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及对策措施

时间:2022-10-16 06:07:14

小议城市园林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及对策措施

摘 要:城市园林建设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集中表现,是该城市居民展现道德建设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城市园林这些无法取代的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然而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却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完善,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园林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建设;热点问题;对策措施

1 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园林绿化与城市规划不衔接

近几年城市发展很快,城市规划有的正在着手进行,有的已送交各级政府审批。属于城市规划组成部分之一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当然也处在同样情况。但园林建设在城市规划尚未定案或审批之前,迫于客观需要已在进行。因此,园林绿地的选择难以按照一定的人口密度、城市结构和分区布局等进行合理、科学安排。

1.2 文化内涵淡薄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文化内涵这一隐性构成要素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景观设计更加强调精神文化,更加注重“意”的体现,力求创造某种氛围。因此,要创造优秀的园林景观,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来支撑。传统园林中的景观要素在精心构思中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或整体或局部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文化氛围。而现代园林工作者在挖掘和赋予景观要素文化内涵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少有人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项园林工程中,将其要表现的文化内涵通过景观要素表现出来。现代园林工程一方面已有离弃传统文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淡薄。

1.3 市民绿化意识淡薄

有的单位集体或个人的绿化意识淡薄,不主动搞好自己的绿化;有的单位为完成指标把自己的绿化圈围起来自己享用,这样的结果是绿地率低下。保护生态、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绿化建设是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从家庭养花到大范围植被建设以及空中花园的培育都属于绿化建设范围。

2 植物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种植土壤条件恶劣及种植后保养未跟上

在城市扩建或新兴城市的建设中,地基的填充物多为城市的生活垃圾或是旧城区改造中产生的废料,有的地段地势相差比较大,这意味着需要填充更多的垃圾或废料,而这样就根本没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虽然一些城市会在填充垃圾或废料的上部覆盖一层土壤,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植物生长的需要。此,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如:在栽培植物时,为了省力挖穴较小或较浅,植物根系没有完全舒展开来,经常存在窝根现象;还有些在植物种植后没有专人对其及时施肥、浇水管护,这些都是导致植物成活率低下的因素。即使植物幼苗得以存活,也因没有及时施肥而变得非常瘦弱,抵抗能力差,极易发生病虫害,由此也可能造成植物之间发生交叉感染。

2.2 植物苗培植质量参差不齐

城市绿化施工单位在购进苗木时,大多不是从一个苗源基地选择苗木,因此会出现苗木规格和质量参差不齐,绿化后的效果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再者,建设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往往选购较小规格苗木,使栽后绿化效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不能满足居民短时间内对绿化的要求。选购较大规格的苗木,栽植后绿化效果立竿见影;但大规格的苗木在移植或栽培的过程中往往因各种原因发生死亡,成活率不高,后期养护困难,造成了对苗木资源和养护资金的浪费。因此被大多数施工单位所拒绝。另外,特殊时期苗木资源相对紧缺,这种情况下采购的苗木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有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苗木的适应性,导致与环境不符,更甚者是采购的苗木中有的感染虫害,使病虫害在苗木之间交叉感染。

3 城市园林建设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民主的园林绿化决策机制,发挥经济效益

园林绿化建设要强化政府职能,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政府的着眼点应是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既需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还需要加强社会团体和广大市民的公众参与。在专家层面上,要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办实事,求实效,稳定发展。在市民层面上,园林绿化建设要走群众路线,加大公众参与的力度,让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要通过群众义务植树、认养绿地、建纪念林等措施,增强群众自觉参与建设与自我约束的意识,让爱绿、护绿深入人心。

3.2 科学规划园林布局

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都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城市园林的规划无序、布局分散和人工雕琢过多等等,城市的园林规划和建设应该履行生态优先及城市整体规划优先的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坚持以生态平衡为先,着眼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大自然的环境引入到城市,形成一个“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美好景象,使城市和园林景观相互融合。科学合理布局园林建设中的各种景观,可以使城市中有限的土地得以最大化的利用,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此外,在城市园林规划中也要对及不同植物进行合理配植,综合配植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达到良好的生态景观,使城市园林更接近大自然的天然与和谐的特点。

3.3 按照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进行合理配植

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普遍使用藤本、灌木、乔木、草本等植物,在大自然中它们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城市功能以及栽培植物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宜该地区生长的物种,并进行草本、灌木及乔木的合理搭配。总之,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再确定适宜该城市栽培的植物,决定是否栽移那些外地物种,这样不仅节约了植物栽培后的养护费用开支,还更大程度地展现了园林的价值。

3.4 坚持选用假植壮苗种植

在城市绿化施工中,一定要选用同一苗源基地的优质假植壮苗,保证其质量和规格的统一。在种植时,选用假植苗既能够保证种植的成活率,又能减轻管护工作量,这样就节约了投资成本。

3.5 选择适合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的植物群落

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城市园林建设也必须考虑到该城市的特色,城市特色园素也要充分融入到栽培植物的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同时也可以适当地引进外来物种,这样可以增加整个城市园林的丰富、美观性,向市民展现乡土植物以外的生物群落外貌。

4 结束语

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为人们创造了一个清新静雅的生活、休闲、工作空间,也满足了人们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城市园林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场所与开放空间。因此,构建一个科学的城市园林,对维持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收稿:2013-03-03)

上一篇:浅析如何做好生态化园林设计 下一篇:桥梁隔震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