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头的果园

时间:2022-10-16 11:56:03

在离我驻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姓张的老头,他过去是民政局的副局长。过去我在乡镇工作的时候他常去下面贫困户里,这样我们便认识了。等我调到城里来时,他已退休在家。

张老头就是我们常说的半边户,他老伴在郊区的农村,种有几亩地和几大片果园。退休之前,老两口商量好,等老张退下来就回农村老家,与老伴儿一起种地养果园。同时也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他们就拿出全部积蓄在郊区做了一栋三层楼的水泥房。房子做好后,房改政策也下来了,张老头在单位的住房只需要交少量的钱就可以成为自己的财产,老两口只好改变主意将房改房购买下来。

房子买下来后,老伴儿一住到城里就不愿意回郊区了,毕竟城里的生活方便得多,文化生活丰富得多。儿子、儿媳、孙子也不愿意回到郊区那个家里,他们在城里做生意也买了房子。而在城里住了一辈子的张老头却舍不得放弃郊区的那个老家。我曾想把他那个毛坯房给我弟弟买过来,但他说什么都不肯,他舍不得那一片果园。这样,他就把老伴儿的责任田转包给了别人,他每天早晨八九点钟骑着自行车从城里出发,到郊区的那片果园里是修修剪剪,打打药水,扯扯杂草。即使没事,他也得往那儿跑,去看看果园,摸摸果树,闻闻乡下的新鲜空气。别人劝他别这样,跑来跑去多辛苦,但张老头却自得其乐。

张老头的果园我去看过的,并不大,分布在房前屋后,但品种丰富,有柑桔、柚子、葡萄等等。最多的是柑桔,分成一园一园的,成排成行的柑桔树就像一排排大蘑菇,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他的房前屋后。柚子树并不多,但树粗壮高大,最高的高过了屋脊。葡萄则爬上了毛坯屋顶,顶层全是葡萄架,一串串的葡萄挂在架下。尽管果园不大,但管理得相当好,地上看不见杂草。树上也看不见一根枯枝,一片败叶。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张老头就在这个果园里度过,中午饿了有从城里带来的快餐,困了有临时铺成的床铺。吃饱了,喝足了,乏解了,接着又在果园里转悠。那片果园就像他的一帮孩子,望着那片果园,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满足的笑容。

其实张老头精心管理出的水果他是根本吃不完的,而他自己又从不卖一个,除了自家留存外,其余的全部送人。亲戚、朋友、邻居、过去的老同事等等都几乎吃过他种出来的水果。我作为他的朋友之一,自然也被他囊括进了“送”的行列。平时工作、写作的空闲时间,我常常喜欢骑一辆自行车溜出城外,去郊外的旷野里溜达。就是在这些路上,我常常碰上他。一旦到果子成熟的时节,他总是把我喊停,然后把随车带的水果往我怀里和车上塞。一次二次,一年两年倒也罢了,但年年如此,我就显得极其难为情了。可张老头却固执得很,他回家用麻丝袋装好水果,用最快的速度从后面追上我,非要我把水果拖回去不可。若我客气,他则淡然地说,几个水果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客气什么呢。

一日过去了,一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天天月月年年如此,我从张老头悠闲的神态和满足的神情里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这样乐此不疲地奔跑,原来是在感恩啦。天地孕育了万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衣物、道路和房舍,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万物是需要我们人类呵护、保护和培育的。

张老头退休了,每天完全可以打打牌,下下棋,跳跳舞,聊聊天,喝喝茶,可他偏偏选择了往乡下跑,如果不是感恩会有什么更合理的解释呢?因为果园不修剪,不培育,任其自生自灭,果园就不再是果园了。天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舞台,你好好地侍弄,那就是对天地最好的感恩。

上一篇:母亲言传身教二三事 下一篇:首届河北省慈善大会暨慈善评选颁奖典礼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