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ra:新型网络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时间:2022-10-05 09:26:21

Coursera:新型网络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网络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成长环境,Coursera作为当今网络教育Web 2.0的典范打破了传统网络学院的教学和运作模式,其所具有的高效、平等、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特点为网络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

【关键词】网络教育 革命 启示 Coursera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25-02

一 Coursera网络教育的概述及其特点

1.Coursera网络教育2.0的概述

Coursera是一个新兴的在线教育平台,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名电脑科学家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和安德鲁·恩格(Andrew Ng)创办。已同33所世界顶级名校建立虚拟大学社区,至今提供18个学科的198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在其推出仅4个月的时间里,注册学生人数就达到100万。目前,Coursera学生遍及196个国家,其中美国学生人数达到38.5万,其中我国学生数量达到4100人,约占总人数的4%。未来Coursera网络教育计划将与更多的大学合作,提供更加多样、宽泛的课程选择,未来几年将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再吸引几百万的学生。

2.Coursera网络教育2.0的特点

Coursera领衔的网络教育革命帮助Web 2.0打破了传统的网络学校的学习方式。将利用电子邮件、网上练习、学分授予、讨论小组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网络Web 2.0技术为网络教育带来革新。在吉姆·昆尼(Jim Cuene)看来,Web 2.0时代更像是一个应用程序而非我们所看到的传统网页。

从技术层面看Coursera所采用的网络2.0平台与传统的1.0运行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特征:(1)传统网络大学是以闭合式的,教学课程是被设定好的,Web 2.0的平台对于用户来说是开放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行程聚合点的社群。(2)传统网络大学在网络教育的模式只读,Coursera的Web 2.0则是读、写和与贡献。(3)传统网络大学的学生交流方式是静态的,Coursera的是动态的,交互式的。(4)传统网络教育在网页平台是只有网页编写者设计的,Coursera网络平台则是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内容。

此外,从教学系统要素的视角看,与传统网络学院相比,Coursera具有以下显著特征:第一,教学环境方面,一般网络课程仅为教学视频,Coursera课程平台还包括课程大纲、作业计划、学习资料等。第二,教育方式方面,一般网络课程以教师传授为主,Coursera课程平台以师生、生生间的双向互动方式为主。第三,教育过程中方面,一般网络课程是根据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Coursera则以教学大纲为核心,根据学生、教师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式。第四,在教育媒体方面,一般网络课程是以播放视频录像为主,兼有少量的PPT演示,而Coursera建立专业网络课程的可视化页面,针对网络课程的特点设计。总之,以Coursera代表的网络2.0技术,为网络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正如乔治亚理工大学21世纪大学中心主任理查德·德米罗(Richard A.Demillo)说:“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但是这种网络课程实验的潜在利益是巨大的,因此我很难想象哪个研究性大学不愿意参与进来。”“这无异于一场海啸”。

二 Coursera网络课程的教育性作用与意义

1.教育效率与平等的杠杆

平衡与效率是教育过程选择的价值取向,在教育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徘徊于两个价值观之间。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教育质量降低、教学资源缺乏、教育功利性突出是当前高等教育系统亟须解决的问题。教育过程的效率与平等之间仍缺少实现的途径。Coursera作为网络教育平台,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免费、高质量的教育课程,满足各种人群对不同专业课程的需求,为各阶层人群提供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公平的学习环境,为实现人们的人生理想搭建平台。另外,Coursera遵循教育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Coursera的每门课程中,每周设计4~6个类似的教学演示视频,每个视频都控制在10~25分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教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的10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10~2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为理想的稳定、高效状态,之后注意力将开始分散、下降,整个学生的注意力成梯形结构。

2.学校与课程设置的多元化

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的多样化促使Coursera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一个教育环境是一元的,那么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只能任由一元环境所控制。Coursera的在线课程数量已经达到124门,课程的学科领域涉及人文、艺术、科技、工程,集中了多所优秀大学的精品课程,可以说Coursera是聚集世界一流大学经典课程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虚拟大学。Coursera不断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尽管大部分课程由英语讲授,但是Coursera不断吸引非英语国家的著名大学参与,现在已经有以中文、西班牙语教授的专业课程。如科勒表示将通过“开设法语课程的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使我们能够吸引非洲一半地区的学生”。在专业设置上,除了原有的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工程学课程外,还将扩展进入医学、诗歌和历史等领域。

3.实施有效的教育约束

Coursera通过每周作业对选择课程的学生实施一定的“教育约束”。教育过程的种种约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作为社会的亚单元,同样不能摆脱社会控制的特征,脱离约束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尽管Coursera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课程的权利。但为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Coursera的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约束。每周Cousrsera平台都要通过E-mail为学生发送所选课程的小测试,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根据作业测试题目的不同,采用的评价方式也有所差异。例如,部分题目交由系统判分,而一些主观题则由上课的学生交换改批。从由教师—学生单一的约束转变成教育—学生、学生—学生立体式的互动环节,有利于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下发挥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持续性。

4.立体式的评价方式

Coursera课程的评价方式各有不同。在线教育缺少来自师生间直接交流与互动,因此保持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保证较高的评价质量是达到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Coursera教育平台根据课程的特点实施多样的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例如introduction to Genetics and Evlution的作业是只通过小测试(Quizs);Computing for Data Analysis,要完成并运行test脚本,作业是看文献然后写课程论文,采用选课同学互相同行评议的方式,就是说作为参与者,必须要按时提交论文,评价完其他学生的作业或论文后才能得到完整的分数。可见,Coursera重视评价动态过程,强调学生知识建构与塑造的过程,学生不仅是被评者也是“裁判员”,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评价有益于他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基础,拓宽了学习的范围。

三 Coursera网络课程对我国网络课程的启示

目前,我国网络课程基本介于网络1.0和2.0之间,我国网络课程的源起大多依附在大学的网络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分支教学课程的补充。因此,Coursera是网络课程2.0的精品和典范,其课程设置、运作模式为我国发展网络2.0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1.重视教育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我国大学网络课程多为网络学院的在线课程。授课时间基本在40分钟左右,与大学教学时长相仿,网络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无法反馈出学生的课堂学习反映,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学生听课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我国网络课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科学的教学方法,科学搭建和设计在线课程平台,如可以把一段时间较长的课程分割为10~2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奠定基础。

2.情境导入式互动,增强课堂的教学质量

搭建立体化教学、交流平台,促进师生间的沟通。目前,我国网络课程基本是将已经录制好的视频、音频上传到网上,一套课程视频或资料长期不变的情况较为普遍。课程大部分是过去式的,有的课程没有相应的大纲。随着网络课程的升级,立体式的授课方式将成为新型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我国网络课程应调整教学课件保留时间,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后应根据学生、教师的反馈修改课程视频及相关资料,与现实中的大学课程教学形式一样实现同步化。另外应加强专业化的网络课程设置、网络界面的设计的更新改造,增强页面的视觉效果,打造专业化的网络教育平台。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授课前应根据学生的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对在线课程进行更新和调整。

3.多元化评价方式,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评价不仅对学习结果,评价的过程更是再学习和再认知。我国网络课程的评价方式多通过文本提交的形式进行师生评价。这种范式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我国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过程应积极采用学生自评和他评的方式。通过网络社区定期组织小测试,鼓励学生互评从而促进相互交流与沟通,提倡建立生生间的评价平台和措施。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性质,设立师生、生生评价方式的比例。对主观类课程或题目应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测试,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交流平台,加强虚拟学习社区建设,发挥社交网络的交互属性,激发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想法,进而保障教与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外滩画报.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互联网上的免费大学[EB/OL].http://.cn/i/2012-09-20/10

147638165.shtml

[2]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56

[3]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2、201

上一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观 下一篇:数学教师的自主教学与新课程倡导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