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2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6 07:25:20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2例临床观察

作者简介:余芳菲(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病的效应规律及其机理研究。

通信作者:曾科学(1980~),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重点学科学术继承人,研究方向:针灸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2例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康复组32例采用康复疗法。观察:2 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FMA)评分值均得到提高,与治疗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与康复疗法相当。

关键词:调任通督针刺法;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50-03

脑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多的“四高一多”特点,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近年来,脑中风发病率不断上升,存活者的致残率达70~80%,大量患者出现偏瘫等运动功能障碍。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康复疗法为对照,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3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1年5月~2012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脑病科住院和门诊的患者,随机分为调任通督针刺组32例与康复组32例。调任通督针刺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480±742)岁;病程(357±2416)天。康复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625±872)岁;病程(346±2089)天。2组年龄、病程、性别、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②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且经头部CT或MRI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中风次数≤2次,年龄20~70岁,发病时间在2周~6月,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治疗者;③有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症状。参照修改的Ashworth评定,瘫痪侧肌张力在 1~3级。Brunnstrom六阶段分期评定为Ⅲ~Ⅳ期;④近期未服用任何肌肉松弛剂或镇静药物,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中风次数≥3次;③合并有严重心、肝、脾、肺、肾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其他原因造成运动功能障碍或肌张力增高;⑤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者等。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治疗 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适当给予神经营养药治疗,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等。

152 调任通督针刺组 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针刺取穴:主穴:关元、气海、中脘、承浆、人中、百会。辨证取穴:①肝阳暴亢:太冲、太溪;②风痰阻络:丰隆、合谷;③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④气虚血瘀:气海、血海、足三里;⑤阴虚风动:太溪、风池;针刺操作:选用苏州华佗医疗仪器厂生产的1寸或15寸30号一次性毫针,75%酒精皮肤常规消毒。①进针:采用快速进针法。关元、气海、中脘直刺1~15寸,施提插补法,提插幅度在03 cm~05 cm之间,频率在60~90 min,中等刺激;承浆和人中均向上斜刺03~05寸,捻转角度为

153 康复组 加用康复治疗。治疗方案包括缓解肌张力、坐位平衡、坐站转换、立位平衡、步行、上肢控制能力训练。每次治疗45min,治疗28天评价疗效。

16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指标 2组治疗前后分别用ADL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评定肢体运动功能。

17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采取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临床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确定P

2 治疗结果

21 2组ADL评分比较 见表1。

22 2组FMA评分比较 见表2。

3 讨论

在我国,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传统疗法中,针灸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张永树主任医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提出“通调督任”的针灸学术思想[3,4]。从循行分布上看,督脉与脑关系密切:《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又如《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的分支“上额交巅上,入络脑”;此外,任脉与脑亦有紧密联系:《难经·二十八难》:“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入目络舌”。《素问,骨空论》提及“督脉、任脉和诸阳皆起于头”。从功能角度上看,脑位于颅内,由精髓汇集而成,其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任脉的气血津液濡养;督脉通髓达脑,又与诸多经脉交会,通过十四经气血灌注,将脏腑之精气上输于脑,以奉养元神。因此,任、督脉对脑功能活动的调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肝肾亏虚或气血不足,痰瘀阻塞经脉,则循环受阻,脑络淤塞,脑神失养,则发为中风。从阴阳平衡的角度上看,《奇经八脉考》:“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由此可知,任督二脉如阴阳相抱,阴平阳秘,脑的功能才得以正常。《景岳全书》:“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可见任督二脉的功能变化对脑的影响非常大。运用任督二脉的腧穴,可有效调整阴阳脉气的平衡,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任、督两脉均起自胞中,为肾所主,督脉行身后,循脊入脑,为诸阳经之会、阳脉之海,主周身之阳气;任脉行身前,为诸阴经之会、阴脉之海,精血津液皆灌注于内,而上通于脑,在承泣穴与督脉相交。任、督二脉上连于神明之府(大脑),下贯十二经脉,阴升阳降,循环无端,如水火既济,阴平阳秘,脑府清窍得以充养。综上所言,以任、督脉穴为主的针刺法能有效地改善中风所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该针法具有补益肝肾、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

实验研究中运用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中风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取得一定进展。杨卓欣等[5]研究表明针刺任督脉经穴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修复具有积极作用。针刺任督脉经穴具有持续促进脑缺血后脑内 MSCs 的增殖与分化,明显上调脑内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及抗细胞凋亡等效应。针刺任脉可能通过任脉的妊养、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功能而产生一些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 MSCs移植后向神经元分化和宿主细胞分泌功能,上调损伤区微血管密度等;而针刺督脉可通过督脉鼓舞推动阳气的作用而发挥促进 MSCs 定殖和抑制细胞凋亡作用。

现代临床上应用任督脉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可见零星报道,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杨福霞等[6]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选取督任脉的关元、气海、中院、承浆、人中、百会进行针刺治疗,发现调任通督针刺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综上思考与讨论,并结合临床实际可发现关元、气海、中脘、承浆、人中、百会为督任二脉结合取穴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常用穴位。关元、气海二穴是任脉穴,且为人体强壮要穴,可激发人体正气,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肌肉再生,在《针灸大成》谓:“邪客经络药不能及,灸气海、关元”。中脘穴是任脉穴,胃之募穴,中气之会,且六腑经气交汇于此,有助于激发人体脾胃调和功能,达到内养人体五脏六腑,外荣筋骨皮肉之效。承浆穴是任督二脉的交会穴,《圣惠方》中谓其可治“偏风,口眼斜”;《古今医统大全》曰:“主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斜,暴喑不能言”。人中和百会均为督脉要穴。现代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头针穴位都以督脉百会,人中为主[9]。人中是中医用于昏迷、晕厥等疾病的急救穴

之一,针感极强,具有醒脑开窍、活血化瘀的作用。百会位于头部顶端正中,为诸阳之会,具有疏通督脉经气,调节肾精肾气之效。《普济方》谓之“凡忽中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穴百会,耳前发际……神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调任通督针刺法在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与康复疗法相当,对治疗缺血性中风痉挛性偏瘫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中华神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3~4

[3]谢小芬张永树“通调督任”法治莱姆病所致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验案[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0(4):45~46

[4]郑美凤,张永树,阮传亮,等通调督任针法对初发型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0(1):16~18

[5]杨卓欣,陈鹏典,于海波,等针刺任督脉对脑缺血 MSCs移植后促转分化为神经元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9):1663~1665

[6]杨福霞,杨卓欣,于海波,等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4):48~50

[7]彭君华,于海波,皮敏,等调任通督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08,29(8):1410~1411

[8]张亚玲常规取穴配合任督二脉腧穴治疗中风8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2):63~64

[9]吴向琼,李庄头体针治疗急性期脑梗塞45例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5):285~295

[10]何可,张泓,吴清明头、体针联合应用分期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障碍[J].中国针灸2012,32(10):887~890

上一篇:自拟桃红化浊汤治疗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型的临床... 下一篇:GC—ECD法测定珠子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