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2012末日预言看宗教末世论

时间:2022-10-16 02:41:24

试从2012末日预言看宗教末世论

【摘 要】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谣言由来已久,虽然世界末日这个通常在宗教中才会出现的术语现在流行在许多非宗教人士口中,但它摆脱不了的是背后那浓厚的宗教因素,文章分别从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中来探讨不同宗教对待末日、末世论的看法,以及末世论在这些宗教中的体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东西方宗教在对待末世论问题上的异同。

【关键词】世界末日;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这一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一说法据说来源于玛雅历法中的一个周期算法,后在2009年经过美国好莱坞电影艺术家的加工,那震撼人心的世界末日景观立即起到了深入人心的效果,使之成为了神话般的预言。其实,不仅仅是2012年,世界末日预言古已有之,早在公元1284年,教皇英诺森三世预测耶稣将在这一年再次降临人世,因此公元1666年被很多欧洲人认为必定是世界末日;最为著名的一个可能是1999年的末日预言,这一末日预言曾引起了人们轰动性的关注。但是经过时间与历史的验证,所有这些世界末日的预言无一例外都没有通过考验,都成了空穴来风,但是对于2012年,人们依然会提出世界末日的观点,甚至具体到某年某日,不难看出,这些所谓的末日预言背后蕴含着巨大的不可忽视的巨大的宗教因素,从世界三大宗教中来探讨宗教的末日观应该是了解其形成原因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末世论说与基督教

从基督教来看,末世论是基督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末世是《圣经》中提到的当今时代终结的时候,与耶稣再临时(有时俗称世界末日)的审判有关,“末世论又称终末论或终极论,是基督教关于人类乃至世界的最终命运的教义,它包括基督再临、死人复活、末日审判、千禧年、天堂地狱等内容。”。在末世要发生的事情主要有:信靠耶稣的人数已满,救恩时代的终结、 天国大收割、敌基督被除去,魔鬼被捆绑、基督台前的审判,分善恶,定赏罚、旧世界毁灭,新世纪开始。而末世的结果则是《圣经》中提到的三种死亡:一是肉体的死亡;二是灵性的死,就是人在属灵生命上现在与上帝的分离,但是可以借着信靠耶稣重新与神和好,上帝赐与永生;三是永远的死,即灭亡,就是罪人复活受审判、被定罪,将来要受到上帝白色大宝座前的审判。《圣经·启示录》中,也有关于末日的描述。耶稣当年讲到世末自己要荣耀降来等问题时,宗徒们也曾私下问耶稣这些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但耶稣没有直接答复宗徒们,只是说:“至于那日子和那时刻,除了(天)父一个外,谁也不知道,连天上的天使都不知道。”(玛二十四:34—36)

二、末世论说与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末世论和伊斯兰教六大信仰有关,六大信仰分别是:一是信;二是信使者;三是信天使;四是信天经;五是信后世;六是信前定。其中第五条信后世中的“后世”一作“末日”,指末日审判、死者复活、天园火狱。《古兰经》对末日有详细描述:其时天空裂开,海洋汹涌,群山摆动,太阳被遮蔽,世界因而变得黑暗,人类将会经历前所未有的恐惧,无人可以逃避或藏匿。真主根据每人在世时的行为,分为入乐园者和下火狱者。《古兰经》中对末日发生时间也未有所具体的记录。鉴于基督教及伊斯兰教都属于闪米特类型的宗教,因此它们的末日观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相似性,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也多与闪米特类型的宗教息息相关。

三、末世论说与佛教

严格来说,佛教没有创世和末日的说法,对于整个世界的创生和毁灭问题,佛教不予回答。《杂阿含经》提出了“十四无记”,也就是佛教不去探讨的十四个问题。“十四无记”中有三个与世界的生灭有关:世间有常?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世界是永恒存在的,还是有生有灭?佛陀回避了这些问题,因为它们“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无助于人的修行,但对于一个具体的大千世界,却有着生灭轮回。《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十二有四劫轮回的说法。“劫”是佛教的时间概念,大千世界从生到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称为“四劫”,即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四劫所描述的是一个大千世界的生成、持续、破坏、消失的过程。空劫结束以后,众生的轮回并没有结束,在适当的外缘下,新的大千世界又会在众生的业力下生成,重新开始成住坏空的轮回。 而组织有如者则偷换概念,将佛法传播的三个阶段正法、像法、末法中的“末法”拿来作为宣扬自己歪门邪说的世界末日真是可笑之至,与其说是佛教的末世观念,不如说是佛教的因果轮回观念的循环往复,若有人明确地指出世界末日具体年月日则更是贻笑大方了。

综上所述,世界末日的观念在宗教中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但是正统宗教从不以此作为宣传宗教思想的手段提出确切的末日日期来给世人造成恐慌,反而是多以此来作为宣传手段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通过对世界几大主要宗教中末日观念的些许了解,我们更应该坚决抵制末日谣言的散播,而是以积极健康的心态看待宗教,看待未来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 丁培仁.世界主要宗教系统纲要[M].四川:巴蜀书社, 2010.

[2] 见丁培仁.早期道教的灾变劫难说对于我们的警示[J].宗教学研究,2009.2.

[3] 丁培仁.从看六朝道教关于灾难的论述[J].宗教学研究,2010.4.

[4] (宋)张君房(纂辑),蒋力生(校注).云笈七签[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韩高洁(1989- ),女,河南焦作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方向:中国道教。

上一篇:《新唐书》纠谬二则 下一篇:透纳绘画艺术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