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讲评"三法"

时间:2022-10-16 03:12:44

小学生作文讲评

摘 要:教师阅读过作文后,给出诊断结果,再开"处方",教师批改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点,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或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这样的训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学生也有心理认同感。作文讲评三法:"观"作文之真实性;"切"作文训练之主题;"赏"作文之用语。

关键词:小学作文 讲评课 写作能力 赏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1]因此,必须在讲评课上多下工夫,方能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讲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将作文读一遍,教师讲讲评评。教师阅读过作文后,给出诊断结果,再开处方,这药就能下得准,就能药到病除。讲评课,还要“练一练”。教师批改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点,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或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这样的训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学生也有心理认同感。这样的训练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笔者概之以“三法”。 [1]

一、“观”作文之真实性

“观”在这里解作“细读”,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其精心之作,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当前,网络资源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优秀的学生,善于从网络上的作文中摘录好词佳句为已所用;部分作文困难生,则在老师没有关注的情况下,对网络上的作文形成了依赖性,大篇幅地摘抄,甚至全文抄袭。因此,每一次批改作文,笔者都特别注意去斟酌学生作文中有多少是真实存在的,有多少是弄虚作假的;这对于学生良好习作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3]笔者发现,无论基础的好差,只要能坚持自己去写作文的,经过多次的习作训练后,都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班里有一名同学,字迹潦草、条理不分,第一次作文,根本不知所云。特别是作文的字数,五年级了,竟只完成了半页。鉴于他平时的表现,没有特别地批评,只是理性地与他聊天分析,并拿了同学的一篇优秀文章,让其欣赏、模仿。两三次作文之后,要求其自己习作。虽然字数还达不到要求,但至少文章内容言之有物。一次讲评课上,其习作内容还被笔者点名表扬为真实感人。

二、“切”作文训练之主题

现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都自成一体,有各自的侧重点,所选择的写作主题也是有针对性的。比如,人教版新课标第十一册的八个单元主题与写作材料依次是:“感受自然――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或听音响讲想象到的、感受到的”“祖国在我心中――写演讲稿或读后感”,“心灵之歌――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珍爱我们的家园――借助漫画写感受或编故事,根据材料扩写,写建议书”, “初识鲁迅――用一两件事介绍小伙伴”, “轻叩诗歌的大门――写简单的活动总结”,“人与动物――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艺术的魅力――学习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在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要抓哪一个点来作为重点,进行有效的指导?以笔者的讲评教学计划为例,与之相对应,每组“号脉”的重点分别是:拟人修辞的运用,排比句式的运用,材料的选择对比,应用文的写作格式,人物的独特性格,诗歌修辞的简单运用,画面的细节描写,学艺的酸甜苦辣。虽看似毫无章法与深度可言,但如此各有侧重,能让大部分学生在听过讲评之后,依据单元主题,写出更优秀的文章来。

三、“赏”作文之用语

“赏”,在这里解作“品赏”,是指品赏大部分学生的作品。德国教育家蒂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日常作文教学,更多关注的是作文的字数、作文是否扣题,少了太多的赞扬声和有自信写作的学生。而品赏大部分学生作品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则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热情,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模仿借鉴的平台。品赏什么呢?笔者以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作文《我的小伙伴》为例说明。[2]

1.品赏题眼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别具一格的题目能令人眼睛一亮,一开始就给人以清新之感,有很想看下去的强烈欲望。笔者在每一回的作文中,都适当地强调表扬部分较为出色的题目,如富有幽默感的《“男人婆”》、《小胖仙》,富有时尚感的《咱班的“小巨人”》、《美德“达人”》,富有神秘感的《我的好友――小蜜》、《班上的“小狒狒”》等等。课后,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文题中受到了启发,重新给自己起个更好的题目;同时更激发了作品被展示的学生写作热情,准备创作出更精妙的题目。

2.品赏文句

不要小瞧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他们在局部的细节上往往有“生花之笔”。有优秀学生的创意而幽默的表达如: “两双筷子直勾勾地盯着盘子中的美味佳肴,同时敏捷而又快速地向菜夹去,你争我夺,狼吞虎咽”;“原来长得胖,也是一种罪过啊”……不论全篇文章的创作如何,只要有亮点、有进步,在讲评课上可尽量多地展示更多学生的片段描写。很多学生会因老师一次无意的表扬,而激励着他们满怀信心地去写作。

3.品赏改进

每一堂讲评课,都得留出大约10分钟的时间,拿出一个训练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笔者常对学生说:“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大部分学生仍处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做不到出口成章,思如泉涌,只有教师多引导,多拿出时间,反复做有针对性地修改,方能让学生作文越写越好。如《我的小伙伴》一题,大部分学生的对话写得不是很好,便以此为本次的训练点:写一个小片段,注意表情与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你所写人物的特点。

阅读是一种“寻找”,读学生的作文也是一种“寻找”,作文讲评就更是一种“寻找”。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地去实践、总结,方能寻找到更多于讲评课有益、有效的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网络语言对社会的影响[J].大观周刊,2012年第24期.

上一篇:浅析运用人本原理在幼教管理中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新课标理念渗透于九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