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教学诌议

时间:2022-10-16 11:35:09

小学生习作教学诌议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具有日常习作的基本功,在各种习作的活动中学会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初步掌握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交往,发挥合作精神,就必须在总体上进行把握、探究。努力提高学生习作的文化素养.做到举止谈吐文明礼貌,学会宽容和谅针对习作的不同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钻研教材,挖掘出各种教学资源,巧妙设计,在保证突出教材的前提下,努力创设新颖的“习作点”。学生由于年龄的差异,往往课堂气氛不是活跃,习作容易变成简单的说话课、问答课。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引导学生在动态的课堂内调动学生的交际兴趣,把枯燥的一问一答变成现实生活中手舞足蹈的习作活动。学生走出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在社会自然的大课堂,让学生自由翱翔。这既减轻了教师课件制作的负担,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新,提高习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本册教材中习作课的内容与低年级比较有时提高,某些地方还摆脱不了“回答式”的格局,容易形成单句交际。教师必须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多边的互动,把学生引导到从不愿习作到我要习作的境界上来。扩大学生参与面,灵活多样开展交互活动。让全体学生活跃在习作氛围中。教师对小学生习作的评价,首先是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反思,从浅层面的学生兴趣、表达习作欲望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及交际礼节上来认定教学效果的好坏;再从学生理解水平,感悟多少,思维方式等来评判学生的收获。其二,放手让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上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达成互想心灵的沟通。其三,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适度结合写作练习,把说过的话,交流的信息,用文字记下来,以说助写、以写助说,相互促进。只有在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才能达到新课改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更新要求。

教师评价小学生作文,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估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学生的作文教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我的做法是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着看,即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有时当面对话,还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而出现的错误。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家门前种了一棵芙蓉树。我以为他写错了,芙蓉乃是荷花的别名,怎么能种在地上呢?我就问他,他告诉我,这是木芙蓉,和荷花不一样。并把介绍木芙蓉的书给我看。我很庆幸,和他当面交流看法,不然,白纸黑字的评语写上去,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老是自以为是,板着面孔批学生的文章,要注意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有时不能和学生当面交流,教师可以用文字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少了冷冰冰的挑剔、盛气凌人的指导,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对文章的探讨,和教师的建议。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感,使他们感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在写春游的建议时,有学生建议到乡下去,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观赏到绿树野花、可以到田间挖野菜、到小河里钓鱼、自己烧饭、野炊。我在作文后写道:“看了你的建议,老师被你笔下的乡村美景陶醉了,那真是一个春游的好地方,老师真想和你们一起去踏青赏花钓鱼呢。”并给了他五颗星。学生看到后,高兴的笑了。

总之,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是小学生的作文,那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尽管有时幼稚、不成熟,但却有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曼妙、独特和创意。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用童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这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闵永权推荐)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教育的改革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应用ESP教学培养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