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财商高,全靠单亲妈妈教

时间:2022-10-16 03:50:32

编者的话:“90后”一代即将成年。他们听ipod,玩psp,吃奶片,写“火星文”,贴“拜金主义”标签。本刊2006年第9期曾刊发过《我教12岁的女儿谈恋爱》一文,对很多早恋孩子的家长读者起到了指导作用。现在,作者又讲述了帮助女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财富观的经验,她并且打造出孩子坚强独立品格的体会。我们希望她的做法,能对家有“烧钱男”和“炫富女”的家长有一定借鉴作用。

换位思考,

买房大事女儿作主

女儿6岁时,我和先生由于性格不合而离婚。因为忙于工作,我把女儿寄养在父母家,直到她快升入初中时才被我接回来。出于内疚,我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女儿:她的零用钱是班上最多的,衣服除了卡帕就是耐克,鞋子非阿迪不穿。我经常没有时间准备晚饭,就给她办了一张信用卡,方便她去超市购物或者在外吃饭。

两个月后,我接到银行的催款通知单。上面的数字让我大吃一惊,透支额竟然高达1000元。女儿放学回家后,我生气地把账单摔到她面前。女儿委屈地说:“你没时间理我,我只好让同学陪我逛街吃饭,当然得我请客啦!”

我一气之下,没收了女儿的信用卡。我又想,这治标不治本,只有树立她健康的金钱观和财富观,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正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起周末约好经纪人去看房子,便心生一计。那天清晨,我把女儿从被窝拖出来,跟着我去了一个楼盘。

在售楼处,看到第三套房子时,女儿立刻被吸引住了:宽敞的客厅,弧形的落地窗,初夏的阳光洒满房间的每个角落。比起前两套略微昏暗的两居室,这套三室两厅的房子的确很温馨。女儿迫不及待地跑到南卧室,指着窗户说要买一个紫贝壳风铃,又比划着这里放写字台,那里放电脑桌。她一转身看见我皱眉头,便小心翼翼地问:“妈妈,你不喜欢这儿吗?”

我叹了口气:“这么漂亮的房子,住进来一定很舒服。可这套要比前几套贵很多呢,我们的存款不够呀。”

女儿立刻蔫了,耷拉着脑袋,跟着我边往外走边恋恋不舍地回头。经纪人一直在劝我,说可以70%按揭贷款,女儿悄悄问我:“妈妈,什么是贷款?”

我解释一番后,女儿若有所思,然后停住脚步:“那我们就贷款买下吧。我不要零用钱了,也不买新衣服,当作月供的一部分还不行吗?”我愣住了。当然,我是因为看出女儿太喜欢这套房子才故意装作买不起,只是想让她不能大手大脚,我却没想到,她能说出这样的话。女儿拽着我的衣角,舍不得走出去。

“你想清楚了,如果真的贷款买房,我们的生活质量会下降很多:不能经常去饭店,不能旅游,零用钱几乎没有。”其实我用不着贷款,但女儿的话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她树立财富观念的重要契机,所以故意加重困难,摆在她眼前。

女儿犹豫着,沉默良久后,抬起头,坚定地告诉我:“妈妈,我决定了,就按你说的办。”一个月后,我们拿到

新房钥匙,女儿紧紧地攥在手里,好像这是她的一笔巨额财富。

不当守财奴,

赚钱是为了消费

搬入新家后,女儿学会了节省,可这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而是要让她建立健康的理财观。一次,我带她去银行交月供,问女儿:“你愿意十年都过这种苦日子吗?不能出去吃饭,不能旅游,买东西要先看价格?”女儿摇摇头,我说:“所以,我们不能光节流,还要开源。”

“我们要想办法多赚钱。你给我提供写文章的线索和思路,如果发表了,稿费算我们一人一半,你的那部分可以自由支配。”女儿十分兴奋,之后放学一回家,就将学校的事讲给我听。

有一天,女儿告诉我,有个男同学想追求她。我怕女儿像报纸上说的一些女孩那样离家出走,便引导她。女儿见我不阻止,就经常向我汇报进展,但后来发现,男孩不过是利用她成绩优异,免费替他补课而已。女儿十分伤心,便故意冷淡他。我觉得这件事有代表性,便写成了《我教12岁的女儿谈恋爱》。文章发表后,我拿给她看,女儿捧着杂志跑进卧室给同学们打电话。因为主人公是她自己,觉得比较兴奋。当我把稿费的一半交给她时,她欣喜若狂。

后来,女儿的积极性更高了,开始尝试自己写文章。在我的帮助下,她的文章陆续发表。不久,女儿的小金库高达1200多元,这让我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体验到了赚钱的快乐,忧的是她知道了赚钱的辛苦,变得小气不舍得花销。如何让女儿在两者中寻找最佳结合点呢?我又陷入苦恼中。

“赚钱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做个守财奴。”去年暑假,我鼓动女儿用自己的钱报名参加了华东五市三日游。团里的其他孩子都有父母相陪,我想陪着她一起去,但极力控制着自己。

几天后,我去车站接她,女儿明显晒黑了。女儿拿出一块嫩黄色丝巾,告诉我这是杭州最好的丝绸。她仔细地替我系上,又嘱咐我不要用热水洗,不能在太阳下暴晒,以免弄皱。

“妈妈,最后那天是自由行,我照着地图坐地铁,换公交,游遍南京路、外滩和淮海路,才花了十几块钱。其他去逛街的人,来回打车花了钱不说,只看见高楼大厦,一点意思也没有。他们听说我敢一人坐地铁,可佩服我了。”女儿以前逛街,总是钱不花光不回家,每次出门前先问我带了多少钱,而且动不动就打车。没想到,一趟独自出行,她竟然有了这么多改变,看来女儿真的长大了。

回到家,我问她:“你还觉得花自己的钱心疼吗?”她边摆弄着纪念品边回答:“心疼啥,花完再赚呗。”

“哟,还挺自信的呢!那快把旅途的快乐跟妈妈讲讲,好多写几篇稿子。”我打趣她说。

“不,这次我要自己写,那一半的稿费我也要赚。”女儿指着带回来的照片,“这都是我的素材,我不跟你AA制了,我要资源独享。”看来,我的苦心没白费,不仅让她学会赚钱和花钱,更增强了自信心,养成对财富既不在意、又不浪费的正确态度。

住校生活,

女儿和自己“较劲”

升入高中,女儿选择住校。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只在月末放假两天。每次离家前,需要带足一个月的生活费。我问过一些朋友后,认为定在600元比较合理。没想到,才过了两周,女儿就打来求救电话,让我赶快送钱给她。当时我正在外地开会,只好给她班主任打电话,请他先借些钱应急。月末,女儿放假回来,生活费居然花了1000元。我想批评她,但想到女儿一个月才回家一次,而且又从未独立生活过,我的心一软,就什么也没说。

我本以为过段时间她就会改变,可没想到,生活费没降低,学习成绩反而下降。她自己也说不明白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开学时,为了和她联系方便,我特意给她买了新手机。可她的话费从最初每个月50元飚升到200元。可想而知,她把精力都用在聊天上了,成绩不下降才怪。我一气之下,要没收手机。

女儿哭着求我,说:“是因为我刚到新学校,同学们不熟悉,半夜想家想得直哭,但又不敢跟你说,所以才跟老同学聊天诉苦。”

女儿的话使我感到震惊,我从来没想到这一点。的确,她的成绩总是不太稳定,中考也不理想,我跟她商量后才决定报考这所寄宿制高中。去之前她知道学校管理严格,尽管当时保证不会后悔,可她毕竟还是个孩子。

我真有些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巧,女儿手机摔坏了,求我再给她买个新的,本来我就控制不住她的话费,心想趁此停掉算了。但女儿苦苦哀求,说我只要付一半话费就行,剩下的从她生活费里扣除。我要求她保证生活费控制在600元以内,女儿咬牙答应。

到了月底,女儿果然做到了,我惊讶不已。女儿说:“过去周日下午放假,我在学校憋了七天后,见着什么买什么,也不管有用没用。现在,我基本不去逛街,自然节省很多。”

2008年春节,女儿说快要升高三,想提前去海南旅游,缓解压力。我同意了,但她的压岁钱离旅游费还差500元,问我能不能贷款给她,两个月后就还。没想到,16岁的女儿居然懂得预支快乐,“90后”的思维果然超前。想想我们这一代,都是努力工作,拼命攒钱,女儿还未成年,就敢提前透支。

她撇撇嘴,不屑地说:“老妈,现在的我,可不是光刷卡,没能力还钱。如果不是学习太紧,没时间写稿的话,我自己的钱肯定够了,根本不用你赞助。不过你放心,两个月后我肯定还,有篇文章已经发表,稿费下个月就到。”这话我信,女儿参加华东五市三日游回来后写的那几篇游记,稿费相当于普通人的月薪。没想到,我独创的AA制教育,不仅提高了女儿的财商指数,还打造出她的坚强独立。我相信,充满自信的女儿,一定会展翅高飞,朝着目标一路飞驰翱翔。(题图与本文无关)

上一篇:让孩子做只“缺角圆” 下一篇:“阜阳钟南山”刘晓琳:我是那个无愧于良心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