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汉译英“逗号切分法”探讨

时间:2022-10-16 01:15:36

大学英语汉译英“逗号切分法”探讨

摘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于2013年将单句翻译(汉译英)改为段落翻译(汉译英)。为了与新题型接轨,很多英语教材课后练习翻译部分也作了相应改动。相对而言,段落翻译的句子更长,结构更复杂,翻译难度更大。由于英汉句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翻译由多个逗号连接的汉语长句时往往无所适从。笔者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逗号切分法”这一概念,旨在引导学生分析汉语长句中逗号前后成分的特点和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汉语长句并完成翻译任务。

关键词:汉译英;“逗号切分法”;语言语法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72-02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5年面世。该版教材与前两版教材紧密衔接、一脉相承,同时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尤其是课后习题改动较大,其中包括:变单句翻译为段落翻译,与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接轨。段落翻译的材料涉及中西核心价值观和核心文化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跨文化知识,理解中国本土文化和备战四级。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6年开始使用这套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处理段落翻译汉译英部分时问题较大。段落翻译的句子更长,结构更复杂,翻译难度更大。面对段落中出现的由多个逗号连接的汉语长句,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翻译后的英语句子常出现多个谓语或缺谓语等重大语言语法错误。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1)汉英句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2)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不具备写英语长句的能力。针对该现状,笔者提出“逗号切分法”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在做汉译英时以逗号为切分点,根据逗号前后成分的特点和关系,灵活翻译,具体方法如下。

一、使用状语从句

如果汉语原句中逗号连接的某成分表示原因、时间、地点、目的、方式等,在翻译成英语时可以将这部分处理成状语。例1:“近年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不断加快培养各领域的急需人才。”(《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 1(第三版)》,2015:160)该句出现了两次逗号,连接了三个成分。不难发现,第一个逗号前的成分“近年来”和第二个逗号前的“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分别处理成时间状语和目的状语。抽出状语成分后,这个句子就留下了“中国政府不断加快培养各领域的急需人才”这一主干。学生完全可以理解和翻译这个简短的主干成分,再加上状语就能完成全句的翻译:“In recent years,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ped up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personnel urgently needed in various fields.”(《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Book 1(第三版)》, 2015:214)

二、使用并列句

如果汉语原句中逗号连接的成分是平行关系,在翻译成英语时可以处理成并列句。例2:“在此后的28年里,郑和带领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 1(第三版)》,2015:104)该长句出现了三次逗号,连接了四个成分。根据上述第一种方法,第一个成分“在此后的28年里”可以处理成状语“in the following 28 years”。而之后的“带领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这几个逗号连接的成分很明显是并列关系,可以处理成由“and”连接的并列结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就能在不违背英语语言语法结构的前提下,翻译出这个句子。如:“In the following 28 years,Zheng He led his fleet,made seven voyages to the Western Seas,and visited more than 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Book 1(第三版)》,2015:138)

三、使用分词短语或定语从句

如果汉语原句中逗号连接的成分是主从关系,在翻译成英语时可以将次要部分处理成分词短语作状语或定语从句。例3:“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manned spaceship)的国家”。(《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 1(第三版)》,2015:73)该长句出现了两次逗号,连接了三个成分,其中“2003年”是时间状语,“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是句子的主干,而“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是伴随的结果。对于这样的汉语长句,可以引导学生把次要部分(伴随的结果)处理成分词短语作状语或定语从句,如:译文1:In 2003 China launched Shenzhou-5,making China the third country to launch manned spaceships.(分词短语作结果状语)译文2:In 2003 China launched Shenzhou-5,which made China the third country to launch manned spaceships.(定Z从句)

四、使用同位语

1.如果汉语原句中逗号连接的成分指代同一事物或同一个人,在翻译成英语时可以处理成同位语。例4:“2007年,中国发射了‘嫦娥一号’,即第一颗绕月球飞行(lunar-orbiting)的人造卫星。”(《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 1(第三版)》,2015:73)该句出现了两次逗号,连接了三个成分。通过分析第二个逗号前后成分可以发现:“嫦娥一号”和“第一颗绕月球飞行的人造卫星”这两个短语实际上指代同一事物,符合英语同位语的使用条件,所以可以指导学生将类似的汉语成分处理成英语同位语,如:“In 2007 China launched Chang'e-1,the first lunar-orbiting man-made satellite.”(《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Book 1(第三版)》,2015:102)

2.如果汉语原句中有表达同一人或物的“‘是’字句”,也可以处理成同位语。例5:“太极拳(Tai Chi)是一种武术(martial arts)项目,也是一种健身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 1(第三版)》,2015:132)该句有两个逗号连接三个成分,其中“太极拳”、“一种武术项目”和“一种健身项目”指代同一事物,在翻译时可以处理成同位语,参考译文如下:Tai Chi,a kind of martial arts and a fitness exercise,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学会了这种翻译方法,学生就能灵活处理各种类似的汉语长句,比如:“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Confucianism)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古代的‘圣人’(sage)。”(《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 1 (第三版)》,2015:15)如果把前两个“‘是’字句”处理成同位语,该句就能轻松翻译出来,参考译文如下:Confucius,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was respectfully referred to as an ancient "sage".

五、拆分成单句

如果汉语原句过长,在翻译成英语时应拆分成单句。有些汉语句子由多个逗号连接,表达多重意义,在翻译时可以引导学生拆分成多个单句再翻译,以减轻难度。例6:“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navigation)史上的壮举,它展现了郑和卓越的航海和组织才能,同时展现了明朝的国力和国威(national strength and prestige),加强了明朝和海外各国之间的关系。(《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Book 1(第三版)》,P104)该长句由多个逗号连接,翻译成英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将其拆分成短句之后再翻译。该句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英语运用能力,拆分成两句或三句,如:Zheng He's voyages to the Western Seas were a great feat in the world's navigation history. It showed Zheng He's outstanding navigation and organization talents, meanwhile, it exhibited the national strength and prestig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strengthe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overseas countries.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Book 1(第三版)》,2015:138)

六、结语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逗号切分法”,分析汉语长句逗号前后成分的特点和关系,可以很好地椭学生理解句子并完成翻译任务。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汉语长句的“畏难情绪”,也能有效避免英语译文出现“一个句子多个谓语”或“缺谓语”等重大语言语法错误。但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某些错综复杂的汉语句子的处理方法,需要今后的进一步总结和归纳。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第三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何凯文.考研英语长难句解密[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5.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第三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建设研究 下一篇:基于质量屋和知识重用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