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时间:2022-10-16 04:14:50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

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概念掌握得牢不牢固,对学好数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通过实物演示引出概念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感性认识,教学新概念时,从引导他们观察和实物演示入手,就比较容易解释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讲“求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学生对“倍”概念不清楚,就很难解决这类乘法应用题。我用实物演示先向学生讲清“倍”的概念,进而讲清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先出示题目“小明第一次从粉笔盒里拿出2支白粉笔,第二次拿的是第一次的3倍,第二次拿了多少支白粉笔?”(学生回答6支),接着我从粉笔盒里拿出6支粉笔问:6支粉笔可分为3个“2支”粉笔。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向学生说明“3个‘2支’粉笔就是2的3倍”,从而引出“倍”的概念。再概括:如果求2的3倍就是2乘以3,求3的4倍就是3乘以4,以此类推。最后归纳: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把这个数乘以几。

二、通过计算概括出概念

在教学中,如通过计算能解释概念的本质属性,就可以通过计

算概括出概念。如教学“出油率”这个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用250千克花生榨出花生油84千克,求花生油的千克数是花生的百分之几?学生列示计算:84÷250=0.336=33.6%,然后告诉学生这个百分率就是花生的出油率。概括:花生油的重量占花生重量的百分数叫做花生的出油率。这个概念,就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通过操作,归纳出概念

实际操作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按图(在黑板画图)用纸皮做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所做的长方体,再作适当的点拨,学生很快就能归纳长方体的概念。

四、通过知识归纳,巩固概念

对于学过的概念,要注意知识归纳,使学生根据概念之间联系触类旁通,以达到巩固概念之目的。如在复习“四边形”时,我先让学生说出各类四边形的特征,然后总结,列表:

这样,学生对四边形概念就容易区别了。

总之,概念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只有概念掌握好了,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的法则、公式等,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下一篇:如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