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市政工程中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

时间:2022-10-16 03:18:36

浅议市政工程中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

摘要: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常常是市政工程施工伴有的令人头疼的问题。在施工过程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如何使其环境与施工进程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从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问题,以及施工过程对环境的管理与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Abstract: How to do wel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how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re analyzed.

Key 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市政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市政工程建设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项目规划和论证阶段、具体施工阶段和投资运营。在这三个阶段中,均会导致对环境问题。现详述如下:

1.1工程前期对环境的影响

工程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与评估、勘测设计等。长期以来,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员主要以满足城市规划功能要求、降低建设造价和维护费用、节省运行费用等为目标,而对于环保问题该如何解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也要求对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但由于市政工程对周边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景观资源等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多没有量化的指标,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管理层到设计人员,往往忽略工程建设与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市政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市政规划与设计在环保方面的缺陷常常表现为:不合理占用价值较高的土地(如农业用地、森林用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用地等),使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破坏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起水质污染,影响沿线动植物生长;穿越风景名胜区且未很好地结合自然,破坏景区景观;穿越或靠近居民稠密区,造成大气、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作息,危及居民身体健康;侵占有价值水体,改变天然水系的自然流态,造成局部区域水资源枯竭等等。

1.2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主要包括施工放样、场地清理、征地及拆迁安置、建立施工驻地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和正式组织施工两大活动。施工期间拟建项目由于挖土填土、借土弃土、改移河道、清理表土等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沟谷大量消失,恶化生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加速地表侵蚀,增大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改变自然流水形态,加剧水质恶化,从而直接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枵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运输车辆的增加和调运土石方的落土也会使相关公路交通条件恶化,对原有交通秩序产生较大干扰。施工机械作业及运输车辆作业产生较大噪音,对周边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3项目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

营运期意味着项目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负面影响的开始。随着交通量的与日俱增,噪声和汽车尾气及粉尘污染逐渐加剧,噪音对周边居民、学校和机关单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尾气、粉尘、油污对沿线居民生活、农田、土壤、水质等影响较明显,呈逐步加重的发展趋势。

2 施工阶段的环境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水污染和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

2.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是市政工程施工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它是指施工现场因各种作业、车辆运行、地面风蚀等原因扩散到空气中的各种粉尘。主要包括道路扬尘、施工工艺扬尘、风蚀扬尘。道路扬尘是指施工现场因各类运输车辆行驶直接造成的扬尘,它在施工扬尘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施工工艺扬尘是指各种施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扬尘,例如土方和材料的装卸,施工现场的清理和平整,土方回填,建筑材料筛选和拌合等等都会产生地面扬尘。风蚀扬尘是指一些易扬尘建筑材料露天堆放和因开挖而造成的地面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扬尘。这些施工扬尘的产生往往对施工现场及附近区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在市区居民集中的区域施工时甚至还会出现污染纠纷。

2.2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其特点是:噪声源相对稳定,噪声的产生时间有较大的波动性。施工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施工现场及构件加工场,主要噪声源来自各类施工机械。

2.3施工水污染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和由于施工场地的地面冲洗水、降雨所造成的地表径流和流失的浆料进入水体等所造成的。这些影响会使施工场所附近的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水体中的悬浮物、石油类和COD 等污染物的浓度将会增加,特别是跨河流的市政桥梁的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2.4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如果这些垃圾随意堆放而不及时清运处理,不但影响市区美化环境还会产生扬尘和水环境污染。

3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应坚持以防为主、管治结合的原则,将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管理轨道之中,主要管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市政工程项目在施工开始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施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环境有一定轻度影响的施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施工项目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环境影响报告应得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施工项目应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2实行建筑施工申报登记

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定,建筑施工前应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筑施工噪声的申报登记,说明施工工艺、施工主要设备、施工时间和周期以及污染防治措施等。市政工程项目由于其特殊性,有时在道路施工时存在连续作业的情况,还必须将施工时间提前申报并告知周围居民,采取适当的防噪声措施。

3.3落实环境保护措施

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在施工前、施工期间、工程后期的几个阶段,落实环境保护的措施。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按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对施工期的环保要求,制定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计划,并予以落实。环保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污水、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的防治措施。

在施工期间,须实行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和排污管理。要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工程后期和竣工后,还应及时修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环境。

3.4有效进行环境影响监测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可以了解和评价施工期间的周围环境质量,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施工期间的环境监测,需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最终排放量,应对周围大气、水体甚至土壤的环境质量及居民生活区受影响的程度开展监测。在居民生活区附近施工的建设项目,还需开展噪声、振动监测,以评估施工期间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3.5实施施工环境现场检查

施工期间应现场检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规定的施工期间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情况。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单位是否文明施工;是否开展了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施工单位的管理是否规范;材料是否统一堆放;施工阶段的噪声是否达到(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建筑垃圾是否在指定地点存放;施工期间的污水是否采取了有效处理措施等。

4 结语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再加上市政工程自身所固有的施工特点,使得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是将环境管理中的全过程控制原则应用于项目管理的一种理论,将此理论用以指导项目建设相关各方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再采取各种先进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l]张洁.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

[2]叶文虎. 环境管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袁玉卿,董小林. 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全程环境管理. 长安大学学报,2006.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浅谈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