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灯笼”找朋友的动物们

时间:2022-10-16 12:10:44

打着“灯笼”找朋友的动物们

“鱼翁”钓鱼,愿者上钩

生活在印度洋的电筒鱼,它能利用身体里的发光器发出光束,以吸引捕食其他小鱼。当它遇到危险时,就把发光器关掉,使自己隐蔽起来,好像随身带了一支电筒似的。

还有一种鱼,它的头部伸着一根又长又软且能活动的背鳍骨线,尖端长着一个发光的穗子,好像一根鱼竿。鱼常常把身躯藏在泥沙里,把骨线伸出外面,好似一个垂钓的“鱼翁”。穗子闪闪发光,当小鱼游去,鱼便张开大口把小鱼吞进肚里。

防“狼”装备,御敌利刃

在与敌害作战时,塘虾常常突然通体大放光明,以此刺激对方的眼睛,使敌害陷入不知所措的茫然境地,从而趁机逃走。

打着“灯笼”,找到朋友

在光线不充足的深海里,动物彼此之间通过体态、颜色、斑纹或某一影子的运动形状来准确地识别同类是不可能的。因此,海萤、海蛇、灯笼鱼等都随身带着“灯笼”般的发光器发光,南来北去,忽明忽灭,作为识别同类、分辨雌雄的媒介物。据调查,在海面下400多米的深海里有95%的鱼类都有发光器,看来“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俗语对它们来说要改写了。

一闪一闪,求爱神器

盛夏的夜晚,天空明净,繁星点点,在树林里、草丛间也不时有一闪一闪的光在流动,这就是萤火虫。萤火虫最爱吃钉螺和蜗牛,钉螺是血吸虫的寄生体,蜗牛是损害庄稼的凶手,而萤火虫的幼虫能消灭这些坏蛋,所以萤火虫对人类是有益的。

萤火虫的发光不同于鱼类,它发光主要是作为吸引异性、求偶联络的信号。雄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发出短暂的闪光,不一会儿,附近草丛中的雌萤火虫便发出应答的闪光,雄萤火虫认出是雌萤火虫的信号时,便飞向雌萤火虫,同时继续发出信号直至与雌萤火虫相会。北美地区的一种雄萤火虫,平均每隔5.8秒闪光一次。

科学研究发现,生长在萤火虫腹部的发光器,由表皮层、发光层和反光层三部分组成。发光层有几千个发光细胞,这些细胞都含有荧光素酶。荧光素酶与氧气氧化合成氧化荧光素,这个反应过程所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在这里,荧光素酶是一种催化剂,氧气由发光器周围的气管供应。氧气供应充足,荧光就亮一些;氧气少了荧光则变弱。荧火虫在飞行时一明一灭就是这个道理。

在萤火虫发光这个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还有一种叫三磷酸腺苷(ATP)的物质参加,首先由ATP与荧光素化合成一磷酸腺苷荧光素,然后进行发光反应。

萤火虫不仅成虫能发光,而且卵、幼虫、蛹亦能发光,光大都为黄绿色,雌虫发的光,比雄虫要强一些。

南美洲有发红光的萤火虫和发绿光的萤火虫两种,我国发黄绿光的有黄萤、大黄萤以及台湾山区的高山锯角萤。

上一篇:穿越千年的“切菜墩” 下一篇: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