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居住建筑

时间:2022-10-16 07:01:32

适老化居住建筑

我国在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5亿,占总人数的11%,而且,每年还在以3.3%的速度增加。尤其突出的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接近1亿,而到2050年将是现在老年人的10倍。我国老龄化具有:

(1)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增长快, 养老压力大,“老人问题”突出。

(2)经济尚不发达,收入相对偏低,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3)失能老人比例偏高,失能发生率居高不下, “寿而不康”。

(4)家庭结构趋小(户均3.10人),三口之家核心家庭占主体,“空巢老人”增多。

面对老龄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我国政府制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居住政策,并提出了“9073” 的养老居住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依据年龄及自理能力,老年人会由自主打理过渡到需要帮助及至依靠护理三个阶段,产生三种基本需求:(1)生活行为基本可以独立进行,自己可以照料自己的自理型老年人;(2)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帮助的介助型老年人,主要指半失能老年人;(3)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介护型老年人,主要指失智和失能老年人。

即:自理型养老-老人自理与亲属照料相结合(图1~3);介助型养老-自理为主辅以社区帮助;介护型养老-依靠专业养老机构护理(见香港彩颐居)。

下面通过有关示(实)例提出自理型养老、介助型养老和介护型养老不同养老类型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1 自理性养老――老年人住宅

一居,二居,三居齐全,适合各种年龄和各种人员组合的家庭。

可以为老少三代比邻合居提供可能性,形成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各得其所的局面。

每一个户型的厨房均可改造为受年轻人欢迎的开放式厨房或者中西厨分开的形式,老少居也可打通,房间布局 形式多样化。

对于老年人适老化住宅和与子女同住的老年家庭户型,设计时老人卧室应朝南,并宜靠近卫生间;老人与子女应有各自的起居空间,并应满足老年人起居以及全家就餐的尺度要求;从照顾老年人的角度,子女卧室与老年人卧室宜临近布置。

图1~3的住宅套型,老年人可与子女同住或与子女住房在同一单元、或不同单元、或同一住区,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创造条件,使“一碗热汤”的距离成为现实与可能。

2 介助型养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和必要补充,主要针对家庭日间无力照料(例如失能、半失能老人)和无人照料(可能包括部分自理老人)的老人提供膳食服务、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并设置日间照料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

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带电梯的多层建筑,内有数十张床位,其中日间休息床位30个,其余为全托床位。现有20位老人居住,男女比例1:1,平均年龄80岁,有失能老人5人,无失智老人。也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寄托养老服务。该日间照料中心依托康复中心为社区养老提供服务信息平台,将老年人服务需求与为老服务形成无缝对接,实现“养老在社区,服务在身边”,以此为中心,辐射整个社区和周边,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服务对象:为健康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

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家政便民、娱乐学习、日常陪护、临终关怀、饮食服务等数十余项服务。

老年人自由选择跳舞、打牌、阅读书报、理发、听健康讲座等活动。白天来此活动的老人可在专门的休息室午睡(图4)、聊天(图5),也可在公共浴室洗澡。室内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走廊墙面有扶手,方便老人使用。为解决老人的午饭问题,照料中心有厨房,可供应百余位老年人的订餐、就餐,并能覆盖社区及周边300户老人家庭的养老服务(图6)。若膳食供应由专门的送餐公司负责,则日间照料中心不必设厨房,只设分餐间即可。餐厅为托管和住宿的老人送餐,或接受社区居民订餐服务,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也可在餐厅就餐(图7)。有送餐车和室外停车场。康复中心委派人到照料中心进行健康评估、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等服务,中兴还设有康复室、档案室。当有老人需看病就医时,可电话120车免费接送。家园不备专车。志愿者定期来照料中心理发、按摩、义诊等,不设专门理发室。公共洗手间有洗衣机(图8),有晾晒场地和晾晒平台。

居住用房为非家庭式的。全托住房为2人间,老年人可独住(或与自带护理人员同住),也可合住。内设卫生间(图9)。

3 介护型养老――香港彩颐居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成为新的社会问题。“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是香港房屋协会根据香港社会未来老年人口逐渐增加,和老年人日益殷切的住屋、社区康乐设施,以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而首创的房地产发展新理念计划。

位于东九龙佐敦谷的“彩颐居”老年公寓是香港房屋协会“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的第二个项目(图10、11),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居住、医疗护理和康乐设施“综合化一站式”服务。彩颐居入住的对象为60岁以上的自理型、介助型和介护型老年人。

项目由两栋塔式建筑组成,地下4层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场;地上24层为老年人居住、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等用房。其中1~4层为老年人配套服务用房和护理用房,5~26层(不设14和24层)为老年人居住用房。共有333个独立的居住单元, 有使用面积24m2(独居)和36m2(夫妇,一室一厅)两种户型(图12~16)。

居住空间适老化设施齐全,设有双向式浴室门、紧急呼叫系统、防滑地砖、电暖灯和扶手等。卧室内可升降的挂衣杆方便乘轮椅者使用(图17)。走廊设扶手,转角为折线,并设有座椅(图18)。电梯轿厢内设扶手和座椅等无障碍设施(图19)。采用封闭楼梯间,安全疏散门为防火门,上有疏散标识和自动关闭装置(图20)。

除提供住宅单位外,还设有不同形式种类的公共服务设施。医疗护理、保健康复、文化娱乐设施完备,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照顾服务,达到在这里居住的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目的。一层为餐厅、休息室、商店;二层为图书馆、活动室、提供中西医门诊、牙医和美容等服务诊所和医疗咨询室、音乐室、陶艺室;三层为长者之家,有57床养护床位、日间护理中心和医疗诊所三部分组成;四层为健身房、室内游泳池、活动室等。

多功能厅和多功能活动室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娱活动(图22)。餐厅为老年人提供美味可口和营养丰富的膳食(图23、24)。全天候的便利店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专用用品(图25、26)。老年人在图书馆可享受读书乐趣(图27),设于图书馆内的电脑室可让老年人漫游资讯天地,特别是图书馆内的“儿童天地”,更可让老者与孙儿分享共同阅读的乐趣(图28)。西医和牙医诊所,加上配药、煎药、按摩、穴位推拿等服务(图29),以及全天候的室内游泳池及健身房(图30~32),提供了老年人健康的方便设施。有适宜的开放公共空间,为老年人散步、交流、休闲提供必要的场所,并配套必要的室外设施及无障碍设施、道路照明、椅、桌等 (图33、34)。

无论从设计、设施和配套服务都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并能满足从独立居住道全护理不同阶段的要求。

香港正面对老年化问题,30年后,香港65岁及以上的长者人数会由94万急升至256万,梁振英在政纲中提出要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香港房屋协会的“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与“老有所居”理念不谋而合。根据房协的数字,现时约有300候“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估计需要等候3至4年才可上楼。

通过以上居家养老、社区照料和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构建了我国老年人养老格局。适老性居住建筑应适应老年人体能的变化和行为特征,以人为本,以尊重和关爱老年人为理念,遵循安全、卫生、适用、经济的原则,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质量。

上一篇:竞赛与科技的第四次亲密接触 下一篇:互联网世界杯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