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装油藏不规则井网层系重组及井网优化研究

时间:2022-10-16 09:44:15

整装油藏不规则井网层系重组及井网优化研究

摘 要: 根据不规则井网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胜坨三区坨28块沙二段1-3层系为例,分析整装油藏不规则井网存在的问题及剩余油分布状况,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油藏进行层系细分和井网优化技术研究。

关键词: 不规则井网;层系细分;井网优化;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E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100-02

0 引言

目前胜利油区4个整装油田动用地质储量12.03×108t。其中水驱储量中,不规则井网储量约有6.0×108t,占水驱储量63%。不规则井网开发普遍存在井网混乱、储量控制程度低、注采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规律性差等问题,制约着采收率的进一步提高。

坨28块位于胜沱油田胜利村弯隆背斜构造的胜三区西北部[1]。坨28块沙二段1-3层系,利用一套井网合采,单元井网大部分为上返利用井,井网形式不规则。针对胜坨三区坨28块沙二段1-3层系典型的不规则井网进行层系细分与井网优化研究,目的是为该区今后大幅提高采收率寻找合理挖潜思路及调整方向,同时也为相似类型油藏提供技术支持。

1 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1 层系划分适应性较差,层间动用不均衡

坨28块沙二段1-3层系,纵向上细分13个小层,渗透率分布差异较大,31+2为2.48um2,12为8.4um2。13个小层采用一套井网开采,层间矛盾突出,分层动用情况极不均衡,31+2小层采出程度只有19.9%,12小层的采出程度达到43.8%。

1.2 井网适应性差,储量控制程度低

坨28块沙二段1-3层系目前共有油井67口,开井36口,油井开井率53.7%,共有水井48口,开井28口,水井开井率58.3%,动态注采井数比1:1.3。现井网静态对应率只有75.6%,动态对应率为56.3%,注采对应率偏低。油水井分别扎堆现象严重,呈现出严重的不规则井网。

1.3 动液面连续下降,地层亏空严重

坨28块沙二段1-3层系原始地层压力18.95MPa,目前地层压力10.7MPa。近几年动液面处于连续下降的态势,反应地层亏空较为严重。

1.4 多数油井进入高含水低产能阶段

从单井日油分级统计的结果来看,大部分井日产量都在0~4t/d,占总开井数的75.0%,而产量大于6t/d的井仅占13.9%,从单井含水分级结果看,含水大于95%的占77.8%。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井进入了特高含水后期低产能阶段。

1.5 水井注入状况差,水驱效果不理想

目前注采比为1.1,单井的注入负荷较重。从水驱效果的评价指标来看,该块水驱效果不理想。存水率下降,累计水油比上升以及耗水量上升都说明无效注水加剧,开发效果逐渐变差。

2 剩余油分布规律

2.1 平面剩余油分布

坨28块沙二段1-3层系剩余油在平面上的分布状况主要受构造、沉积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剩余油富集区主要集中在断层遮挡部位以及注水状况差的非中心相带等局部地区[2]。剩余油分布较零散。剩余储量呈普遍分布,局部富集的特点。由表1可以看出,平均剩余油饱和度普遍较低,在0.35~0.42之间。剩余油富集区域,剩余油饱和度达到0.55~0.6之间。平均剩余储量丰度在5.1~18.1×104t/km2之间,剩余储量富集区储量丰度在23~37×104t/km2之间。

3 方案设计及优化

3.1 方案设计

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剩余油分布情况,设计了5套调整方案,方案1为基础方案,方案2~方案5为层系细分和井网优化方案。方案1为目前井网,即1-3层系合采。方案2分两套层系开采,主力层系一套,非主力层系一套。方案3分三套层系开采,沙二段1层系一套,沙二段2层系一套,沙二段3层系一套。方案4分两个层系开采,沙二段1+2层系一套,沙二段3层系一套。方案5 分两个层系开采,沙二段1+3层系一套,沙二段2层系一套。

3.2 方案部署原则

1)纵向上层系重新组合。

2)平面上分单元、分区域,采用不同的井网井距。

3)充分考虑利用老井。

4)考虑剩余油富集区域的形态、面积、储量、富集程度。在剩余油富集程度高、储层连片区域采用小井距相对规则密井网,在剩余油富集程度低的区域采用稀井网、大井距、井网完善的方式。

3.3 具体方案部署

1)方案1,总井数47口,其中油井25口,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14.2×104t。

2)方案2,主力层总井数35口,其中油井19口(新井7口)、水井16口(新井3口),井距300m,排距200m,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8.3×104t。非主力层总井数42口,其中油井25口(新井8口)、水井17口(新井7口),井距240m,排距150m,单井控制地质储量7.0×104t。

3)方案3,沙二段1层系总井数29口,其中油井16口(新井3口)、水井13口(新井3口),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5.2×104t。沙二段2层系总井数32口,其中油井17口(新井9口)、水井15口(新井8口),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8.5×104t。沙二段3层系总井数26口,其中油井15口(新井8口)、水井11口(新井5口),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6.5×104t。

4)方案4,沙二段1+2层系总井数49口,其中油井28口(新井9口)、水井21口(新井5口),单井控制剩余油储量8.4×104t。沙二段3层系总井数20口,其中油井15口(新井6口)、水井14口(新井4口),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6.5×104t。

5)方案5,沙二段1+3层系总井数33口,其中油井17口(新井4口)、水井16口(新井4口),单井控制剩余地质储量9.0×104t。沙二段2层系总井数41口,其中油井21口(新井9口)、水井17口(新井4口),单井控制地质储量7.5×104t。

3.4 推荐方案

从15年技术指标对比来看(表4),无论那种调整方案,均比基础方案好,采出程度提高3.9~5.2%,其中方案3采出程度最高,为41%,方案2次之,为40.5%。从单井阶段累油和新井阶段累油来看,方案2的效果好。综合考虑,推荐方案2为最佳方案,即主力层与非主力层分成两套层系进行开发,15年末采出程度比基础方案提高4.7%。

3.5 效果评价

从主力层系与非主力层系采出程度对比结果来看(图1),15年末主力层系采出程度仍然高于非主力层系。但从采出程度提高幅度来看,非主力层系采出程度提高幅度大,说明调整后非主力层系得到了有效动用。

4 认识

1)对于油层多(主力层系大于3个)、非均质性强、层间矛盾突出的多层砂岩油藏,要立足于层系井网重新建立。

2)坨28块沙二段1-3层系优选方案为主力、非主力分成两套的方案。15年末,提高采出程度8.5%,主力层提高6.8%,非主力层提高10.7%。

3)方案部署时要充分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在剩余储量丰度高的区域可以考虑采用相对规则密井网,在剩余储量丰度低的区域采用稀井网、大井距、井网完善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孟茹,胜坨油田坨28块沙二段9~103层系特高含水期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研究,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6):37-38.

[2]赵红兵,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研究,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28(2):110-113.

作者简介:

徐冬梅(1978-),女,汉族,吉林省蛟河人,油气田开发硕士,中级职称,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宽带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下一篇:现代BOSS系统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