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生命的轨迹

时间:2022-10-15 04:53:48

2009年10月4日午夜,受今年第17号台风“芭玛”和南下冷空气影响,台湾海峡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滂沱。20时48分,黄浦江畔――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救助值班室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巴拿马籍集装箱船“SILVER SEA”轮在距离福建东山岛东南方向50海里海域受台风袭击发出了“EPIRB”遇险警报!

险情就是命令!局长孙富民立即指示局救助指挥值班室启动应急预案,并指令在厦门值班待命的大马力救助船“东海救111”轮前往现场。与此同时,救助任务书飞向厦门高琦的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于是,一场五天四夜连续近100个小时的海峡两岸携手搜救“SILVER SEA”轮遇险船员行动展开了。

微弱的亮点

“SILVER SEA”轮是一艘小型集装箱船,船长79.25米,船宽13米,总吨1 275吨,本航次是由台湾高雄港出发前往菲律宾马尼拉港,船上共有14名船员,其中11名为印度尼西亚籍,1人为缅甸籍,两人为中国大陆籍。

这是一起重大海难事故!此刻,现场信息是人命救助成功的基石,根据已经收到的“EPIRB”遇险警报,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十分重视,通过种种渠道了解险情的“蛛丝马迹”。不久,信息传来了,失事现场6海里处有2艘过路船,一艘是台湾籍货船,另一艘是中海集团所属的“新洋山”轮。此刻,救助直升机B-7106立即进入一级待命。东海救助局救助指挥值班室获悉,台湾中华搜救协会已经与难船取得联系,通过种种渠道与“SILVER SEA”轮遇险船员联系均无结果。

当天21时10分,在厦门港4号锚地的“东海救111”轮起锚出航。

时间不等人。中海集团对救助给予了无私的援助,部救捞局救助值班室与其所属的“新洋山”轮很快取得了联系。深夜,失事现场伸手不见五指,海面东北风八到九级,浪高七到八米,“新洋山”轮在约500米处发现了微弱的亮点。

闪光点引起了救助船长出身的局长孙富民的重视:夜海茫茫,浩瀚无垠,这不是普通的闪光点,它蕴涵着求生者的期盼!他决定探出个究竟。22时31分,救助指挥值班室与福建东山海事部门取得了联系,随即,又与广东海事部门沟通,东海救助局在厦门的救助基地较好地起到了纽带作用。

然而,“SILVER SEA”轮遇险与否,依旧是悬念。

顺藤摸瓜

现在时间是5日深夜2时25分,“东海救111”轮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难航行抵达事发现场。海上人命救助的崇高职责把救助船长与过路船――“新洋山”轮船长的心拴在了一起。救助船长薛忠林在出发后不久就与“新洋山”轮船长进行了沟通,现在,两船准备到闪光点“探营”。2时36分,救助船到达对方提供的位置,几经往返未见到闪光物。紧接着,救助指挥建议薛船长努力寻找漂移物体,这是证实“SILVER SEA”轮是否遇难的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一份台湾中华搜救协会传真搁在东海救助局救助指挥值班室桌上:2时20分收到警报,位置是:北纬23度13分4秒、东经118度00分38秒。2时43分,又接到第二份警报:北纬23度9分29秒、东经118度17分53秒。3时05分,台湾中华搜救协会来电再一次确认所提供的报警位置。于是,“东海救111”轮奉命朝新警报位置搜寻。

此间,东海救助局救助指挥值班室还与台湾中华搜救协会就搜救预案进行了沟通。且说,“东海救111”轮已经在第一报警位置进行搜寻漂移物件。根据海图标记,该处有历史沉船,救助船不能轻易靠近。4时25分,又到第二报警位进行搜寻,依旧没有发现。与救助指挥通宵达旦在进行指挥的孙局长敏捷地作出反应:“东海救111”轮从现在开始沿着漂移方向继续寻找,直至救助直升机到达。搜寻漂移物的重任无疑暂时落在了“东海救111”轮肩上。

7时19分,“东海救111”轮与台湾海巡处搜救船“伟星”轮不期而遇,两岸同行互致问候。“东海救111”轮获悉,对方在搜寻时发现了一些小木头、抽屉之类的漂移物件。现在可以初步肯定“SILVER SEA”轮已经遇险沉没!

现在时间是7时43分,眼眶布满血丝的薛船长轻轻放下望远镜,与大管轮王玉互致问候:刚才他发现海面上漂来一只抽屉和一个集装箱,集装箱受风面积大,顺流飘移速度加快,后面肯定有落水者!语气是那么的肯定,王玉与薛船长合作多年,曾有许多次海上重大救助都是他亲自指挥的。话毕,薛船长又拿起望远镜望,现场能见度1海里左右,难得的海上搜寻时机已经到来。现场数码照片很快传到了上海。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从“东海救111”轮获悉现场气象后,救助直升机于8时15分腾空而起。

“SILVER SEA”轮遇难水落石出。

缅甸籍船长

海上搜救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仅要精通航海,而且要掌握海洋气象、水流、天文各类知识,即时作出科学、果断、正确的判断。现在,“东海救111”轮对孙局长的沿着漂流带搜寻失踪人员的决策更加坚信不已。

2007年夏天,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第二十届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在这里举行。会议吸引了很多瑞典国民,他们尤其对新兴的中国海上人命救助体系表示出极大兴趣。在会议厅里,宾客座无虚席,200多名国际救助同行、学者以及慈善家们济济一堂。中国救助专家、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题为《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的精彩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2006年12月17日清晨,“浙岱渔03520”在长江口外130海里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突遇强寒潮袭击,船体大量进水发生倾斜,4时17分,渔船船老大用对讲机向附近渔业管理中心报告了险情,此后信息全无。当天9时19分,上海海上搜救中心通报了这个信息,东海救助局立即指令在长江口执行动态待命的大马力救助船“东海救112”轮前往救助。经过9个多小时的连续航行,于当晚7时30分赶到失事海域,然而,救助船并未发现渔船,由此推测渔船可能沉没,渔民或许搭乘救生筏逃生。搜救工作顿时变得复杂起来。在这关键时刻,科学分析给东海救助指挥们指引了方向,他们再一次分析了现场风流对漂流物漂移方向和速度的影响,并根据佘山等海洋观察站以及长江口17号大型浮标提供的即时海况资料,作出了大胆的判断。于是,“东海救112”轮在茫茫夜海中开始了“地毯式”搜寻。翌日凌晨零时15分,救助船终于在事发海域右前方约34海里处发现漂移中的救生筏,至此,在海上漂泊了近20小时的“浙岱渔03520”14名遇险船员全部获救。讲座使用大量的现场图片、文字、数据加以论证,讲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现在,正是执着的精神在茫茫大海上发生了奇迹!果然如此,8时许,“东海救111”轮驾驶台忽然欢腾起来:前方有目标!王玉心跳加快,他看到海上有人穿着救生衣带着救生圈在求救,薛船长立即指令甲板组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开启艏艉侧推。根据当时海面与流速情况,使落水人员处于我船下风位置最为合适,于是,薛船长的一连串响亮的指令让救助船稳稳当当地使后甲板左眩靠近被救者。8时15分,落水者渐渐进入救助人视线,落水者“全副武装”,穿着救生衣,套着救生圈,身后还带着一块木版,救助船小心翼翼地靠向落水者。当救助船左舷接近时,落水者微微抬起了沉重的肩膀挥动右手,这是不仅是人性的袒露,是获救者对中国救助人国际主义精神的敬仰!正是科学理念让东海救助人在距离“SILVER SEA”轮失事24海里处将第一位遇险船员救了起来。

8时30分,在大海中漂移了16个小时的落水者终于被救上甲板,在船活动室休息的他,一时出现意识模糊和生命体征衰弱,救助船员随即对其全力展开医疗急救,与此同时,局救助医疗科医生及时赶抵救助指挥值班室对医疗急救提供远程指导。生命的奇迹在台湾海峡诞生了!在获救人员房间里,救助船员把他潮湿衣服脱下,用温水擦干身体,换上新衣服扶他慢慢躺下。政委和大厨喂他姜汤,轮机长和他不停地交流,告诉他现在获救了安全了,叫他放心,安慰他情绪。获救者就是“SILVER SEA”轮船长,名叫拉姆,一位缅甸籍中年人。他对海难娓娓道来,受今年17号台风“芭玛”侵袭,“SILVER SEA”轮是于4日16时左右在福建东山岛东南方向约50海里处遭遇大风浪遇险沉没的,当时海域东北风9至10级,巨浪。“SILVER SEA”轮遇险时船上的一艘救生艇由于船舶横摇剧烈无法施放,船上配有的3只救生筏其中2只施放后由于大风浪而损坏,另一只救生筏估计有船员登筏,他自己是在船舶沉没时跳海的,并同时打开一同入海的卫星示位标。

孙局长根据缅甸籍船长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根据现场东北风向,当即作出决定:沿着以“漂移线”为基点,向西南方向行进20海里、向东北方向行进10海里,宽度为5海里,来回继续搜寻!

海空大搜救

9时03分,“东海救111”轮捞起“应急示位标”,上面表记是:SILVER。此间,救助直升机已经在上空盘旋。

台湾海峡演绎海空大搜救!

拉姆船长的消息很快传到台湾中华搜救协会。台湾海巡处“伟新”轮至今还在现场外,还将增派一艘救助船。

孙局长指示救助直升机扩大搜救范围,并亲自圈定了搜救范围。救助直升机居高临下,发现了多个漂移着的集装箱。

11时31分,救助直升机在到达飞行限时时落地。“东海救111”轮则继续搜寻。

需要交代的是,13时许,台湾中华搜救协会协调派出的救助直升机加盟了海空现场大搜救。救助直升机训练有素,竟先后救起两名落水人员!落水人员生命无危险,又一次创造了落水20多个小时被救者成活的纪录!

15时05分,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所属的救助直升机B-7106矫健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搜救现场。

当天晚上,“东海救111”轮挑灯夜战,在既定搜寻航线来回行走,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6日清晨,台风“芭玛”肆虐台湾海峡,狂风大作,风力骤增至10级,浪高10米,恶劣的海况无法阻挡海峡两岸救助人坚定的职业信念,“东海救111”轮与台湾海巡署的救助船行进在波谷浪峰中。这是他们在风口浪尖度过的第三个不眠之夜。

海峡两岸搜救机构合作由来已久。2007年10月6日16时,走势诡秘无比的强台风“罗莎”岛后一改北上的线路,竟然来了个“急转弯”,转身南下在原地“磨蹭”起来。强台风所经海域,天色阴霾,海浪滔天,给航海者带来了严重危害。此时,在台湾宜兰正东40海里处航行的一艘满载3万吨石板材的圣文森特籍散货船“TIANJIN”轮主机突然发生故障,失去动力,在狂风巨浪的蹂躏下跌跌撞撞地向西南漂移,而所经海域水深都在千米以上,遇险船束手无策,根本无法抛锚自救,随时都有触礁、碰撞和倾覆的危险,33名外籍船员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于是,“TIANJIN”轮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就在人命关键时刻,东海救助局所属的“东海救131”轮与台湾救助船,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TIANJIN”轮拖进了花莲港。这也是悬挂五星红旗的大陆船首次进入台湾港口。

救助直升机B-7106在返航时将“SILVER SEA”轮船长拉姆带回了厦门医院观察,当地媒体采访他时,他激动地说:“是中国救助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非常非常地感谢!”

时间在推移,海峡两岸救助船继续扩大搜寻范围,直至8日18时53分,“东海救111”轮奉命停止了海上搜寻。要知道,此刻搜救范围已经延伸到200海里!接到返航指令,“东海救111”轮坚持望,直至9日15时43分抵达厦门港4号锚地。

上一篇:全球集装箱船闲置运力未来12个月或翻番等 下一篇:追捕抹香鲸,人性与兽性的悲情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