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一点真实的感情

时间:2022-10-16 04:03:04

现在对作品似乎是不能说不好,演得如何拙劣,也得说好才行。

当前电影表演学术交流气氛并不浓厚,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在实践中腾出时间来坐下讨论和研究表演问题。几年前,在为一部有相当影响力的影片开的表演研讨会上,方方面面的专家都来了,大家热情发言,最后男主角讲话,他第一句就说了一个:“玩呗!”他说的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即他是在一种非常松弛的状态下进行的创作,所以会成功。但是给我的感觉,前面那么多发言,一句话便把他们都给顶回去了,难说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缺乏正确的诚挚的批评和表扬,是目前表演批评上最大问题。小报习惯于“吹捧”,不管好坏都说好,编剧导演在片子还没出来之前就自吹自擂,比谁的都好。前些日子,一家报纸上刊登“赵宝刚衰了!”其实不过是赵宝刚拍完《别了,温哥华》之后,以审视的角度谈了还有那些不足;而王志文拍完一部电影,事后自己说拍得不怎么好,或者还有其他原因,竟惹上了官司,看来这个年头想“谦虚”也很难,弄不好就被人弄得“走调”。所以现在对作品似乎是不能说不好,演得如何拙劣,也得说好才行。可是这样表演还能提高吗?还有的情况是,一部作品中明明男主角戏多,演得也好,女主角甚至是配角戏不多,演得也不好,但报纸上是左一篇右一篇报道,拼命宣传她演得如何好,缺乏起码的标准和品位。表演界就容易让一些不懂表演,只是喜欢女人的人搅得是非不明,方向不明。

如今演员的流动性是非常大的,摄制组别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抱团的,不管是摄影、灯光还是服装、化装、导演,惟独演员不是这样。以前片子少,演员演完一部戏,和摄制组成员依依不舍,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聚在一起;如今戏多了,根本顾不上话别,早惦着去拍另外一部戏了。演员要保留一点真实情感。这真情并不是要你离开这个组时痛哭流涕,而是要多想一点别人,把真挚的感情保持住,才能塑造出非常真实的人物形象。由于长期的奔波失去耐性容易疲塌,情感被磨得变得虚假了,新鲜感没有了,对一切也都越来越无所谓,这是最可怕的。我最近几年在学院外上课,发现年轻人特别容易懒散,走不动路,缺乏激情,如果再加上心理、精神上的疲塌,只会越来越糟。

如今年轻演员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已走上顶层的,有助理,有人呵护,挣钱也多;另一类仍在苦苦挣扎中,有的甚至在最底层,无人搭理。走上顶尖的演员能否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丰富的感情对待自己身旁的人,包括普通的工作人员,是很重要的。据说,有的年轻演员眼里只有导演、大制片人。说到底,还是做人的问题。王志文在电影学院上学时,那么瘦,我并不是很看好他,但是我知道他很努力。虽然当年我没有教过他,但是我一直很注意他,他用他的作品说话,敢于评论自己演的戏,是一个做事认真坦率的人。他从北京转回上海,是希望多陪陪老人,“不让自己将来后悔”。他有这颗真心,才会在电视剧里表现出那份真诚。而据报纸报道瞿颖选择男友要看三点:一看他对父母的态度;二看他交些什么朋友;三看他对金钱的态度。应该说这三点基本上概括了一个人很重要的部分,所以说瞿颖成熟了,相信她会做得更好。

年轻演员应该懂得爱,除了真挚的情感,青年演员要做到头脑清醒,要明白自己走到顶层的原因。应该说凡是能上到顶层的都有其优势,是比较突出的,肯定是具备良好条件的:也许是形象好,也许是自己努力,为人好,伯乐看重你。年轻演员走到顶层,尤其是女演员,大多都是长得漂亮而走上顶层的,包括偶像型年轻男演员。有些演员演戏永远是那个样子:没有规定情境,不管规定情境多么尖锐心也不动,不着急,不上火;任务关系不准确,不管是对爱人仇敌朋友,都是一样的态度。所以,外形漂亮的演员尤其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只依赖于自己的形象,不要以为上的戏越多越好,演员应该有所选择,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生活,增长自己的知识,使自己变成有内涵的人。毕竟漂亮外型是支持不了多久的。刘烨说他和那么多好的演员合作过,将来再演,真不知道自己能顶到哪儿去,这说明他还是有思想深度的。当年周迅考表演戏九二班时文化课没有过,最近有人问周迅,你是不是实力派演员?她说我不是吧,因为我文化水平不太高,我觉得她挺实在的;又如胡兵,别人问他是演技派还是偶像派,他回答我还是偶像派吧,这说明他们都还是比较清醒的,知道自己处在什么状态,知道朝哪个方向去努力。当年张晓敏、林芳兵都是很漂亮的,但现在也不演什么戏了,当然她们有自己的选择。其实,张晓敏的素质非常好,但她扛不过宋春丽、奚美娟、斯琴高娃。

上一篇:杰克·帕兰斯去世等 下一篇:宋晓英――访日琐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