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发再升级

时间:2022-10-15 02:08:10

超市发再升级

在未来发展中,将是零售巨头们“软”实力的大比拼,更高台阶的升级模式也将轮番上演。

1930年,一个叫迈克尔·库仑的美国人在纽约州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市场——金库仑联合商店;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超级市场逐渐传到了日本和欧洲;1978,超级市场被引入国内,当时称之自选商场。1990年,在广东东莞虎门镇诞生本土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

此后,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本土、外资零售企业纷纷开足马力,加大对华市场扩张步伐。近几十年来,随着市场迅猛发展,使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大型超市逐渐趋于饱和,未来发展面临改变。

北京超市发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市发”)便是在新时期中对自己提出新要求,一再升级。自2006年起,超市发对连锁店陆续实施“硬件”、“软件”升级改造。

“硬件”升级

“逛超市”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休闲食品、果蔬、日用品等等无不涵盖在一张小小的购物小票上。随着整和行业扩张到一定程度,伴随着“硬件”、“软件”的改造和升级是超市在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临的自我抉择。

形象是外在,是超市的“硬件”设备。“以貌取人”在如今社会已属常态,越来越注重自身“打扮”是趋势。所以,才会有形象设计、形象包装等行业掘地而起。超市发也在为自己的形象升级,融入时尚元素是升级的主线。

“首次升级在2006年,当时投入数千万元对数十家店面实施了改造。”超市发总裁李燕川透露,升级内容包括采取局部半封闭设计,形成强制动线,商品的关联性和主题性,与主题专区陈列相结合,强化延伸线,消除卖场死角等店堂布局、设备设施的硬件更新和改造。

升级后使空间更科学、合理、美观。再一次升级是在四年后的九月份于甘家口。甘家口店作为政府精品形象工程配套网点,在改造过程中融入现代时尚理念,使购物环境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并将经营面积扩大了300平方米。

升级后消费者的评价怎么样?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对此次升级的态度:当月5日至7日,为其3天的销售额合计46.29万元,同比递增197%;交易次数1.25万人,同比递增68.9%;客单价同比递增76.2%。

紧接着,在2011年,超市发旗舰店双榆树店及玉泉路店以全新面貌亮相。这一次,以全面提升消费者购物享受为核心,在陈列道具、灯光背景上做足了功夫。

重点体现在果菜区域,采用原木风格展示柜,凸显果菜的丰满、绿色、天然的生态气息;而在新款暖光灯映衬下,果菜的新鲜品质一览无余,成为超市内焦点。同时,还增加了进口食品区域等高端商品的陈列。

“硬件”更新换代,随之而来的是销售额实现再次突破。试营业第一天,仅两个小时,就实现销售20万元。当天销售额更是直逼160万元,同比增幅60%,客流量达到145万人次,开业2个月销售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幅20%。

“软件”升级

基础改造是超市发的“硬件”,服务是“软件”,相辅相成。当两者不同步时,硬件改造后的优势则无法发挥,为实现用户最佳体验效果,两者须同时进行。

尤其是近几年,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软、硬件”功能一并提升势在必行,而特色服务在行业“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下显得愈发重要。比如运用较广泛的生鲜策略、儿童乐园;比较独特的如巴黎老佛爷超市特殊的篮子;沃尔玛的集中采购优势等等。超市发的特色服务在于:构建“社区生活之家”。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树立‘社区生活之家’的品牌文化形象。”李燕川表示,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使消费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家人式关爱。

现在服务业最能得到消费者认可、最有效的策略就是人性化服务。超市发在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深谙此理。

虽说年轻人是“逛超市”的主力军,购买力强。但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老年人。虽说老年人购买力不强,但是有充足的时间和强烈的消费兴趣。

为了让社区老年人消费方便,超市发在双榆树店等四家连锁店设立了老年专柜。作为京城首家设立老年专柜的超市企业,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和区民政局的认可。与此同时,在入口处安装休闲座椅、整理台等相应便民措施,为出行不便的居民免费送货到家。

“‘家’文化是我们的优势,立业的核心。通过‘家’文化体系建设,与相关方共同塑造和谐家园。”李燕川表示,“家”文化最终目标是实现与社区内所有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为解决社区居民“菜篮子”问题,保障蔬菜的新鲜品质,稳定物价。2007年,超市发开始尝试在超市内开办早市。每天凌晨4点组织进菜,7点开门卖菜,坚持当天采,当天卖。同年,还参与了海淀区政府便民菜店建设,开办了2家“社区小菜店”,解决了部分区域蔬菜销售空白问题。

“我们的方针是立足社区,做好百姓的后厨房。”李燕川坦言,未来依然是持续做好社区经营。稳扎稳打,开一家就要盈利一家,全年开店数量基本控制在5-10家。

随着市场变化和零售业的发展,传统经营模式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变是商业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消费者也将对零售企业提出更新的要求,企业的文化内涵、服务特色影响力将超过“硬件”设施。在未来发展中,将是零售巨头们“软”实力的大比拼,更高台阶的升级模式也将轮番上演。

上一篇:LED行业明年或迎倒闭潮 下一篇:褚时健 最顽强