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大法官

时间:2022-10-16 01:57:57

如果没有海伍德的出现,就不会有1970年那场著名的诉讼案

一纸“海伍德法案”,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NBA选秀

也改变了NBA球员们的生存状态

无论在场上还是场下,海伍德都树立起了一个标杆

即使人们忘却他赛场的英姿,“海伍德法案”依然绽放风采

提到海伍德,就不得不提NBA和ABA旷日持久的争斗,“海伍德法案”的出台也正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产物。在法庭上,海伍德打赢了另一场战斗,他说出了千百万来自贫困地区背负理想的篮球少年们的心声,从而以个人的力量战胜了人数众多而强大的对手,为此后力图通过篮球改变际遇的篮球少年、青年们开辟了一条无比广阔的道路。NBA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不断兼并其它联盟,并不断修正自身的过程。“海伍德法案”也由此和24秒时限一起被载入了史册。

贫民梦想

1949年4月22日,海伍德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的“银镇”(Silver City),但这里却并非名字所昭示的那样遍地白银,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贫民窟,正如美国著名黑人灵歌手史蒂夫・旺达(Stevie Wonder)在《城市生活》中所描述的那样,海伍德就出生于这样的环境里。更糟糕的是,海伍德本就生活拮据的家中,竟还挤满了10个孩子。贫困的生活激发了年幼的海伍德通过篮球改变生活际遇的决心。15岁那年,怀揣篮球梦想的海伍德途经芝加哥来到底特律投奔兄长,迅速成为最耀眼的篮球明星。1967年,海伍德带领他所在的高中夺取密歇根州高中联赛冠军。

随后,海伍德前往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加盟特立尼达州立专科学校,场均掠下28.2分22.1个篮板。出色的表现使得来自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的海伍德受到了美国男篮的青睐,1968年他随队摘取墨西哥城奥运会男篮金牌。1968―69赛季,名声大噪的海伍德转学到底特律大学,场均数据飙升到32.1分21.5个篮板。短短两个赛季,海伍德已征服了大学篮坛,此时他向往着向更高级的职业联赛发起冲击。

由于NBA当时的政策,不允许像海伍德这样的大学弃学生参加选秀,海伍德便加盟了更为开明和自由的ABA联盟,来到了丹佛火箭队(掘金队前身)。初出茅庐的海伍德便震惊了整个ABA,新秀年的表现是现象级的。当赛季,他场均得到30分19.5个篮板,包揽得分王和篮板王,还包揽了年度最佳新秀和ABA常规赛MVP(其中,19.5个篮板的纪录一直未被打破)。就在ABA大放异彩的同时,一心向往更高、永远追求完美的海伍德又决定向NBA发起冲击。西雅图超音速队(雷霆队前身)与他一拍即合。

海伍德法案

海伍德加盟超音速队一事顿时在NBA激起千层浪。联盟其他球队纷纷联合起来,上诉联盟高层,指责海伍德这样一个大学弃的学生加盟NBA球队,是对抗现行规则,要求取消超音速队对他的所有权。一心维护自身利益的超音速队高层据理力争,双方相持不下,最终对簿公堂。这就是NBA历史上有名的海伍德法案事件。

在法庭上,海伍德毫无畏惧,他将自己幼年时的艰辛一一道来,并声明他之所以选择弃学加入职业联盟,是为了更早地使自己的家庭摆脱贫困。也许是被海伍德艰难的奋斗史和贫困地区篮球少年为梦想的挣扎所打动,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海伍德胜诉。NBA也因此而不得不开始修改自己原有的规则:1971年,NBA开放对弃学球员的选秀限制,只要参选的弃学生能提供“贫困证明”;1976年,NBA进一步取消“贫困证明”,向所有大学球员开放选参大门,只要在选秀大会开始前45天告知联盟是否参选即可。这便是赫赫有名的“海伍德法案”。

“海伍德法案”的出台,为广大贫困地区篮球少年的生活开辟了一条新路,NBA由此吸纳了更为广泛的球星群体。设想一下,假如没有海伍德法案,那么诸如艾弗森这样的篮球少年,将失去在NBA生存的机会,NBA也会少了许多精彩。此外,海伍德法案出台后,弃学也形成潮流,许多篮球少年不愿再在NCAA的舞台上耗费青春,乃至高中生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登陆NBA,直接造成NCAA在NBA的影响力下滑。如今,一个在大学篮坛里蛰伏四年的球员,已不如“有潜力”的新人们那般打动NBA高层。因此,太多的NCAA一年级新生,在打出个人身价后,均迫不及待地涌向NBA,而NBA高层对于这些年青才俊们也往往一掷千金。类似蒂姆・邓肯这般甘于在维克森林大学呆满四年,并在参选时依然高中状元的,可谓凤毛麟角了。为了遏制这种现象,NBA于近年内先是禁止高中生参选,又对参选球员的年龄频繁做出限制。而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海伍德法案。

西雅图风暴

了却了心头事之后,海伍德重归赛场。1970―71赛季,海伍德参加了常规赛的后33场比赛,场均得到20.6分12个篮板;1971―72赛季,海伍德迎来自己第一个完整的NBA赛季,他出赛73场,场均得到26.2分12.7个篮板。1971―72赛季,海伍德迎来大爆发时刻,他出赛77场,场均掠下29.2分12.9个篮板,其中在得分方面,仅次于内特・阿奇巴尔德和天勾贾巴尔位列联盟第三。优异的表现也为海伍德挣得了全明星阵容和年度第一阵容的肯定。在超音速队效力的五个赛季,海伍德4次入选全明星阵容,两次入选年度第一阵容,两次入选年度第二阵容,迎来了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海伍德是一位高效的得分手,他很善于利用自己2.06米的身高和优良臂展,出手又很柔和,对方极难封盖。在1971―72赛季一场对阵堪萨斯城-奥马哈国王队(现国王队前身)的比赛中,海伍德掠下51分,创造生涯单场得分纪录。

然而,与海伍德出色表现形成反差的是,超音速队自1967―68赛季成立来,依然与季后赛无缘。1971―72赛季,超音速队取得47胜35负,队史首次常规赛胜率过半。1972―73、1973―74赛季,超音速队战绩不升反退,一度低落到26胜56负。1974―75赛季,海伍德才和主教练、前凯尔特人队超级巨星比尔・拉塞尔一起,率队打出43胜39负的战绩,迎来队史首次季后赛。首轮,超音速队淘汰底特律活塞队(当时还在西部),西部半决赛2比4倒在当赛季总冠军金州勇士队脚下。赛季结束,海伍德被交易到尼克斯队,筹码仅是未来的选秀权以及一些现金。

奇遇人生

来到大城市纽约的海伍德,也迎来了生涯又一段华彩期,他在这里结识了性感模特伊曼并喜结连理,夫妻二人经常出现于纽约的各个角落,成为时人熟知的明星伉俪。在尼克斯队的四个半赛季中,海伍德仅有一个赛季的场均得分达到20+,尼克斯队也只在1977―78赛季打进过季后赛,首轮淘汰骑士队之后,却在东部半决赛被76人队横扫出局。

1976―77赛季,尼克斯队交易来日后名人堂成员鲍勃・麦卡杜,海伍德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终于在1978―79赛季中期将海伍德交易到新奥尔良爵士队(现爵士队前身)。在为爵士队出战的34场比赛中,海伍德场均得到24分9.6个篮板,爵士队见好就收,于赛季结束将他送到湖人队,换取日后球队的顶梁柱阿德里安・丹特利。1979―80赛季,海伍德生涯首次场均得分跌落到10分以下,不过时来运转的是,他当赛季随队获得了生涯唯一的总冠军戒指。

1980―81赛季之初,海伍德又动起了去海外打球的念头。在意大利联赛征战不长的岁月后,海伍德重返NBA,加盟华盛顿子弹队(现奇才队前身)。1980―81赛季,海伍德出战76场,场均得到13.3分5.6个篮板。1982―83赛季,在进行了38场比赛后,海伍德被裁掉,自此结束了自己长达13年的职业生涯。退役时海伍德总共得到14592分7038个篮板,场均19.2分9.3个篮板。

退役后的海伍德生活同样精彩。他回到底特律从事房地产业,并着手撰写自传《斯潘塞・海伍德:崛起、失落和复苏》。2007年2月27日,超音速队与开拓者队比赛半场休息时,将海伍德的24号球衣正式退役。在退役仪式上,海伍德动情地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我等待这一刻已经太久、太久了……”

上一篇:突围亚洲 第2期 下一篇:马健专访 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