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生活化破解小学作文教学难题

时间:2022-10-16 01:35:17

习作生活化破解小学作文教学难题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习作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他们身边的生活世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之源不绝,写作之树长青。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那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让学生愉快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否则,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

一、读写结合,随堂练笔

选入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优美,语言规范生动,思想内涵丰富的好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练习作文的优秀范文。作者表现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是学生应该领悟运用的写作技巧。在课文教学中,以课例信息资源为写作内容,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用上十分钟左右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可谓一箭双雕。比如在教学新教材《第一次抱母亲》《游子吟》《月光启蒙》等文章都是写亲情、母爱的。为此,我为学生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在家里的相册里,找出一些老照片,然后向亲人询问这些老照片的后面隐藏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来写一篇《照片里的故事》。二是给学生出了一个《给妈妈洗脚》的作文题,力求让学生通过实践、感悟,内化文本语言,体会母爱和亲情。只要找准切入点,恰当地开展随堂练笔,那么学生的思路就会更加开阔,写作技能也会明显提升。

二、立根生活,点滴积累

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现实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大自然奥妙无穷,社会生活色彩斑斓,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但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流水般悄悄溜走,所以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首先,学校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一学期下来,学校会组织多种活动,如“体育运动比赛”、“现场作文比赛”、“做水果拼盘”、“外出旅游实践”等;在各个传统节日,少先队会组织开展各种生活实践活动,如“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网上祭奠革命先烈”、“三八节,我给妈妈洗次脚”等;另外,还有各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活动,如“盐城便仓枯支牡丹节”、“大纵湖文化节”等……学生们在参与活动之前,老师先提醒同学们做好积累材料的准备,提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和手中的笔“拍摄”下自己喜欢的镜头,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眼睛去捕捉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然后把这些材料整理出来,写成一篇篇精炼生动的日记。这样一来,每次习作,学生就再也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发愁了,一篇篇活泼有趣的习作应运而生。

其次,大力创设课外阅读的环境,保证课外阅读的质量。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这说明,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封闭的,不可能是高效的。课内的阅读固然重要,但一学期下来,学生只有阅读二三十篇文章,即使篇篇读得滚瓜烂熟,所得的又有多少呢?所以要大力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拓宽语言实践范围,加大言语实践的力度,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班级图书角的资源,大力倡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好书、好读书,并且做好读书笔记,把课外书中的好词好句积累下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促读活动。如: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为积累习作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话实说,随心表达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站着,我们就要活得最美丽。只要我们是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而巴金老爷爷说: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所以我们就要无技巧地教给孩子生活,也应该告诉他们“生活就是作文”,习作就是把自己的见闻和真实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让孩子们知道“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

兴趣和自信是习作的最大内驱力,这种内驱力的主要来源是习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我们写文章,往往是因生活中景、物、理的感触而产生感情的冲动,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这才酝酿主题,写出文字,最后确定题目。而要求学生做命题作文则往往是逆向进行的,先有题目,然后回忆材料写成文章,这就很难形成感情的冲击波,显得很被动。而随意选题,将作文从形式训练中解放出来,作文题材在儿童日常生活中寻找,是对生活实际感受的一种体验。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在每个学期都安排一定量的自由习作,既不限定内容,也不限定体裁,让学生的思维在稿纸上自由地挥洒,通过心灵的碰撞,渗透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创造出一篇篇具有自己个性的佳作。

总之,有着独特的鲜味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只有孩子们真情的流露才能让他们学会生活,用心生活,然后才是作文。只有引导他们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指导他们把自己的见闻和真实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能够促使他们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

上一篇:刍议优化小学作文有效教学的措施 下一篇:有效指导学生日记 有力促进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