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蔬菜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15 08:33:33

金沙蔬菜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概述了金沙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基础条件、发展优势,分析了蔬菜产业的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措施。关键词:金沙;蔬菜;现状;问题;对策

金沙县地处贵州省西部,毕节地区东部,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地势呈三级台阶,西高东低逐渐下降。金沙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光、水、气、热较为充沛,年均温15.3℃,元月份均温4.5℃,年降雨量1048,日照时数1118h,无霜期280d左右,境内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各种蔬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蔬菜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优势。

1 蔬菜生产现状

1.1 发展概况

2009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1947 万hm2,蔬菜总产量16.9584万t。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2520 万hm2,蔬菜总产量15.6759万t。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2626万hm2,蔬菜总产量 16.1466 万t。201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 1.3497万hm2,蔬菜总产量 17.4238万t,同时,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蔬菜标准示范园20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生产技术不断配套完善,单产和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

1.2 蔬菜加工队伍逐渐壮大、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为了促进金沙县蔬菜生产的发展,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步伐,金沙县相继组建了金沙县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金沙县雄泰食品有限公司,金沙县龙喜辣椒食品有限公司。金沙县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2000t,产值1000万元,金沙县雄泰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5000t,年产值1500万元,金沙县龙喜辣椒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500t,年产值600万元。另一方面建立了2000的木孔乡湾子辣椒批发市场和安底镇黔北辣椒批发市场,由于有龙头企业和市场拉动,蔬菜生产已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为金沙县蔬菜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有利条件。

2 蔬菜生产存在问题

2.1 蔬菜产业组织松散薄弱,生产规范化程度低

金沙县蔬菜生产多以自食性生产为主,自食性菜地所占比例较大,商品蔬菜生产比例小。蔬菜生产大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绝大部分菜农属兼业性菜农,千家万户分散种植,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单元小,生产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无保障,产业化营销阻力大,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2.2 蔬菜生产服务体系不健全

金沙县蔬菜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人才匮乏,农技人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老化,在精细菜、高档菜的生产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蔬菜技术推广经费缺乏,技术推广服务手段落后,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低,所以,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尚属经验型,距规范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相差甚远。

2.3 市场体系不完善

金沙县蔬菜产品销售市场主要是以城镇或蔬菜种植面积较大乡镇的集散市场为主,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地批发市场,以龙头企业为主要形式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化生产程度低,运输、金融、信息等服务不配套,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实力弱,未能组织规模化的蔬菜生产,不能很好满足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2.4 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后处理滞后

由于地方财力投入不足,对产地的土地平整、水源建设、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未能有大的举措;其次,金沙县蔬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等企业少、规模小,缺乏冷库及冷藏运输等冷链建设,产品外销出口受到极大的制约。仅有的蔬菜加工企业金沙县冠香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金沙县雄泰食品有限公司,金沙县龙喜辣椒食品有限公司,也是手工作坊式企业,产品研发力度小,市场开拓能力较弱,也未能很好适应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工设备有待进一步改进。

3 蔬菜生产发展优势

3.1 气候适宜

金沙县以丘陵山地为主,全县丘陵占56.6%,山地占38.7%,平地占3.4%,具有天然的隔离条件,且气候温和,冬暖夏凉,自然生态优越,蔬菜病虫害较少且容易防治;另一方面,县境内的大田乡、安洛乡、新化乡、高坪乡等平均海拔1200m以上,且夏季凉爽,具有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优势,是我县夏秋反季节蔬菜栽培的适宜区域。县境内的清池镇、龙坝乡、西洛乡、禹谟镇、安底镇,沙土镇、官田乡等平均海拔900m以下,适宜发展春提早和秋延晚蔬菜种植,具有发展早熟蔬菜的优势,

3.2 环境污染较轻

金沙县蔬菜生产环境受“三废”污染较少,土壤和灌溉水中有害物质含量低,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要求,蔬菜病虫害相对较少,境内西洛乡的阳海村,清池镇的普安村,大田乡的白泥村,桂花乡的果松村,城关镇的桃园村、大堰村,禹谟镇的国庆村,安底镇的墓祥村,沙土镇的大路村,源村乡的岩底村,木孔乡的水塘村、桂花村、新江村等获准通过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产地认定面积0.6675万hm2,,认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8个,分别为番茄、萝卜、甘蓝、大头菜,白菜、辣椒、菜豆、马铃署等。

3.3 蔬菜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由于蔬菜生产的产地环境好,蔬菜病虫害相对较少,降低了农药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金沙县人口密集,人均占有耕地较少,劳动力资源丰富,蔬菜生产具有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4 蔬菜生产发展的对策措施

4.1 指导思想

金沙县蔬菜生产的发展要以满足市场对蔬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商品基地建设、实用技术推广、产业化经营、市场体系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无公害蔬菜和有机蔬菜产销技术应用为基础;努力提高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全面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扩大外销,提高蔬菜生产经营效益,促进蔬菜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4.2 对策措施

4.2.1 及时摸清市场行情,做到有的放矢

金沙县蔬菜生产,一是要从调查目标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情况入手,掌握其生产蔬菜的种类、数量和上市时间,在生产安排中尽量避免与其优势产品冲突,使上市时间错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二是政府引导,召开招商引资会,与客商签定订单生产;三是多方面了解和掌握目标市场对蔬菜的需求状况,挑选出适宜金沙县生产特点且又具有较大市场需求量的蔬菜品种进行生产。

4.2.2 争取多方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向上级有关部门立项申报,面向社会招商引资,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支持,逐步改善金沙县蔬菜产业的生产环境,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完善冷链物流,使金沙县的蔬菜产业在更件建设上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4.2.3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目前,全县经工商部门登记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有16家,在这些专业合作社中,只有少数几家合作社组织了规模化的蔬菜生产,工作运转正常而有效。因此,为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桥粱和纽带作用,在政策、资金投入方面,应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倾斜,支持加工企业、农技人员、机关干部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专业合作组织,以提高蔬菜产业的组织化水平。

4.2.4 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种植

为实现蔬菜生产的规模化经营,要大力推动土地向蔬菜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加工企业流转,实现专业化、规范化和集约化生产,有利于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的优化组合。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规范流转行为,按照农民自愿、政策引导、项目支撑、能人引领、部门联动、政府统筹、市场运作、规范推进的原则推动土地流转。4.2.5 积极引进蔬菜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不断完善和逐步更新现有加工企业设备,扩大加工量的基础上,还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蔬菜加工企业在本地投资生产,既可解决蔬菜的净菜及高附加值产品上市问题,又可解决鲜菜贮藏运输难、上市时价格偏低及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等诸多问题,这对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上一篇:从温岭的湿地公园建设看如何保护生态坏境 下一篇:略谈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及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