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咽炎合剂改良配方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8 04:00:27

抗咽炎合剂改良配方的临床观察

基金项目:云南省卫生厅民族医药发展专项基金(NO:2100601)通信作者:陈铭勇,男,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室主任,中药制剂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配方的抗咽炎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为急性咽炎与慢性咽炎2组,2组内再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删除扑尔敏的抗咽炎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原配方抗咽炎合剂治疗,停药后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急性咽炎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治疗急性咽炎总有效率为9394%;治疗组治疗慢性咽炎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慢性咽炎总有效率为8696%,2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删除扑尔敏的抗咽炎合剂治疗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的疗效与原配方抗咽炎合剂疗效一致。

关键词:抗咽炎合剂;改良配方;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37-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111 急性咽炎 2012年10月~2013 年2 月在本院内科、中医科、急诊科门诊或住院部治疗急性咽炎的患者共7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关于急性咽炎的诊断标准:咽痛或吞咽痛,咽部干燥,灼热。全身不适感,发热,畏寒,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咽部黏膜充血,颜色鲜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和咽侧索红肿或眼部黏膜脓点散在分布;悬雍垂、软腭红肿。必须有急性发作,具上述部分或全部症状,并有1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阳性体征,即可诊断[1],见表1。

112 慢性咽炎 2012年10月至2013 年2月在本院内科、中医科、急诊科门诊或住院部治疗慢性咽炎的患者共8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咽部干燥,或痒、疼、异物感,胀紧感等为主要症状;病程较长,咽部不适症状时轻时重;常有急喉痹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窒而长期张口呼吸,或因烟酒过度,环境空气干燥、粉尘异气刺激等导致发病;咽部检查黏膜肿胀,或有萎缩,或有暗红色斑块状、树枝状充血。咽侧索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具各上述部分或全部症状及1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即可诊断[2],见表2。

12 治疗方法

121 急性咽炎 治疗组:删除扑尔敏的抗咽炎合剂1次20 mL,1天3次,4 d 1疗程;对照组:抗咽炎合剂 1次20 mL,1天3次,4 d 1疗程

122 慢性咽炎 治疗组:删除扑尔敏的抗咽炎合剂1次20 mL,1 d 3次,6 d 1疗程;对照组:抗咽炎合剂1次20 mL,1 d 3次,6 d 1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急性咽炎 患者通常以下表某几项作为主要症状,评分时按症状和体征表现程度评价,具体评分表参照[3]。见表3。

132 慢性咽炎 本病主要以症状表现为诊断依据,咽部查体为次要因素,故以症状表现为评分标准,查体不作为评分标准。患者通常以下表某几项作为主要症状,评分时按症状表现程度评价,具体评分表参照[4]。见表4。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所有数据由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3] 疗效评定公式:(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100%。临床痊愈:主要症状消失和阳性体征转阴,积分减少≥95%;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减轻,积分减少≥30%;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未达到以上标准。

22 治疗结果

221 急性咽炎 见表5。

222 慢性咽炎 见表6。

3 体会

“抗咽炎合剂”主要组成成分有荆芥、臭灵丹、浙贝等11味中药以及西药成分扑尔敏,具有清热解毒、抗敏消炎、止咳化痰、芳香化浊等功效,主治急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咽炎、口臭等疾病。已用于临床治疗20余年,深受广大急、慢性咽炎患者认可,也是一些职业要求需长期用嗓及吸烟人员的护嗓保健良药,不少患者已经把抗咽炎合剂当作治疗咽喉疾病的首选药。

咽炎中医又名“喉痹”,是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或咽痒不适,吞咽不利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认为咽炎的病变在于咽喉,但其病理形成与肺、肝、胃、肾有密切关系,所以本院抗咽炎合剂所用之药,多归肺经、肝经、胃经、脾经。方中荆芥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为君药;臭灵丹、鱼腥草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共助荆芥宣肺、利咽,为臣药;陈皮、浙贝等药既能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又能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共为佐药。

但是抗咽炎合剂中还含有一种西药成分扑尔敏,属中西药复方制剂。虽然扑尔敏在治疗咽炎的疗效方面是肯定的,但是它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特别是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不当时,有可能使副作用加重[5]。本研究通过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不添加扑尔敏的抗咽炎合剂与添加扑尔敏的抗咽炎合剂治疗急、慢性咽炎的疗效均显著,且两种配方的抗咽炎合剂之间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

扑尔敏是组胺H1受体阻滞剂,属第一代抗组胺药,可抑制血管渗出,减少组织水肿,抑制平滑肌收缩,控制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5],从而减少细胞浸润和腺体分泌,减少分泌物对咽后壁刺激,降低气道高反应,减轻黏膜水肿。因此,能抑制咳嗽,减轻咽部不适、异物感、痒感等症状。通俗点讲,其功能主治即为化痰止咳,而在抗咽炎合剂的配方中,桔梗、陈皮及浙贝母都带有化痰止咳的功能。这应该是两种不同配方抗咽炎合剂临床疗效无差别的原因。

通过本次临床疗效观察的验证,生产抗咽炎合剂可以不再添加扑尔敏。不添加扑尔敏的抗咽炎合剂将成为纯中药制剂,服用更安全,便于更好的进行推广,并为抗咽炎合剂进一步的开发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李娟娟咽喉清口含片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D].遵义医学院,2008

[4]崔鲁佳咽炎贴改善慢性咽炎局部症状的临床观察与机理的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5]张宏波,李燕梅正确使用抗过敏药物[J].蛇志,2004,16(2):49~50

上一篇:荷丹片对痰浊挟瘀证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 下一篇:自拟桃红化浊汤治疗肝纤维化湿热内蕴型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