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2-10-16 01:58:12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掀起了一场革命,它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目的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注意可以借助它,不可以依赖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应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中小学教育中掀起了一场革命,它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我们不可否认它对教与学活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好坏,一直是众说纷纭,现在我就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时,一定会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以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因为对孩子来说,要深入理解课文,要么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要么有从多种渠道获得的间接经验。可农村孩子,这两方面都有缺失,仅凭抽象的文字让学生感知、想象,只能是空而不实,使学生索然无味,学习兴趣自然大打折扣。多媒体以丰富的图片、视频,优美的音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如: 五光十色的海水、美丽的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鱼、有趣的海洋生物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再回到文本,朗读优美的文字,学生的感知与想象都有所寄托,效果甚佳。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伴随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时俱进,以其深度、广度提高小学生对事物、对社会的整体认知能力。使用现代化技术教学,就可以变深为浅,化难为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优势,以录音、录像、动画等形式,使学生感知传统教学中无法表现的内容,从而增大课容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造成了课文内容理解上的困难,成了教学难点。如果通过电教媒体呈现这些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难点就会变得直观、具体和简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坡困难,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人”字形线路,利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人”字形线路对于生活在山区从未见过火车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这是课文的一个重点部分。面对实际困难,利用动画课件,让它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中,一列冒着青烟的俩头列车,在一阵呜呜的鸣笛声中,向东北方向前进,过了‘人’字形铁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又推。”学生通过这一形象直观地欣赏,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段课文的含义,并且由衷地钦佩詹天佑聪颖的智慧和高超的创造才能,与此同时,重点迎刃而解。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思维的发展最先有赖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多媒体在学生思维发展中能提供各种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思维活动的欲望,给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广阔空间。例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文中说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学生无法理解“葱葱茏茏”的意思,我利用PPT出示了几张小兴安岭的图片,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而且很容易理解课文中为什么说“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了小兴安岭的诱人景色。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和学习感受,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误区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显著,它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能达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小学生特殊的思维特性更是让多媒体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教师不能明确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而将大量的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不考虑其合理性,那么不仅会降低课件的教学性,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更会脱离文字,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特性。语文独特的美,美就美在其文字,可以塑造各种生动的形象,倾诉感人肺腑的故事,营造优美的意境,尤其是一些散文,其意境更是多媒体无法直观表现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手段,目的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们可以借助它,但不可以依赖它。

总之,我们要辩证看待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合理应用但不依赖教育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 下一篇: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