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升内审人员的战略思维

时间:2022-10-15 09:24:20

试论如何提升内审人员的战略思维

【摘要】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评价经营活动以及内部控制的适应性、合法性及有效性来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是由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及配备的专职审计人员,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单位各种业务和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确定有关经济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合规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早有若干书籍长篇累牍地介绍过,然而,再重要的工作必须由人来完成,那么完成这么重要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本文就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内审人员 内部审计

一、什么是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它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各阶段(在时间上)、各方面(在空间上)的关系,达到实现全局目标的最佳效果。

在理解战略思维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1)全局和局部的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相对于全局来讲,你是局部的,相对于你管辖的部分来讲,你又是全局的。2)即使从你所处的局部地位来讲,你也需要了解全局,具有全局的意识。知道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的东西,因为局部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的东西的。一定要增强全局的意识,了解战略大局,才能自觉地服从和服务大局。

二、为什么说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战略思维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浪潮,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也为内审开辟了宽阔的道路。

一方面,国际社会对内部审计日益重视,联合国公共行政和财政处编制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审计手册》认为:政府21世纪审计的主要发展之一是对内部控制观念的确认,以及创建组织内部的审计单位,把它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部分。

另一方面,日益发展壮大的国际内审协会,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接纳,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国际内审协会1941年成立时,只有纽约一个分会,24名会员,到了1991年,她在世界各地有42000名会员,196个分会。如今,CIA资格考试已经成为我国公认的一种职业认证的资格考试,报名参加CIA资格考试的人数逐年上升。

再者,就是跨国公司审计理念的影响。在全球500强的企业中,有许多优秀企业的内审理念和成功经验,正起着现实的导向作用,这为内审的地位、作用提供了最好的印证。

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逐步融入国际化进程之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随之发生的变化,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更对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因此,作为企业的内审人员应该与时俱进,首先要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全局”情况,学习先进的审计技术、先进的审计理念,才能更好地处理好企业这个“局部”的问题。提升自己的战略思维,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三、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的思维现状

从公司审计人员的来源看,由于部分审计人员原来是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而会计工作具有的单一、缜密、细致等一贯的专业特点,使他们更注重微观的思维方式。

这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方法上,一到审计现场,就按多年的习惯,先翻账本、再看报表、后理凭证。在工作实践中,这部分人往往就事论事,不能纵横结合地分析、揭示问题的实质。

从公司审计人员的数量看,公司目前内审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例大约0.1%,而国际优秀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占全部员工的比例有的高达2%,人员配置的严重不足对于审计人员的思维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内审人员如何提升战略思维

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现状,我们首先应该从公司战略层面,对内审部门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其次,通过培训教育,让内审人员走出原来较为狭隘的思维模式,提高国际视野,借鉴世界先进的模式,也就是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战略思维。

由于人员配置的设计是战略规划部门的职责,而战略思维的话题也太大,本文仅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关系入手,具体谈谈如何提升战略思维。

(一)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思想的关系

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系统,不仅有“宏观”的战略思想与规划,更有“微观”的战术措施,还有非常具体的操作层工作。这些都是对内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与检验。

(二)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发展的关系

公司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产值规模连年增长,对于各内审部门的要求,应把握好公司内审资源的现实发展情况,对资源较薄弱的二级单位,可以实行审计专员派驻制度,也可以先从要求较为基础的财务审计开始,工作重点一点一点地改变,随着审计人员数量及质量的提高,逐步过渡到经济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内控制度审计,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应有审计手段。

(三)处理好“传统”与“未来”观点的关系

内部审计不再是传统的财务审计,企业内部审计未来五大总体的发展趋势:内部审计由原来的合规导向型向管理导向型转变;注重管理审计;审计职能组织的集中化;审计工作方法的标准化;通过内部的审计机制培养企业的经理人。

内审人员对于上述趋势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运用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四)理好“内审”和“内控”的辩证关系

内审是对内控制度的再评价、再控制,广义上来说就是内控的一个部分,但从狭义上来讲,内审与内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许多具体职责、作业上的交叉。内审组织、人员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在经营活动的策划阶段切入,从评审制度入手,做到事前参与与控制。既要坚持原则性,也要讲究一定的灵活性,在实事求是地判断、评价时,一定要从企业发展大局着眼,对人负责,对事客观,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做到“审而要究、审而要改、审而要用”,以此促进内审机制的持续完善。

本文通过剖析什么是战略思维?为什么说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战略思维?以及从几方面的关系论述内审人员怎样提升战略思维。我们有理由相信:迟早有一天,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战略思维会渗入到日常工作之中,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特色之一。可以高度职业化地开展内部审计,促进公司战略愿景的最终实现。

上一篇: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下一篇:生态经视角下大学生网络交易平台的构建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