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腹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观察

时间:2022-10-16 07:13:19

壶腹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影像学方法在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从2011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收治50例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且每组都有25例患者,试验组的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 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的诊断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

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检出18例,检出率为72.0%;观察组中检出人数为11例,检出率为44.0%;试验组高于观察组两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在临床治疗中,CT影像学是辅助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的良好手段,采用影像学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关键词:壶腹部恶性肿瘤内镜下逆行放射治疗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190-01

在临床治疗中,壶腹部恶性肿瘤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上升,患者中自然生存期短,而且手术切除率低,临床治疗的疗效一般。壶腹部恶性肿瘤如诊断不及时,不仅会造成治疗不当,严重的还会影响造成死亡。以下本篇就对我院从2011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 探讨影像学方法在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我院2011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患者为27例,女患者为23例,患者年龄在35岁~75岁,平均年龄60.3±1.8岁,患者中无痛性黄疸12例,饱胀不适的患者为14例,明显消瘦的患者位4例。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中都有25例患者,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等资料方面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诊断,即采用B超检查患者的胆囊管道,在扩张的胆总管末端和胰头右侧部见实性肿块,即为超声诊出[1];对于试验组患者采用CT影像诊断[2],肝外胆管扩张以及重大、胰头前方隆起就为壶腹部恶性肿瘤,试验组患者具体诊断方法如下:对患者采用螺旋CT机进行扫描检查,患者在扫描前30分钟以内应口服1%泛影葡萄胺来作为消化道对比剂,取患者仰卧位为扫描位置,并以剑突为标记,平扫整个上腹部。

1.3统计学处理。对本次的试验结果,我们采用统计学软件SSPS 12.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检出患者18例,检出率为72.0%;观察组中检出患者为11例,检出率为44.0%;试验组高于观察组两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果在临床壶腹部恶性肿瘤诊断中,采用影像学CT检查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手术时间与机会,有效改善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3讨论

据悉,壶腹部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中,不仅病症多变还多出现在晚期[3],故此,应该及早做好对壶腹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不仅可以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手术治疗时间,还是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中的良好辅助手段,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壶腹部恶性肿瘤临床特征多变,因此在治疗中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只有尽早诊断,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4]。壶腹部就是在十二指肠第二部份内侧的肠壁, 壶腹部恶性肿瘤多发年纪为 60~70岁,阻塞性黄疸、腹痛、慢性肠胃道出血以及恶心呕吐等都属于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壶腹部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才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且由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困难,故此采用CT影像学诊断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还可以为治疗提供很好的影像资料。

CT影像学对于人体腹腔内的实质性脏器检查中,对于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壶腹部恶性肿瘤检测中采用CT影像学,不仅对患者肝内外胆管扩张[5]。胆总管结石以及胰管扩张等表现有很好的检查效果。B超检查在壶腹部恶性肿瘤诊断中,无伤、简便、重复性好、廉价还扫描范围广,但是也会因为患者的壶腹部恶性肿瘤位置深、肠道气体以及腹壁肥厚等因素受到影响,显示不清病变或不显示病变,其准确率不如CT影像学;CT影像学在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中,早期该病表现为钩突部以及肠系膜动与静脉之间,其脂肪组织的CT值明显高出其他的正常组织部位;晚期壶腹部恶性肿瘤中,患者体内就会被血管包绕,具有不规则形态,引起胰腺以及胆总管不同程度的扩展。

壶腹部恶性肿瘤诊断中,采用CT影像学方法,不仅具备B超检查的优点,而且CT扫描还具备范围广、提供信息多的优点,也可发现胆囊肿大、胰管扩张等病变,并且还可以准确定位病变位置,可以显示出其壶腹部周围与胰腺等组织器官的关系,可以使医生更清楚的了解患者肝脏、胰腺、胆囊以及胆管部位的情况,明确病变周围的淋巴结状况,有效避免漏诊的现象。本次的观察中,壶腹部恶性肿瘤诊断里面CT影像学检出率高于B超的检出率,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患病范围,从而为壶腹部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提供很好的资料,可以准确做出是否切除壶腹部恶性肿瘤的分析,为治疗疾病提供决策信息。

由上可知,在临床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中,采用影像学方法观察诊断,可以早期诊断病症,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手术时间与机会,改善病人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后强.崔杰.刘毅.壶腹周围癌45例诊治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20,26(15):21-22

[2]思耀东.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J].河南肿瘤学杂志,2011,23(15):75-76

[3]宁琦彪.壶腹部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03(23):25-26

[4]胡国华.影像学检查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07(18):41-42

[5]李孟.壶腹部肿瘤术前活检的诊断价值[D].中国医科大学,2010,09(06):143-144

上一篇:利用超声原理分析肿瘤的良恶性程度 下一篇:丙泊酚配伍地佐辛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