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区改造:工贸旅游文化投入是重中之重

时间:2022-10-16 06:47:31

玉泉区改造:工贸旅游文化投入是重中之重

玉泉区全力打造工贸旅游强区,昔日的旧城老区已渐去渐远,一个具有浓郁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新型城区正向我们走来。8月28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区委书记田忠宝。

记者:玉泉区从老城区到新玉泉改造的转变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造项目是什么?

田书记: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大召广场的改造,改造面积30万平方米,动迁户数量很大,约1万多户。动迁工作得到了百姓极大的支持与认可,改造后的古建商业零售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促进2万多人实现再就业,如整体运营年产生效益预计可达到30多亿,惠及1万多户居民约5万多人。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的大召古建区块成为改造项目最大的亮点。

记者:近年来,玉泉区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工贸旅游文化强区”的战略发展定位。请您谈一谈这方面的总体发展思路与规划。

田书记:呼和浩特市是先有的大召寺,后来有了归化城也就是今天的玉泉区,玉泉有着420多年的历史,单从时间上来讲420年不是很久远,但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来讲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国务院将归化批准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因名胜古迹甚多,玉泉素有“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儿召”之说。特别是大召寺、五塔寺、占地2万亩的南湖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的修缮与扩建,打造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黄金旅游带。经过综合考虑后,我们决定充分利用好人文资源,打造一个以工业、商贸、旅游互动来整体推进发展的新玉泉。

旅游文化的投入占到了总体投资的50%,是总体投入中重中之重,三产的比例中旅游占到66%,(其中一产占11%、二产占23%)。文化旅游是个周期性比较长的产业,投资大收效比较慢,但是文化旅游今后的收效将是长久性的,同时文化旅游建设对周边环境整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改善环境的意义重大。现在来呼和浩特市旅游如果没来玉泉区可以说等于没来呼和浩特,将会是一种遗憾!

记者:大盛魁是玉泉区乃至呼和浩特市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那么大盛魁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建成后会对玉泉区有什么意义?

田书记:大盛魁影视基地马上就要开工建设,同时《大盛魁》电视剧也要马上开拍。影视城建成后对人们的生活和历史将产生重大意义,它是蒙晋商的发源地,号称“大清第一商号”!我们将按照大盛魁原貌进行建设,形同“乔家大院”内设齐全。同时对周边古迹进行修缮,毁坏的全部按照原貌进行重建,投入比较大,投入后意义深远:第一,有文化底蕴,第二,能留住人,“有人才有消费,有消费才能带动经济”。

建设修缮的同时我们还会进行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规划与活动,如:复兴茶叶之路、重走大盛魁之路等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举措。

记者:今年玉泉区举行了一系列的旅游文化推荐活动.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明年是否还会采取同样的推介形式?

田书记:因为文化旅游我们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未来我们会通过更多的活动形式,让游客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在建设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玉泉的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会更好的回报百姓,丰富百姓的人文生活与物质生活,带动玉泉的经济快速发展。

上一篇:十六代中医传人 下一篇:来自华山脚下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