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心理问题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10-15 02:51:51

78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心理问题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术前心理问题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运用护理程序5个步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主要采取:(1)以优质工作取得患者信任;(2)多沟通;(3)术前健康教育和针对心理护理对肾移植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提供全面、整体、系统的护理全过程。结论:术前对肾移植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适度正确的心理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肾移植;扩理程序;心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0-14541-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手术作为个体生活中的较强应激源,常导致个体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手术应激反应是分解代谢反应,其主要特点为:代谢率高、皮质醇分泌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伴负氮平衡、水钠潴留, 尤其是应激反应时机体产生的激素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需氧量增加,冠脉血流明显减少、心肌缺氧、心肌失血等反应的特点[1]。终末期肾衰竭大都伴有以上合并症[2],而且肾移植术前他们都需要定期的血液透析治疗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使他们承受疾病的折磨及经济困难等多重压力,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消极、郁闷等心理问题。我科通过对肾移植患者术前临床心理的观察及分析,自2001年开始对肾移植术前患者运用护理程序5个步骤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1年1月~2006年8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78例,男52例,女26例,其中2例为亲属肾移植,1例为胰肾联合植,其余为尸体肾移植。受体平均年龄38.6岁,术后成功率98%。

2 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把估计中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与解释,由此得出关于患者需要的问题,关心及反应综合而产生的结论[3]。本组78例患者中因病程长、疾病折磨,有42%产生了悲观失望甚至绝望有种生不如死的心境;68%有紧张、焦虑、恐惧;80%患者肾移植的动机是希望从透析中解脱出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96%希望手术一次成功;所有的患者都希望早日手术;19%对手术将会带来的风险及术后的并发症毫无心理准备;88%担心手术的安全,对移植术存有疑虑;28%对手术寄予期望过高、盲目乐观,以为只要换上健康的供肾就能代替病肾而从此健康无恙;5%存在消极、屈服、侥幸心理;90%对疾病认识不足,对肾移植过程、排尿反应、免疫抑制剂不了解;32%看过有关尿毒症及肾移植的书籍。所有的患者都希望能从医护人员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希望作术前教育和指导,包括心理辅导;33%的患者因家庭社会支持差、经济困难,术前心理压力大;1例亲属肾移植受者认为接受亲属的供肾不道德产生内疚罪恶感,认为自己自私。综合上述主要的护理诊断为:紧张、焦虑、恐惧、消极、郁闷、知识缺乏、睡眠紊乱。

3 护理措施

3.1 以优质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我科选派一些具有高度责任心、语言沟通能力强、技能好、对肾移植方面知识较掌握的责任护士负责接待新入院患者,主动、热情地向他们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则和如何适应病房的生活,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尽量给予照顾,减少他们的顾虑和陌生感。并告知患者可以在此获得哪些解答和帮助,随时指导患者积极适应环境,让患者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以稳重的外表、熟练的操作、优质工作取得患者信任,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3.2 多沟通:(1)主动向患者介绍我科肾移植的情况,如介绍医护人员情况,并重点告诉患者:院领导十分重视肾移植手术,从术前组织配型到术前讨论到出院都有跟踪,而且术后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来查房。而我们的医护人员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及高度的责任心,并告诉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护设备的完善,目前我科肾移植术的成功率达98%,为国内的先进水平。(2)明星说服法:让回院复查或者正在恢复期的患者向他们谈谈自己手术前后的感受以及对我科医护服务的看法,彼此交流心得。

2.3 健康教育:目的是让患者了解有关肾移植的正确认识,减轻对手术的不安,并使其在移植前具有良好的情绪和精神准备。本组患者中,有10%完全不了解有关肾移植的相关知识,78%有部分了解,19%比较了解,所有的患者愿意了解有关肾移植的相关知识,或更多的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大都数患者渴望得到相关知识,因此责任护士不失时机地对患者进行医学健康知识宣教,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整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期待和情绪反应,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配合,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术前将手术情况和手术的配合,尤其是对术后保持的意义交待清楚,可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提高信心。术前健康教育内容讲解手术方式,术前准备内容,术后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情况等,并教会患者术后反映问题的联系方法。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隔离病房的管理制度,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谢绝探视和陪住,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让其有思想准备,消除其顾虑,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

3.4 针对性心理护理

3.4.1 针对焦虑: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同时教他们自我放松的方法[4],如深呼吸等。针对抑郁:主要利用理性情绪疗法的原理[5]。帮助患者认识到其认识过程中所存在的自我贬低的思维方式并努力改变它。对于消极、屈服、侥幸心理:为了尽量减少患者用此对应方式,我们讲解目前肾移植的研究进展和一些从失败到成功的例子,讲解手术成功出院后生活质量比透析时可有很大的提高,点燃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对于一些自觉心理状况差,无能为力感、沮丧感强,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的患者:我们除了给予他们关心照顾,解决各种生理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了解心理因素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教会他们使用想象、音乐、肌肉放松等各种疗法减压,同时指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现自身价值。

3.4.2 对于亲属肾移植受者我们告知活体供肾手术的安全系数大。人有两个肾脏,正常情况下只有1/4在工作,捐出一个肾脏后,仍可保证余下的一个肾脏轮流工作和休息,完全可承担其正常功能,切除一个肾脏对供者无明显影响,从理论上来说,这不会影响捐赠者身体的功能和健康。由于遗传与血缘的关系,组织配型理想,因而受者出现排斥反应少,长期存活率高[6]。术后我们会随时提供受双方信息,让他们拉近彼此距离,有利沟通交流,感受关爱。受者都感到身体的一部分来自于亲属,倍加珍惜,在心理状态上有很大的优势。供受者都感到肾脏的珍贵,家庭的关系更加和睦、融洽。

3.4.4 针对那些由于社会、经济困难、家庭等方面的压力,我们常常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来对自身医疗行为进行评价,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努力洞察患者之内心世界,用巧妙的办法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并使其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并帮助患者建立与家人的密切联系,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朋友和其它患者沟通,如实表达内心需求,同时帮助患者提高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4 效果评价

通过上述的扩理措施,本组患者术前78%能安静休息,较实施前下降55%,87%患者自诉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98%患者能对肾移植术知识有所了解并能积极配合术前术后医疗护理,87%患者表示对手术充满信心,78%能坦然面对手术痛苦、术后并发症。

5 讨论

5.1 肾移植术前实施心理护理的意义:肾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有效方法,移植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手术期患者都将面临如何适应手术以及面对手术痛苦、术后并发症和促进功能康复的共同问题。对肾移植术前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能够真正享受到主动、全面、连续的身心整体护理,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对术后情绪的稳定性和顺应性起了很大作用:一是消除患者及家属的诸多疑虑;二是帮助了患者和家人了解医学知识,对手术成败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三是增进了护患彼此的感情,消除各种疑虑和误会,尽可能预防或避免医疗纠纷发生;四是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人肾存活率。故在肾移植术前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适度正确的心理引导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5.2 术前健康教育的意义:Taghavi(1995)也指出接受术前教育的肾移植患者要比未接受者知识增加,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循医嘱自觉性提高,术后住院时间短[7]。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术前患者及家人对移植均存有疑虑,他们担心的安全,或者他们对手术寄予过高的期望,对于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没有思想准备。患者思想负担较重,通过加强对肾移植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肾移植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能积极地配合和护理,培养了他们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人肾存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国内活体供肾移植开展甚少的今天,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适度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对供受双方术后情绪的稳定性物顺应性起了很大作用。(1)消除了供受双方及家属的诸多疑虑,摒弃了传统的思想束缚;(2)帮助了供受双方了解医学知识,以手术成败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3)加深了供受双方彼此的感情,互相鼓励、关心。

5.3 领导的关心和重视是开展肾移植术有力的支持:开展肾移植术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必须得到医院多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我院领导十分重视肾移植手术,使患者感到极大的安慰和感动,本组有98%患者自诉当每天早上听到院长的一句轻轻问候就如吃了定心丸,其中1例患者还特意送了一面锦旗给院长以表衷心感谢。院领导的重视,同时对医生护士便是无形的影响和启发,大家认识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为之行动深受鼓舞和感化,就更注重自身的努力,护理工作做好了,患者满心度提高了,依从性提高了,肾移植术成功率就提高了。

5.4 系统化地贯彻护理程序是成功开展心理护理的关键:整体护理的全部内容都将在护理程序中得到贯彻,只有系统化地贯彻了护理程序,护理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心理护理可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向,有助于正确评估患者,护理更具计划性、目的性和有效性,解决了患者现有的与潜在的心理问题,促进了全体护士整体心理护理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护士有效的支持与帮助,可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早日康复。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下一篇:80例假性球麻痹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