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中激励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10-16 08:13:36

小学体育课堂中激励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激励教学 小学体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114-01

小学阶段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健身习惯的重要阶段。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激励教学以其独特的高效性和普遍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合理有效、灵活巧妙地运用激励法,往往可以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要把握好激励教学艺术,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优选有效激励方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构建和谐灵动的课堂。

一、目标激励,明确学习方向

目标激励即通过一定的教学目标激励学生深入学习探究。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师生活动的指向导航,具有导向、控制和激励作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实现某一层次目标后,教师可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冲刺,这样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让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教师要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功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有目的地提出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比如,在跳远教学中,笔者在沙坑边插上红旗(优秀)、绿旗(良好)、黄旗(及格)三种不同颜色的旗子作为学生努力的目标,营造学习、娱乐、竞争的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如在投掷沙包项目中,笔者在每3米区竖立一个皮筒,以提示、鼓励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动作,努力超越上一次的成绩。这样,当学生看到自己投掷的沙包落入更远区域时,其积极性和热情会高涨起来,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言语激励,增强学习信心

言语激励即通过一定的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去想、去做、去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当的言语激励往往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言语激励是一门艺术,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不同的激励性语言,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对于胆小羞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宜用鼓励、赞赏式语言激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于个性强、控制能力差的学生,宜用启发式的激励语言,引导他们发现、认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进;对于不善于动手或动脑、依赖性较强的学生,宜用反问式激励语言,以鼓励其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对于心理脆弱、抗挫能力较差的学生,宜用建议式的激励语言,让学生更有信心去面对新的挑战,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适时、适度、恰当、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激情,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例如,在跳绳教学中,有的学生害怕绳子会打到自己,这时,教师不应该以责备的心态对待学生,而要用期待的言语激励学生:“别害怕,绳子在你的手中,你就是它的主人,你可以自由地控制它,相信你一定会跳得很好,来,大胆跳吧。”当学生勇于参与练习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时,教师不应急于批评学生,而应肯定学生的努力,及时鼓励学生:“好样的,继续努力,再来一次,老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提高训练效果。

三、竞争激励,唤起参与热情

小学生好胜心强、求胜心切,教师恰当地运用竞争激励,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开展多种竞争性的游戏和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跳短绳项目练习中,笔者通过有序开展对抗赛、达标赛、友谊赛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励学生良性竞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又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火炬传递接力”游戏竞赛,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6队,每两队相距30米相对站立,由其中一队的三名排头学生先做好蹲距式起跑的姿势,听笔者的口令起跑,当跑到与对面的队员相距15米时,对面的队员开始做起跑的姿势,待获得起跑的旨意便迅速跑向对面,两组队员依次进行,最先完成的小组为最终胜利者。这样教学,通过竞争激励激活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力以及创造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激励教学的方法,以有效激活课堂、激励学生,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责编 杨 春)

上一篇:“等待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数形结合的内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