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时间:2022-10-16 02:16:48

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摘 要:本文以山区玉米为研究对象,以其高产栽培技术为研究目标。从山区玉米品种的选择、山区玉米的种植和栽培两个方面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山区玉米的种植和栽培主要通过整理玉米地、确定播种时间、确定玉米种植密度、施肥管理以及田间管理这5个方面来介绍的;对山区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97

1 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1.1 山区玉米品种的选择

山区玉米品种的选择坚持3个基本原则,即合法性、适应性和多样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指的是要对玉米生产厂家的合法资质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在选择玉米种时应当选用那些正规合法厂家生产的玉米品种;适应性原则,其主要指的是针对山区的土壤、气候以及环境等条件,选种时一定要对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这也是山区玉米实现高产丰收的重要条件;多样性原则,其指的是要坚持多种玉米品N的选择,尽可能不要选用单一的玉米品种。为了防止病害的大面积爆发,在选择玉米品种时,一定要选用正规机构推荐的多个品种。

1.2 山区玉米的种植和栽培

1.2.1 整理玉米地

山区玉米地的整理一定要注意保持30cm的耕地深度,平整土地,做好灌溉工作;为保障土壤肥力,要施入农家肥,要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来施肥。肥料的实施标准为每667m2的土地施入25kg的磷肥和30kg的玉米专用复合肥,从而使土壤肥力得到有效补充,进而改善土壤条件,满足玉米生长需求。

1.2.2 确定播种时间

基于南北方的差异,玉米在南方一般都是在3、4月份进行播种,因为南方温暖湿润,其种植时间较早。在北方,玉米一般都是在5月中旬进行播种。另外,玉米的播种时间也会受到其品种以及农业生产周期的影响,不同的品种以及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周期,其播种时间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在山区进行玉米栽培时,为了确定合理的播种时间,一定要充分调查和了解该山区的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

1.2.3 确定玉米种植密度

基于早熟和晚熟的角度来说,坚持早熟密植、晚熟疏植的基本原则来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基于季节的角度来说,坚持夏玉米疏植、春玉米密植的原则;基于土壤肥力的角度来说,坚持瘦土疏植、肥土密植的原则。总之,在玉米的实际栽培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

1.2.4 施肥管理

对于山区的玉米种植来说,要基于对山地土壤肥力的测定结果来进行合理施肥。在确定肥料配方、使用时间、使用量以及频率时,一定要根据玉米的栽培技术以及其产量来进行合理确定。对于施肥方案的调整,要根据玉米栽培的不同阶段来进行合理调整,尤其是不同阶段对土壤养分的不同需求。坚持施足底肥、合理追肥的原则,确保精准的肥力使用量和配比,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并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

1.2.5 田间管理

待玉米播种且出苗之后,为了确保合理的株数和种植密度,要进行查苗和补苗工作;间苗和定苗工作要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进行且做好,间苗和定苗时间一般选择在晴朗的下午,并保留壮苗。为避免或者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定要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一般该项工作都是在定苗前以及拔节期间进行。灌溉和追肥工作要在玉米拔节时期做好,并根据土壤以及玉米生长的实际需求,补充土壤肥力和营养。

2 山区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 大斑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初期表现为一些灰色的小点呈现在玉米叶片上,并且随着生长其叶片会呈现出褐色的大斑,导致叶子枯黄,甚至传染给果穗。主要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防治措施为在病发初期将发病的叶片及时清理掉,配合一定的药剂加以控制。

2.2 玉米螟的防治措施

玉米螟虫对玉米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玉米苗上出现小孔,待玉米抽穗之后,玉米穗会被螟虫蛀穿,而螟虫的幼虫就会啃食玉米的嫩苞叶,导致玉米减产。防治措施为根据玉米螟虫的生长习性进行杀虫灭虫工作;在玉米抽穗期间,配合一定的药剂进行喷洒,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达到灭虫目的。还可以引进螟虫天敌来削减螟虫的数量,实现对玉米的有效保护。

3 结语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农业中的一大粮食产物,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对玉米的高产丰收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应当加大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从而促进我国玉米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美华.浅谈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6(2).

作者简介:(1971-),男,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河北省迁西县农牧局,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下一篇: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