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质工程找矿中的大比例找矿技术要点

时间:2022-10-15 11:57:48

浅议地质工程找矿中的大比例找矿技术要点

【摘 要】现阶段,随着矿产资源的应用,地质找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矿产资源,要根据其发展情况找出适当的找矿方式,而大比例找矿技术就是比较常见的。因此,本文针对实践经验,对地质工程找矿中的大比例找矿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地质工程;找矿;大比例找矿技术

前言

地质工程找矿中的大比例找矿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矿产开发的效率,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一技术进行分析和阐述,仅供交流。

1 地质工程找矿对大比例找矿技术的应用技巧

1.1 搜集资料,深入研究和总结成矿规律

大比例尺找矿的基础资料为曲调图件资料,经大比例尺调查后,通过更大比例尺地质填表勘查和开发新的矿产。所以必须运用新资料在大比例找矿预测中的应用,并科学的预处理和修正相关资料和地质图件,提高大比例尺预测精度。要在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建立大比例找矿预测,研究分析典型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从时间上明确成矿期与主成矿阶段形成的矿物组合;从空间上明确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和是和所处位置,深入了解成矿主导因素和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例如岩浆成矿;主要根据矿床与构造的关系、岩浆岩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含矿底层元素含量、化学成分和矿化类型,从而形成以成矿时间与空间、地质环境、成矿作用、矿床组织等多方面且互有联系的矿床组合规律,后续找矿预测可充分以此作为指导参考。

1.2 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

当代地质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方法就是应用找矿模型和成矿模式对矿产进行预测,主要是因为最重要的地质特征和标志信息能从复杂的地质现象和各式各样的找矿信息能迅速概括出来,通过对所概括的信息进行类比预测,选择更合适的找矿技术。成矿模式指用简明的文字、图表、数学公式高度综合和理论概括某一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化标志。目前已由概念或表格等单一模式类型过渡至多种模式发展,由单源信息模式向多源信息模式发展,由二维模式向思维模式发展,将复杂的地质现象转化为地质理论,使人们能以概念性认识一组或同类相似矿床的成矿作用。同时成矿模式还分为矿床模式和区域模式,前者建立在空旷因素个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成矿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探讨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和时间方面成矿作用的演化次序模,通过进一步查明含矿溶液的迁移富集方式和成矿物质来指导预测矿床和矿田。区域成矿模式是反应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成矿时间、地质成矿作用、地质环境、矿床组合及物质来源等方面,通过总结出成矿区带形成的互有联系的矿床组合规律指导矿田和成矿区的找矿预测。总之,找矿模型明确突出了矿床的基本要素及地质、物化遥等找矿特征,但只有充分和有效地应用综合地质、重砂及物化遥等信息的前提下才能建立找矿模型,所认识和提取的找矿标志才能转化为预测标志,从而提高找矿预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3 GIS技术应用

GIS是一种特定且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能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及运算等。此技术在预测中主要体现为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数据采集及整理和决策等,整个大比例找矿预测GIS技术均有涉及。首先,根据各类地质找矿数据建立空间数据库,之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数据中隐藏的找矿标志,建立综合预测评价模型确定变量,运用预算优化远景区,科学评估资源。GIS技术评价资源预测的主要数据有:矿体深埋、脉岩、变质岩及地层。勘察信息为剥削深度、汇水盆等。组合勘察信息和矿化地质信息。对信息提取和空间分析可利用GIS技术,中间性空间数据由地质、物化遥、矿场等数据及基础空间形成,以上述数据建立和成矿有关的信息成矿远景,以此工构建空间数据库。

1.4 应用大比例找矿预测技术

在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中需要遵循相似类比和求异准则,其中相似类比在找矿预测中属于是基本准则,基本含义和就是在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类比中,提高找矿准确率。虽然在进行找矿预测中,不会出现完全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但是通过仔细比较也会发现一些相异条件,也就是同种矿系统矿床中总会出现一些相似的空矿因素或者是成矿条件,那么以此作为依据,也就能够找到矿产。另外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中形成因素比较多,主要是其控矿条件以及成矿主导因素两者之间的相互搭配对成矿概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在实施矿产预测的时候,也需要对成矿作用和地质条件之间的相关性仔细分析,明确成矿有利因素以及主导因素,了解成矿的相关因素。另外在应用大比例找矿技术中也需要搭建成矿模型,对物化探作用充分的发挥。控矿模型以及成矿模型是目前在地质预测中最常用的方式,其能够通过各种信息和标识实现成矿预测。在矿产信息获取红物化遥、重砂成果资料也就是重要依据,在对一些地质程度难度比较大的深部矿以及隐伏矿预测中,则一定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地质测量和研究,确定大比例尺立体地质填图以及立体矿产预测。

2 地质找矿技术要点及发展趋势

2.1 地质找矿技术创新的途径

要实现找矿技术的创新,必须重视地、物和化三者间关系的处理,可以通过创新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实现三者的完美结合。目前,虽然有些先进的技术可以准确综合利用各种构造界面,但是却无法准确判定地球物理异常的本点。因此我们首先要及时发现技术中的缺陷,并检测出一些找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然后改进技术手段,并在实践中仔细研究其应用情况。同时地质找矿技术的创新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为在过去开采矿产的过程中,人类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所以人们逐渐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和可持续发展,而这些要求对野外勘查和矿山找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质找矿新技术要在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提高技术本身在地质找矿实践中的作用。

2.2 GPS感应系统的运用

在找矿的过程中引进GPS技术,应该首先构建起具有信号监控、分析、转换的设备和人员体系。其进行实施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在矿物质中,其具有非常鲜明的物理特定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这样就导致了它具有更加稳定地光谱吸收性。所以可以通过波谱仪的引进,对采集到的样品中的相关成分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然后将资源库中的光线与试验所得进行对比,这样就可以判定出所采集样品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密度。在国际勘查中,GPS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运用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未来的发展中,GPS是勘测的主流方向,所以我国目前应该向这个方向进行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再生能源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对煤矿需求,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找矿,以此来保障物质能源已成了目前研究的重点。通过上本文的分析,从大比例找矿技术为切入点,并对此项技术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作了论述,实现了有利于矿产地的开采,从而达到找矿效果的实现,值得我们在地质工程找矿中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地质工程找矿中的大比例找矿技术探究[J].地球,2014(8).

[2]任海鹏,李墨.分析地质工程找矿中大比例找矿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23).

[3]王卫平.基于中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证据权扩展模型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2011.

i-font-family:宋体; color:rgb(0,0,0); font-size:9.0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和建筑工程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工程测量误差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建筑工程测量人员应当对于工作中存在的误差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措施的应用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测量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振军,谢中华,冯传勇.RTK测量精度评定方法研究[J].测绘通报,2007(01).

[2]荆大永.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比较应用[J].衡器,2010(07).

上一篇:试论自来水化验室化学试剂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探究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