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奥秘与大快乐

时间:2022-10-15 02:12:17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中,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探究能力是幼儿在自我动手实践、观察、思考中进行的体验,从而形成的认识。那么应如何利用科学小游戏中来促进大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养成呢?

一、在实践动手中加深探究认识

科学小游戏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动手的过程。在游戏中,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能够加深对探究对象的实践性认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体验带来的心灵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加深了孩子们实践过程中对事物的探究认识。

例如,在《美丽的泡泡》中,孩子们把洗衣粉、肥皂片等放入水中,然后搅拌做成泡泡水,吹泡泡玩。小泽吹出了一个洗衣粉泡泡“真漂亮”,“我的肥皂水泡泡比你的大”。韵韵也在一旁炫耀。聪明的成成制作了洗衣粉和肥皂水混合泡泡“快看,我的泡泡更大,也不容易破”。在不断尝试中,孩子们发现不同的投放比例也会影响到泡泡的质量,他们逐渐寻找到了最优的肥皂和洗衣粉的搭配,吹出来的泡泡也是又大又好看。他们也尝试使用洗洁精、糖甚至盐来做泡泡,发现洗洁精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糖和盐却是根本做不成泡泡。通过亲身实践,孩子们对泡泡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效果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游戏中加深了探究认识。

二、在现象观察中获取探究要素

科学小游戏的过程是一个演示的过程,游戏中会表现出种种探究的发现要素。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细心观察这些现象,了解这些现象,寻找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对于幼儿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引导幼儿对现象要素的收集,要启发幼儿用心观察,尽可能对这些要素方面进行汇整,得出全面的观察记录。

例如在《不沉的纸船》中,心语将一张白纸折成了纸船,莉莉用另一张大小相同的白纸在用蜡笔正反两面涂满颜色后,也折成纸船。他们把这两只纸船放入水中,其他小朋友都来观察。“呀,心语的船立面快湿了,要沉船了”,“莉莉的船很结实,怎么没有湿呢”。好奇的心怡拿起了那只没有沉的船,发现船面整体光洁,好像连水都没沾上,有些沾湿的地方,也是因为涂抹不均匀导致的。在观察中孩子们注意到蜡笔中那层蜡的重要性。

三、在过程合作中解决探究难点

科W小游戏的过程不是个人孤立的活动过程,很多时候一个游戏是需要多人的协商沟通、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在游戏,由于个人能力的有限性,孩子们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完成游戏,孩子们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探索性的思维得到延伸。对于问题的难点,可以引导孩子们集中攻关,通过讨论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在共同的思想探究中解决问题,寻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在《旋转的小花》中,悦悦和淑鑫用剪刀把乒乓球沿着横切面剪开,然后沿边缘剪成锯齿状,做成小花。他们把小花放在塑料板上,然后倾斜塑料板,小花旋转了起来,但是旋转速度也很慢,而且一不小心就掉到了地上。“怎么总是掉呀!”悦悦有些丧气。我们两一起抬着吧。淑鑫觉得这样会好些。于是两个人一人一端缓慢倾斜,小花不仅没有掉下来,还缓慢地转动了起来,可是转的实在是太慢。一旁观看的牛牛发现了问题,“我觉得这个板子不够滑”她眨眨眼,建议道“咱们给小花的圆球底部沾点水?”果然蘸上了水,再把小花放在塑料板上,奇迹出现了,小花如同风车般飞快地转动了起来。在分工合作中孩子们轻松解决了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四、在思考疑问中升华探究能力

在科学小游戏简单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要引导孩子们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多鼓励孩子们去问“为什么”,通过“不解”的魅力诱发孩子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体验、新认识。

例如在《不湿的手绢》中,庭庭和俊俊把小手绢分别塞到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底部,庭庭把玻璃杯倾斜扣入可水中,再提上来“呀我的手绢怎么湿了”。一旁的俊俊说道“我能让手绢不湿”,只见他小心地将水杯垂直压入水中,然后又提了上来“快看,还是干干的,一点也没有湿”。孩子们迷惑极了,满眼是疑问。庭庭发现了奥秘“我刚才斜着放进去的,有个大泡泡跑出来了,俊俊直着放进去,没有有泡泡跑出来”孩子们恍然大悟。在深沉的思索和原因探究中获得了启发,原来这一切都是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所造成的。在对问题的追问思索中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科学小游戏和探究能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以其直观性让其见识了科学的魅力,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激发了求知探索的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上一篇: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探讨 下一篇:借鉴生活教育理论,构建灵动区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