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探究

时间:2022-10-16 02:32:24

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如何科学有效的施工,既保证其运行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又能降低造价,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强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建筑给排水管道很大一部分属于建筑的隐藏工程设施,并且给水管道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施工,既保证其运行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又能降低造价,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给排水管道按照所处的位置分为室内和室外给排水管道两类,本文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研究其施工技术。

2 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步骤

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步骤为: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卡件固定封口堵洞灌水试验满水排泄试验通球试验。

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准备阶段,应认真熟悉图纸,参看土建结构图、装饰装修图、有关设备专业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占空间是否合理,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办理变更洽商记录。根据设计图纸检查、核对预留孔洞大小是否正确,将管道坐标、标高位置画线定位。给排水管道的预制加工分为:UPVC管预制加工、铸铁管道预制加工等。其中,UPVC管的预制时需要在试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插口需粘接部分的水分、灰尘擦拭干净。同时,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铸铁管等应每节做防腐,两端留100cm不做防腐,用来作为接口。

干管的安装。采用托吊管安装时应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做好托、吊架。施工条件具备时,将预制加工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各管段粘接时也必须按粘接工艺依次进行。全部粘连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匀,且各预留口位置准确。立管的安装前清理场地,根据需要支撑操作平台。将已预制好的立管运到安装部位。安装立管时按设计要求安装伸缩节,无规定时将伸缩节置于三通下方,立管穿楼板处固定,安装前首先清理上次已预留的伸缩节,将锁母拧下,取出u型胶圈,清理杂物。复查顶板洞口是否合适。支管安装时,首先剔除吊卡孔洞或复查预埋件是否合适。清理场地,按需要支搭操作平台。将预制好的支管按编号运至场地。清除各粘接部位的污物及水分。将支管水平初步吊起,涂抹粘接剂,用力推入预留管口。

在干管、立管、支管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灌水、满水排泄、通球试验要检查施工的质量。具体的,埋地管道、管井内立管、吊顶内横支管及有防结露要求的管道在隐蔽前需进行灌水试验。卫生器具交工前应100%做满水排泄试验。通球试验应在室内排水及卫生器具等安装全部完毕,通水检查合格后进行。

3 建筑室内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3.1建筑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以及施工要点

建筑给排水管道出现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有两点:施工所选用的原材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在施工原材料方面。由于给排水管材的样式材质多且价格范围广。如若在施工过程中为图低价,或不慎选择了劣质或是规格不符的给排水管道材料进行安装,必然会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水现象。在施工水平方面。因为工程上土建和安装是分开作业的,独立作业的结果导致相互之间沟通不畅。如果土建在预留孔方面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做到位,必然会给后续的给排水安装造成影响。同时,如果在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管道防渗漏工作看的相对简单,意识不到位,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敷衍了事,不能正确的按照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进行。这样对于管道防渗能力也会造成影响。

建筑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体现在:管道的混凝土浇筑、接口施工。其中,浇筑混凝土管座时,要认真地按操作规程捣实,尤其是在管节接口处,振捣管座混凝土应使用插入式振动棒,尽量深入到管底与平基形成的三角空隙部位,使该死角得到充分振捣密实。接口是将分节的管材连接成不漏水的整体管道的部位,所以在管材本身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接口是整个管道防漏最薄弱的环节,接口的处理是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关键工序。内接口是在管道内勾缝,外接口是在管道外抹带。安装时大于800mm的管道接口宽度宜留1cm左右,以利于嵌缝。

3.2建筑给排水管道防腐

当给排水管道的管材有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时,防腐技术将是给排水管道的一个重点。除锈完毕的钢管,应马上进行涂装,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如果在雨季施工,若在除锈完成后不能立刻进行涂装,应对除锈后的管道加盖保护,以免雨水打湿重新产生锈蚀。在对管道进行涂装时,涂装的方向应保持一致,或上下或左右涂刷,不可交叉进行。若管道在安装过程中被碰伤,应做补伤工作。若管道防腐层在未完全固化前急需运输,至少应在涂装最外层后两夭以后才能进行,并外加保护措施。

3.3建筑给排水管道布置的一般原则

第一,管道排列原则。气体管路排列在上,液体管路排列在下。热介质管路排列在上,冷介质管路排列在下。保温管路排列在上,不保温管路排列在下;金属管路排列在上,非金属管路排列在下。

第二,管路相遇的避让原则。分支管路让主干管路;小口径管路让大口径管路;有压力管路让无压力管路;常温管路让高温或低温管路。

3.4排水管道漏水、堵塞防治措施

为了避免交叉施工中造成管道堵塞现象,在管道安装前,除应认真疏通管腔,清除杂物,合理按规范规定正确使用排水配件;在安装管道时,应保证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及排水管口采用水泥砂浆封口等措施外,还必须采取如下多种技术措施以防止管道堵塞:

(1)由于建筑结构需要原因,当立管上设有乙字管时,根据规范要求,应在乙字管的上部设检查口便于检修。

(2)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在连接1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时应设置清扫口,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3)为了防止存水弯水封破坏,而造成卫生器具内发生冒泡、满溢现象,严重影响使用,应避免:a.正压现象;b.负压现象;C.自虹吸现象;d.毛细管作用现象的产生。

(4)排水管道安装时,埋地排出管与立管暂不连接,在立管检查口管插端用托板基或其他方法支牢,并及时封堵立管穿二层的楼板洞,待确认立管固定可靠后,拆除临时支撑物。在土建装修基本结束后,给水明设支管安装前,对底层及二层以上管道做灌水试验检查,证实各管段畅通,然后用直通套(管)筒将检查口管与底层排出管连接。

(5)排水管道施工中,待分段进行排水管道充水胶囊灌水检验合格后,在放水过程中如发现排水流速缓慢,说明该水平支管段内有堵塞,应查明水平支管被堵塞部位,并将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

4 结论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加速,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对给水管道则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只施工之前要求管材本身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在施工技术方面,重点应做好,防渗和防腐两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沛荣.浅谈民用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J].广东科技,2009,(2).

[2]顾东亮.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2008,(6).

[3]朱锦锡.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分析[J].科技资讯,2005,(22).

上一篇:拱坝风险监测及加固的重要性浅议 下一篇:隧道衬砌砼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