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种植优势分析

时间:2022-10-15 05:42:02

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种植优势分析

巴里坤县冷凉农作区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二是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不合理;三是油菜终端产品芥酸及硫代葡萄糖甙含量直接影响油菜品种质量和下脚料的再利用;四是油菜产油率低,油渣大部分被用来作肥料,资源浪费严重等等。油菜利用的价值就在于它的产量高低,含油率的高低,改进脂肪酸组成,饼粕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因此。引进种植5个双低高油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通过在巴里坤县石仁子乡、大河乡、花园乡的试验示范,筛选出川油16号、青油46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新老油菜品种主要特征比较

当地品种属芥菜型油菜,又称大叶油菜。主要特征是:植株高大,株高1.5~2m,分枝部位较高,分极性强,根系发达,叶薄密披刺毛,叶缘有明显锯齿,基生叶有长柄,全株披腊粉,花较小,显黄色,开花时四个花瓣分离,不重叠,角果较细长,圆柱形。

新品种属甘蓝型油菜,因幼苗酷似甘蓝而得名,主要特征是:株型中等,株高1.5~1.9 m,基上部叶无柄,叶基半包基,茎生叶较小,茎、叶和角果均有腊粉,主根发达,根茎粗大,花黄色,花瓣圆型,开花时花瓣很多,相互重叠,花较大。

2 新老油菜品种产量结构比较

芥菜型油菜,角果细长,籽粒圆球型,较小,发黄色,干粒重1.5~2.5g,单株角果数101~120个,角果粒数14.5个。产量90~140kg/667m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种植优势分析

甘蓝型油菜,角果较大,籽粒圆球型双排,较芥菜型油菜籽粒稍大,黑色,干粒重3~4.6g,单株角果数147.6个,角果粒数28.9个,产量150~300kg/667m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种植优势分析

帕提哈・吐尔地 陈建荣 邢树香。

3 新老油菜品种质量指标比较

芥菜型油菜,籽粒中含油量32%~43,3%,油中的芥酸含量5%~10%,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高于30微摩尔。

甘蓝型油菜,籽粒中含油量45.2%~50%,油中的芥酸含量0.65%左右,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27.8微摩尔。

经过芥菜型油菜和甘蓝型油菜主要特征、产量结构、质量指标比较得知,甘蓝型油菜较芥菜型油菜增产20%~35%,含油率高4%,油中的芥酸含量、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都较低,是一种保健型的食用油原料,是油菜发展中最适宜的品种之一。

4 油菜新品种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

2007-2010年共试验示范油菜新品种川油16号、青油46号3911(667m2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种植优势分析增产率20%~35%,净增产值73.2万元,提高出油率4%,与同地力的小麦相比可增加纯收入82.37万元。为促进巴里-坤县冷凉农作区经济稳步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油菜新品种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

自新品种川油16号、青油46号实施示范推广以来。制定出了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根据油菜在幼苗期抗寒能力较强,短时间内可耐-2~3℃的低温的生长特点,适时早播,避免或减少油菜眺甲的危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之科学施肥,合理灌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了巴里坤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6 油菜新品种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

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川油16号、青油46号具有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较合理,油中芥酸含量低,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也低,是一种有利于人身体充分吸收的保健型油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大油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几年来共举办“双低高油油菜”新品种的栽培技术学习班11期,培训农民601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1份,并采用现场会的形式,对新老油菜的产量、出油率进行比较,让更多农民了解到新油菜的优势。为巴里坤县及哈密地区油料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上一篇: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研究 下一篇:棉花定位施肥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