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兴桥镇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10-15 09:07:53

射阳县兴桥镇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对我镇学龄前儿童感染蛲虫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总结学龄前儿童预防和治疗蛲虫感染的方法。方法 对我县658名来我院检查的学龄前儿童蛲虫病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对儿童平时的自我清洁习惯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我镇学龄前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4.63%;男、女生的总感染率分别为4.70%和4.39%,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5~6岁间蛲虫感染机率显著增高(P

关键词:蛲虫感染;学龄前儿童;肛拭检验法

蛲虫感染的主要人群是年龄较低的儿童,蛲虫是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其成虫通常在周围产卵引起宿主瘙痒,儿童容易搔痒患处而沾到虫卵传播[1]。由于其多发于年龄较低的儿童,故如何预防蛲虫病十分重要,应对其普及蛲虫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手段[2],为探讨蛲虫病的有效预防,本研究对我镇658名来我院检查的学龄前的儿童的蛲虫病感染的检查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受检人员进行了清洁频次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本资料来源于我县658名来我院检查的学龄前的儿童的蛲虫病感染的检查资料。年龄范围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中男362例,女296例。

1.2 方法

1.2.1肛拭检验法 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对受检的儿童统一使用胶纸对周围擦拭取样,并将样品编号固定,用显微镜观察,若在观察视野中发现蛲虫卵判定为阳性感染。

1.2.2 分析调查方法 调查由专业的、受到相关知识培训的医院人员承担,调查对象为受检儿童的监护人或托儿所的相关教育人员,主要调查儿童的清洗频率和内裤换洗的频率。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χ2检验,P

2 结果

在受检儿童中,男性有17例被蛲虫感染,感染率为4.70%;女性有13例蛲虫感染,感染率为4.39%。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4岁间的儿童感染率为3.45%、4~5岁的儿童感染率为3.21%、5~6岁的儿童感染率为6.33%。5~6岁被蛲虫感染的机率相对于3~5岁的儿童感染率显著增高(P

清洁频次小于1d的感染率为3.32%,明显低于清洁频次在1~3d间的5.56%和>3d的9.33%(P3d的9.33%(P

3 讨论

学龄前儿童因年龄小,在生活上未能完全自理,缺乏卫生意识,常常更容易感染蛲虫病并成为疾病的传播者[3]。蛲虫若感染了宿主,宿主常常在晚间感到会和周围十分刺痒,导致患者烦躁、失眠,严重者可引发腹泻等剧烈的临床表现 [4]。本文主要针对我镇658名来我院检查的学龄前儿童的蛲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其监护人和托儿所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找到了一些影响学龄前儿童发生感染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从数据看,在受检的362名男性儿童中感染率为4.70%;817名女性儿童中感染率为4.39%。性别间差异不明显(P>0.05)。不同的年龄范围,5~6岁间被蛲虫感染的机率相对于3~5岁的儿童的感染率显著增高(P

受检儿童清洁频次小于1d的感染率,随着清洗更换内裤的频率降低而大大增加。对于表3中的现象,分析可知,增加清洁频率是预防儿童蛲虫感染的可行方法,家长和相关托管单位的教师,一定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对的清洁、的清洁、内衣裤的更换应及时,这样才能有效预防蛲虫病侵袭学龄前儿童。

综上所述,性别对于3~6岁儿童的感染无影响,5~6岁年龄段间的儿童更容易被蛲虫感染,而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则能有效降低蛲虫感染的机率。

参考文献:

[1]安耀武,庞新莉,刘杰兵等.广州市花都区儿童蛲虫感染分布现状调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006):636-638.

[2]吴成果,罗兴建,谢君等. 重庆市儿童蛲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6):703-706.

[3]姜旭,张展,高翔等. 河南省新乡市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3,40(6):329-330.

[4]吴向林,李艳妮. 宁夏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现况调查[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0):122-1124.

上一篇:MRI诊断50例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浅谈中医防治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