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CK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探究

时间:2022-10-16 03:06:59

TPACK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探究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也不断取得了新的突破,学科教学在高科技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逐渐地进入了互联网教学的新时代。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职数学教学在TPACK模式下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展示实践教学案例来探究在中职教学中如何将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旨在通过TPACK技术来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TPACK视角;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美国是最早开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之一,TPACK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的一个名为“创新与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并针对教学整合提出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中职数学的教学服务,并且在TPACK视角下怎样更好地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每一位中职教师应当慎重考虑的课题。

1 TPACK的简要概述

所谓TPACK,主要是指一种整合教师知识的技术框架,它可以同时让信息技术、教学法以及学科内容进行复杂且有序的互动,这三种教学知识经过整合之后就会变成一种新的知识形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于接受和认可。经过有效的整合之后,学科内容和信息技术不再以原先那种孤单的个体形式存在,信息技术也不再单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例如,如果将TPACK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上,那么它可以将枯燥的数学内容与学生头脑中不完整的知识片段和零散的知识内容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起来,从而形成较为形象具体的数学图表,同时还可以构建出非常全面、深入且完整的数学知识系统,并且这些知识之间还可以互相连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 在TPACK视角下中职数学的特殊性

利用TPACK模式进行中职数学教学,相比其他教学科目是存在其特殊性的。首先,中职数学教学与普通中学的教学想比,其目的是有差别的。中职学校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掌握专业技能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并且具有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中职数学作为中职教育专业技术课中最为基本的一项学科,不能像普通中学那样只将纯粹的数学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应当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或者至少应当让学生明白他们之间存在的P联,这样的教学方式才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同时也是中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中职数学教学课堂实施TPACK模式,符合当下中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都是极为有利的。教师在开展TPACK教学时,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地放宽对数学理论和数学证明的要求,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水平上,而应当将目光集中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上面,注重数学知识的图表化以及在实际工作技能中的应用。

其次,既然要在TPACK模式下实施中职数学教学,那么中职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TPACK知识,适当地把握教学分寸,在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整合的过程中,既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又要求他们自主探究其中的奥秘,也要发挥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是组成TPACK技术的三大要素,而TPACK技术也并非只是简单地将这三种知识进行叠加或者组合。教师在TPACK教学模式下,还需要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且要找到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切勿将三种知识生搬硬套,也要避免过于重视一个要素而忽略其他要素。例如,中职学校要开展TPACK教学模式,那么首先应当选择具有一定TPACK知识的老师来担当这个任务,如果没有精通掌握此项技术的教师,那么就不能够精准地掌握这个技术的进展情况。一些老师虽然粗浅地了解这项技术,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教学内容,忽略了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此,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差强人意的。

3 在TPACK视角下开展中职数学教学应当注意的方法和策略

在TPACK模式下开展中职数学教学需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首先,教师在实施TPACK技术时需要对中职数学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把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时为学生展示其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外延。

其次,为了做到人性化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学情考虑在内,为学生量身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数学知识系统,让学生的专业知识逐步得到提高,从而保证这项教学技术的顺利实施。

其次,由于数学知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其中的知识点非常多,而信息技术也拥有多样化的变化方法,因此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可以以多种交叉整合的方式来进行有效地融合。教师在选择这些组合方法时,一定要尽量选择易于学生们接受的且最优化的整合技术为学生们传授数学知识。另外,教师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必须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形象描绘出来,利用这种无形变有形的方法来扫除学生对抽象数学理论的认知障碍。

例如,教师在实施TPACK技术时,可以先思考一下哪些信息技术能够同数学抽象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整合方法是否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数学知识(如用几何画板来演示正弦函数的图像以及其在变化时所遵循的规则等)。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困难,教师在运用这项技术时也应该重点考虑选择哪种技术可以尽快帮助学生克服这些认知上的障碍(如在学生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可以利用单位立体图像展示技术来为学生演示线面关系中的平行和垂直的关系)。

最后,我们实施TPACK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知识,而很多专业课知识中也蕴含着很多数学理论,这也为他们的整合创造了客观需求。

4 在TPACK模式下实施中职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

教师能否在中职院校中的数学教学中创建与之相关的教学情境,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完成数学专业教学。例如,对于建筑系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正四棱锥时,教师可以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创设相似的教学情境。

胡夫金字塔是目前存世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埃及金字塔,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它的底边原长约230米,高为146米,塔底的形状是正方形。这座金字塔是由石块砌成的,假设每个石块的体积都为1立方米,那么请问,要建成这座金字塔得需要多少石块?

下面是由这道题衍生出来的问题:

从多媒体中所演示的金字塔来看,金字塔是什么样的几何体?组成它的各个面是什么形状?

学生通过观察后回答:金字塔是棱锥型几何体,它的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等腰三角形,并且金字塔的侧棱长度是相等的。

老师评价:这位同学说得很好,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金字塔的形状是非常特殊的棱锥,正如在多媒体中的这些棱锥模型(通过多媒体播放正六棱锥、正四棱锥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观察这些棱锥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对这些特殊的棱锥进行分类。

教师在教学生认识棱锥时,可以从金字塔的特殊性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这种图形具有对称性的特点,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就可以得出底面的中心其实就是它高的垂足。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后,教师就可以对这些抽象的概念进行总结:如果一个正棱锥的顶点在底面上的投影正好和它底面的中心重合,那么我们就把这一类棱锥叫做正棱锥。(边说边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

5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中职数学课程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职的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尝试着将TPACK技术与几何、代数等数学课程进行结合,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究有效的整合策略。在TPACK教学视角下,教师可以采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方法来开展情境教学,还可以学习几何画板中“虚拟仿真”的方法来为学生展示几何图形。TPACK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尝试和探究,才能在实践当中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子云.基于TPACK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向坤.高中数学教师TPACK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古代文人的幽默 下一篇:特色儿童灯,照亮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