难度来进行作业的分层布置,比如对于字词练习,中下生除抄写生字新词外,还可自抄一些自己平时易错的字词,对于难度大的作业可允许其少做或不做;优等生可以不重复抄写或自己选择性地抄生字新词,多做些灵活性的作业。再如预习作业,中下生可只要求自学生字新词,找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近反义词,并能读通课文即可;而对优等生还可增加有感情朗读课文,想想课后思考习题,围绕中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欣赏评析佳词妙句等作业。这样就避免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有困难,中等生难提高的困惑,使得班上每个孩子均有收获,并通过各自不同的作业练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侧重课外延伸,拓展学生思路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作业设计应适当侧重课外延伸,以便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学了《只有一个地球》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地球妈妈说些什么?请你设计一则广告词,呼吁人类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保护我们人类仅有的生存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这样的语文课外作业。如学习了《夜莺之歌》、《维护世界和平的孩子》等战争题材的课文后,可让学生学写《我也谈战争》;看完一部电影或一篇文章后,布置写读后感或观后感;科学书上学习了如何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及时布置学写观察日记;或者带学生走上街头,纠正街道两旁的错别字;当学完课文《中国结》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编织简单的中国结或自己喜欢的饰品;当学习了《特殊的考试》这篇课文后,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小白兔、小猴、小熊、小狐狸来再现课文情景,不仅让孩子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给了孩子们展示自我、大胆表演的机会……笔者设计这类作业,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延伸到文外。以达到“语文教学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境界。

总之,教师在优化设计小学课内外作业时,要力求做到:不论哪一类学科,作业设计的目标都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能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拓展延伸,掌握的课外知识更加广泛,通过作业,让学生均有所获。不仅如此,还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易合理、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作业,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提升学生自身素质的目的。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活动激趣 促进参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