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软土地层中基坑支护的方式适宜性和安全性

时间:2022-10-16 12:17:12

论软土地层中基坑支护的方式适宜性和安全性

摘要:文章以某工程为例,分析了两种基坑支护方式的施工工艺,对两种基坑支护方式的安全性和适宜性进行了比较,最终优选出经济、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希望能够为类似工程的基坑支护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基坑支护;适宜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V551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文章以某工程为例,该工程的建筑设计高程为7.30m,地面的自然标高为6.10m-7.90m,基坑的开挖深度为14.25m-16.25m之间,局部的深度为18.30m,基坑的面积为5560.3,基坑开挖施工的外运的土方为76万m³。经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显示,该工程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表现为:(1)人工填土层:吹填淤泥,含油少量的腐殖物和有机质,局部含有少量的粗砂,厚度在0.7m-7.2m左右;填砂,厚度在0.4m-8.3m之间;素填土,主要为中粗砂、残积粘性土、粉质粘土等,厚度为0.9m-10.5m;(2)海相沉积层:粗砂,主要成分为石英,含有少量的备课碎片,厚度在0.5m-2.5m之间;淤泥,含有少量的有机质、腐殖物等,厚度为0.25m-6.2m;(3)冲洪积土层:粗砂,主要成分为石英,厚度在0.2m-5.2m之间;粉质粘土,厚度在0.5m-10.3m之间;粘土,厚度在0.3m-10.5m之间。

二、基坑支护方式的选择

1基坑支护方式一。基坑支护方式一为SMW支护方式,围护结构为三轴搅拌桩支护施工,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长在24.50m-25.50m之间,内部型钢为H25×12×300×850,采用套打施工,形成1.0m厚连续的劲性强,东侧型钢的间距为750mm,桩顶采用钢筋混凝土顶冠梁连成一体,其他部分的型钢按照“插二跳一“的方式进行布置,其施工技术措施表现为: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在地下室外边放线1m,进行高程引测以及放样定位工作,并做好相应的临时标志或者永久标志,在导沟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在外侧设置一条钢线,按照放出的围护中心线,采用挖掘机沿着和中心线平行的放线挖掘工作沟槽,根据围护结构宽度确定沟槽的宽度,沟槽的深度通常控制在0.45m-0.75m之间,槽宽在1.0m-1.2m之间;当沟槽施工完成之后,在施工员的统一指挥下桩机就位,用线锤对桩机的垂直度进行测量,然后用经纬仪对垂直度进行校准,经过复核之后,偏差值不能超过2cm;三轴搅拌桩定位之后,三轴搅拌桩在成孔下沉与搅拌提升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技术规定与设计要求,应该注入水泥浆液,并且桩下沉的速度不能超过1m/min,提升的速度不能超过2m/min,当桩底到达合适的位置之后持续进行搅拌注浆,并及时的做好成桩的数据记录;制备水泥浆液注入,水泥浆液的水灰比为1.5:1,搅拌水泥土水泥的用量为360kg,注浆的压力应该控制在4MPa-6MPa之间,当土体加固之后,搅拌土体28天之后检测其抗压度,当检测的抗压度达到相应的设计强度之后完成施工。

2基坑支护方式二。基坑支护方式二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维护结构,在基坑竖向设置一个临时的钢支撑,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表现为: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类别分别设置Φ700-Φ900的钻孔灌注桩,相邻桩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cm左右,采用多台钻机同时施工的方式,当某个桩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进行临桩的施工,相邻钻机的施工距离桩心不能小于桩径的4倍,施工相隔的时间不能小于36小时;当围护桩和搅拌桩施工完成之后,在相邻钻孔灌注桩之间应该设置压密浆液,压密浆液通常采用硅酸盐水泥,浆液的配比为水玻璃:粉煤灰:水泥=0.4:0.5:1,压密浆液的注入率为20%;水灰比为0.54,孔间距为1.1m,拔管的高度为0.32m;在基坑竖向设置水平正交钢作为支撑系统,钢筋混凝土圈梁采用Q235B级钢,设计强度等级为C30,钢管支撑采用正交整体十字接头进行连接,混凝土压顶圈梁的截面为700×1000,支撑形式形成分两级施加预应力,每级的压力为500kN;基坑加固采用三轴水泥搅拌桩,加固体应该在开挖施工前27天完工。

三、软土地层中不同基坑支护方式的适宜性和安全性分析

通过对该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该工程属于软土地层,其施工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坑的深度较深,基坑面积非常大;施工现场处于开阔的地段,但是施工现场和邻近的市政道路工程距离较近,并且施工现场的许多区域不具备自然放坡的条件,吹填区域不能进行大放坡;施工场地的为吹填回填土,强度相对较低,给支护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基坑的面积大,工程进度不一,基坑的施工时间相对较长;基坑内的桩基数量非常多,并且型式较多,对桩基工程的支护影响非常大。由于上述因素,在选择基坑支护方式时,该工程的施工单位对两种不同的基坑支护方式进行分析,基坑支护方案一更具有优势,两种基坑支护的适宜性和安全性比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比较分析。由于该基坑工程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施工的安全性应该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两种基坑支护方式的安全性比较分析至关重要。对于SMW工法来说:SMW工法的桩基设备体形相对较大,主机架的高度通常在30m左右,由于施工场地为软土地层,在施工的过程中桩机会对地面产生较大的压力,容易导致地层出现变形甚至是沉降,很可能会发生桩机倾覆的事故,因此需要对桩机位置填充水泥浆,同时注入高压空气,以此增强土体和水泥浆液的搅和;同时,SMW工法桩围护墙按照竖向弹性地基梁结构计算,围护墙与支撑之间的连接采用铰接处理,需要考虑支撑设置时墙体已经发生的位移以及支撑体系的弹性变形,对周边建筑物以及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施工相对复杂,对施工安全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对于钻孔灌注桩法来说:由于该工程施工现场的土质一层为杂填土,其中含有大量的障碍物,钻孔灌注桩施工在杂填土中会造成原状土的破会,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径问题,在进行围护桩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4倍桩径跳打,会对其他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很可能会引发安全施工,同时由于SMW工法采用跳槽式套打桩,桩与桩之间的搭接效果比钻孔灌注桩好,因此钻机灌注桩的止水效果没有SMW工法好。经过两者的对比得知,SMW工法的安全性优于钻孔灌注桩。

2适宜性比较分析。对于SMW工法来说:该种支护方式的概预算造价约为820万人民币,施工周期为60天左右;对于钻孔灌注桩法来说:该种支护形式的工程造价为1150万人民币,施工周期为100天左右。此外,SMW工法使用采用的H型钢能够回收利用,显著的降低了工程成本,粗略对比之下,两种支护方式的成本差大约为16%-22%。通过分析,该工程施工单位决定采用SMW工法支护方式。

四、结束语

总之,软土地层中基坑支护的方式众多,应该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从适宜性和安全性的角度综合考虑各种支护方式的利弊,然后选择经济、合理的基坑支护方式,保证工程安全施工的同时,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刘林玉,朱国伟.浅谈软土地基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J].四川建材,2011,37(6):52-53.

[2]吴旭君,郑平,赵伟,杜甫志,骆永生.滨海地区软土地层超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J].岩土工程,2010,32(7):388-389.

[3]林振德.沿海某软土地层超大型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与实践[J].福建建筑,2013,12(5):113-116.

[4]刘松芳,高峰,许建章,方庆高.建筑深基坑支护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J].建筑施工,2009,31(5):342-343.

上一篇: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思考 下一篇:粉磨工艺发展对水泥厂综合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